說春

說春

說春是一種古老的傳統說唱曲種,現主要流傳於甘肅省禮縣龍林、大潭以及西和縣石峽鎮、陝西漢中、四川東北米倉山南坡,巴中市巴州區和南江縣交界的道教勝地陰靈山一帶及南江縣朱公、黑灘兩鄉鎮。屬於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文化重點保護項目,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作品。

說春歷史

說春 說春

說春源於商代武丁時期的迎四方神之習俗,現今宗教色彩已全部消失,成為一種比較單一的節令說唱習俗,歷史長達三、四千年之久,它是由傳統民間春官在民居堂屋大門口進行的一種節令說唱活動,一般在農曆十月小陽春後開始,次年春分左右結束。

說春是一種源遠流長的獨特的民間習俗,也是一種非常原始的說唱藝術。曾主要流傳於以禮縣龍林,大潭川壩河谷一帶地區為中心的地帶,廣泛分布於禮縣下四區以及西和石峽等鄉鎮的一些地方。說春的人叫"春官"。春官說春是春官在春天來臨前的臘月時離開家門到外地走村入戶以說唱的形式向人們傳播農時節氣,報送吉祥祝福,最終獲得人們回贈的財物米麵的一項民間習俗。說春時春官一邊向人們說吉祥話,唱新春調,道祝福詞,送春帖表,宣揚政策,教人為善,一邊又獲得人們回贈的謝禮。春官說春即是一項傳統的民間習俗,又是春官謀取生計的手段。

說春來源

春官說春來源的最直接原因是皇曆的傳播。中國從夏朝開始有了天文曆法叫夏曆,唐朝文宗皇帝李昂曾下令曆書必須由皇帝本人欽定,只許官印不準私印,從此曆書就叫"皇曆"。皇曆也就是春歷,過去對農民的耕種有著相當重要的指導作用。上古時期農夫因不知準確的農時節令,耕田種地十分盲目,不是早便是晚,常常有種無收。"三皇""五帝"十分著急,便常騎一頭耕牛四處遊說,向種田的人宣傳氣象和種田技術,年年如此,便形成後來的說春習俗。春官在古代是官名,唐光宗時曾改禮部為春官,改禮部尚書為春官尚書。明太祖曾立春夏秋冬官,謂之四輔。唐代以後春官成為掌管天文曆法,傳播春耕信息的官職。當時春官推演出較為準確的曆法節令。人們根據曆法節令種田,結果獲得大豐收。為了讓更多的農夫知道新一年的節令,每年立冬後朝庭將節令印刷成節氣表,然後通過較大規模的祭祀活動將節氣表傳給各州,府,縣。縣裡舉行拜春儀式後,把節氣表(即說春的春帖子)分發給各路春官,讓春官分發給各家名戶。這種說法在說春唱詞《二十四節氣》里得到反映。春官們認為既然是下農村入戶送表,也該順便說一些吉利話,便慢慢興起"說春"之俗。農民見春官遠路送春帖並說吉利話,就酬謝給春官錢財,糧食,麵粉。宋朝時曆書在民間廣為流傳。因為宋代印刷術已很發達,官府派春官下農村送節氣曆書,春官們穿紅袍,戴紗帽。邊敲鑼打鼓邊唱春,說唱吉利話。唱完各家要送米麵。可見春官自古如此,農家給春官送財禮也是歷史的慣例。當時朝庭春官畢竟有限,後來一些農民發現春官不光受人尊敬,還能得到謝禮,便自己翻印春帖,象朝庭春官一樣去說春。於是春官說春便在民間興起。由此可見,民間春官其實是對過去朝庭春官的效仿。民間春官到明清時極為盛行,清末民初進入輝煌期,新中國成立後,仍不減往日輝煌,還出現了大量的新編唱詞,文革時有所蕭條,但文革結束後又盛行一段時間。到二十一世紀才慢慢衰進消失。
過去春官在社會上是受人們尊敬的,統治者也很重視,看得起春官。春官說春要得到有關部門的批准,收入還要納稅。春官說春的路線也有講究。每年冬至前後要選出優秀的老春官作為春官頭,召集本地區各路春官開會,共同協商當年活動的路線,路線定後就不能亂走。據說大潭春官屬西和石硤春官的地盤,其路線主要是隴南宕昌,定西岷縣一帶,後來路線不講究了,可以隨便走。
禮縣的春官主要集中在龍林,大潭的沿河一帶,人稱春官窩子。之所以在這一帶流傳,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在某朝時,龍林,大潭一帶天旱無收,求告於縣官,縣官便將說春的差事專門給了這一帶的農民,讓他們當春官說春以補天年,這樣年年相傳,代代相襲。於是龍林、大潭一帶人說春的習俗便傳了下來。還有一種說法是宋朝末年,龍林有個秀才很有才氣,但生不逢時,未得功名,最後一心鑽研曆法。因收集舊曆法而用盡錢財,以討要度日。在討要時也不忘鑽研,於是人們嘲笑"叫花子拾了本爛歷頭當經書念里”,但他不顧嘲笑,努力鑽研,探究規律,終於找到神秘妙訣。用連續九年的曆書就能推出任何一年的新曆。即《萬年曆法》。他把《萬年曆法》推出的歷單,用一小塊木板刻印出來,讓自己的窮兄弟鄉親象官府春官說春一樣給農人散發。慢慢地人們也叫他們"春官",並加了個"客"字,稱為春官客。這就是龍林、大潭一帶春官的開始。隨後秀才又將萬年曆推法傳給大悲寺道人。秀才死後,道人把推出的新曆單以神靈降壇的形式降出來,仍讓春官客以說春的形式傳散。同時道士對春官進行了周密組織,按四路選出"引領",並把春官歌整理成冊,取名《老君串》,把創歷的秀才尊為三皇爺,作為春官客的祖師爺。這樣父傳子,師傳徒,龍林、大潭一帶的春官說春習俗就一直流傳下來。

禮縣春官

禮縣春官主要集中在龍林,大潭沿西漢水一帶的下四區。這裡是春官的盛行之地。說春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二十世紀四十到九十年代時,禮縣下四區沿河一帶的中老年人基本上都說過春。每年冬至前後春官們便身穿棉襖,肩搭錢衩,手拿三尺六寸的春牛棒,胸掛春牛,懷揣春帖,六至八人一幫,兩人一對,前住漢中,兩當,宕昌,康縣,文縣,岷縣,甘南等地走街串巷,挨家挨戶說春。他們每到一戶先把春牛托在手上或放在主人桌子上,然後兩人在屋裡邊轉邊唱,說唱的內容有傳播節氣時令的《二十四節氣》,恭祝主人財源廣進的《開財門》,勸人孝敬父母的《二十四孝》,還有見人說人,見事說事的《說藥王》,《說魯班》,《安席》,《八仙慶壽》等等。說完後,主人便給一些錢財,糧食,麵粉作為謝禮,春官再給主人一張春帖回贈後,再走二家。有的人家為了觀看方便和辟邪迎福,同時也為了告訴下一對春官剛來過春官,便把春貼子貼在房門上或室內牆上。晚上春官便把收到的糧食,麵粉換成錢,住入店中或借宿於有些好心的主人家中,甚至露宿於草房,門洞之中。這樣一天接一天,一村連一村,一戶挨一戶直到過年前後才回家。
過去人們說春不光是為了報春送喜,更重要的是說春也是春官謀取生計的重要手段,是春官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那時的村民不象現在這樣可以出門四處打工掙錢,而是一年四季守在家中,離不開土地,離不開農活,即便是想出門也無門路。只能抽空在夏收前去陝西壩里趕一回麥場,冬天出門說一回春掙一點微薄的收入來維持生計。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家對農民工的高度重視,人們都出門打工掙錢,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說春的人越來越少了。再加上電視,掛曆,日曆的廣泛普及,春帖不再被人重視和熱愛,春官也不再被人尊重和歡迎。春官說春已不再是村內農民謀求生計之路,已逐步衰退消失。時至今日村內當年的老春官大都去世,會說春的在世的中老年人也因辛苦收入低而不再說春另謀他路,更沒有年輕人願意學說春當春官,春官已漫漫消失。說春的唱詞,曲調將被失傳,春牛、春帖、春板等說春用品將被遺失,古老的說春習俗也將不再流傳和延續。正因為此縣政府已將龍林,大潭一帶的說春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護和搶修。

方式

說春用具

說春 說春
說春 說春
說春 說春

說春的主要用具有春牛,春牛棒,春版,春帖,錢衩。
春牛是用黃楊木雕刻而成,約三四寸長,牛背上騎一個小男童。這個小男童就是傳說中的管天管地的"三皇爺"。"三皇爺"一說為"天皇,地皇,人皇",一說為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還有一說是"伏羲"。在龍林這一帶還有種說法就是前面所說的研究曆法的窮秀才。

春牛棒是一根硬質木棒,約三尺六寸長,一寸粗。春官說春都要拿春牛棒,具有打狗防身,探路助力等多種功能。春牛棒的來歷與"打春"有關。據說隋朝皇帝楊廣在位時作惡多端,死後被貶為春牛於立春之日降生於長安城中,牛脖子上有"楊廣"二字,百姓一看為楊廣所變,便捆起來,拿棒來打。因而立春又叫"打春",打牛的棒又叫"春牛棒"。春官說春時拿春牛棒是提醒人們春天將到,耕種的時間際將開始,一定要按時耕種,別誤農時。
春版是民間藝人用刀刻的專門印製春帖的木刻版。因一年和一年的節氣時間不同,因而每年要更換一次。
春貼又叫"二十四節氣表",是春版的印刷品。約三十二開大,由紅、黃、綠等幾種顏色的紙印成。春貼由文字和圖像兩部分組成。文字部分約占70%,先是該年農曆的行年乾支,下面豎列一年十二月格子,有閏年的十三格。第一欄為該年逐月的大小,如"正月大,二月小"。第二欄為每月初一日的乾支,每月二十四節氣的確切日期。X日立春,X日白露,X日入伏,X日數九等。再下來就是對天時氣象收成等方面的預測。如"X牛耕田,X龍治水,X日得辛,X人共丙,X屠共豬"等。在十二生肖中牛排第二屬醜,龍排第五屬辰,從來年農曆正月初一算起,第幾日為丑日就是幾牛耕田,第幾日為辰日就是幾龍治水以此類推。耕田之牛越多,說明來年雨水越多,收成越好。俗話說"龍多必有靠",這個"靠"的意思和"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意思一樣,所以治水之龍越少越好。得辛之日越短,說明來年五穀成熟越早,共丙之人,共豬之屠越少說明來年收成越好,"丙"取諧音"餅"之意。此外還有來年出行,紅白喜事等活動導向性的信息,如喜神東南,大利南北,不利東西等。春帖的文字部分內容雖然有限,但傳達了幾乎所有與農業生產及其它民事活動相關的重要內容,在過去對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圖像部分以造型淳厚,古拙的春牛和農人形象為主題,約占整個版面的30%。並在牛的圖形上刻牛字顯示主題。農人頭戴草帽,有的手拿鞭子,合於鞭春的歷史意義,有的肩槓耕犁,正向田野行進,意為人勤春早。春貼的圖像部分用有限的圖形元素,傳達出豐富的精神內涵和農耕生活氣息,給人以剪紙,皮影一樣的視覺效果。錢衩是由灰色或白色土粗布做成的狀如裝糧食的口袋。兩邊縫合中間開口。平時搭於肩上,用來裝主人回贈的糧食,麵粉等謝禮之用。

說春形式

說春 說春

春官帶著春牛(小木雕)、歷貼(曆書)、二九(裝糧食的褡褳口袋),十三把(孝春棒)走鄉躥戶,為農民報送耕種季節。傳統唱詞一般都比較高雅,藝術色彩較濃。有的春倌還因時、因地和周圍環境氣氛即興編詞演唱。見到什麼就說唱什麼,俗稱見人說,正所謂:趁砍竹子趁編筐。也有春官們自己編的一些吉利歌謠。他們用一種既通俗又簡單的五聲音樂曲調,似吟似唱地為農民演唱。其唱腔固定,反覆進行。

《進屋說》為春官說春的歌頭:“步步登高行進來,府前三品翠花開,鳳占青山龍占海,家有讀書棟樑材。福祿文章堂前地,富貴榮華喜再來。金鑾殿上灑玉酒,燈籠高掛兩邊排。龍心高點鳳心堂,貴府曾做狀元郎。貴府得心高高做,全國各省把名揚。三十一元九重天,朝庭設有春為先。春正時來花正香,加官一步進華堂。華堂之家出宰相,喜鵲林中出鳳凰。幾句閒話推出城,先與主家開財門。”接著下面進行《拜新年開財門》《送財》。這三項是每到一家都要說的內容。這三項進行完之後,便分行業說。若房主為耕種莊稼的農民就說《二十四節氣春》;如果房主行醫就說《醫生春》;進打鐵匠的家就說《大爐春》;見老太婆紡線,見人織布就說《紡線春》《織布春》。總之人間各種行業,春官都有歌可唱,七十二行,行行有歌。若主人出來取煙、端茶,馬上就要說《煙春》《茶春》。當然還包括婚喪嫁娶、歷史典故、揭露醜惡、勸善等方方面面。為此,說春這種節令說唱活動山區農民非常喜歡。農民也覺得春官跋山涉水,十分辛苦,便將自己勞動所得的糧食、金錢相送,作為對春官的酬謝。

說春唱詞

春官說春屬吟誦性唱腔,既不同於山歌的腔調,也有別於社火曲的唱腔,是處於說唱之間的半說半唱的形式。其特點為字多腔少,節奏旋律性不強,一般為兩人對唱。兩句一對,四句一節,前一人唱完後先留一個長長的拖音,後一人緊接著接住這個拖音拖一下再唱自己所要唱的內容。說春唱詞內容豐富,取材廣泛。有的高雅,有的通俗。
說春唱詞主要由老傳少,父傳子的口頭傳承方式進行傳承,很少有人整理,即使有人整理抄本都已丟失。因而說春唱詞將隨著春官的去世而慢慢失傳。現要整理只能依靠在世春官的口頭記憶。春官唱詞大致可分為九種類型。一是農時節令類。如《二十四節氣》,《十二月生產》。二是吉祥喜慶類,如《十二送春》,《開財門》,《上樑大吉》。三是婚喪嫁取類,如《嫁女》,《十月懷胎》,《安席》。四是歷史典故類,如《梁山一百單八將》,《桃圓三結義》。五是七十二行類,如《說藥王》,《說魯班》,《說鐵匠》。六是祝福祝壽類,如《八仙慶壽》,《說花甲》。七是說人行善類,如《二十四孝》,《尊老愛幼》。八是時政宣傳類,如《自由婚姻好》,《包產到戶好》。九是揭露醜惡類,如《說賭博》,《說四大家族》。
除此之外春官還根據眼前情況,主人的職業,長相以及對春官的態度,即興發揮,隨時編唱,出口成章。這些臨時編唱的唱詞往往是歡快活潑,淺顯易懂,畫龍點晴,妙語連珠。如遇到生意人的主人便說"說到有真過有,金磚銀磚著枕頭。說到富真過富,掌柜開的倒金鋪。倒一倒翻一番,富貴大發千千萬。十個兒孫九個官,還有一名考狀元”。如遇到小氣的主人便說"如若給我沒盤纏,我來給你下黃連","春官來了門關了,祖祖輩輩窮幹了";如若要住店便說"走了一山又一山,眼看太陽要落山,春官生來眼兒尖,看見你家炕上寬。站了店了沒店錢,吃了飯了沒飯錢。春官吃了你家飯,明年麥子打萬石";如果主人不答應便問"誰家女兒不成人?誰家男子不出門?誰家房子背進城?誰家炕兒背上行";如果把該給兩人的麵粉給了一人便唱"他是他來我是我,雞兒鴨兒不打伙"。春官唱到一定的時侯,主人就要打發,如打發的少的便唱"斤升子取面尖又尖,勺勺取面多難看",遇到打發的多的便唱"斤升子取面溜溜尖,養下兒子作高官。作了縣官作府官,作了府官壓州縣,一直做到翰林院,皇帝爺爺常見面"。如遇到困難的主人因沒有財物打發春官並向春官發火便唱"掌柜的你千萬別生氣,你我都是窮兄弟,給你一張新曆頭,明年你就啥都有,沒啥打發不要緊,裝一鍋旱菸總能行"。如主人煮茶便唱"茶罐子煮得奔奔奔,你給我春官清一盅"。等等這些唱詞實在幽默,有的使主人聽後喜笑顏開,有的使主人聽後怒氣衝天,卻又無可奈何。

禮縣說春唱詞選摘

1《開財門》
雙扇門兒大大開,春官來了喜進來
進了門喜崇崇,我給掌柜的開財門
先開一個天財門,天官賜福你家中
後開一個地財門,地下財氣往上升
一開東方甲乙木,又晉高官又進祿
二開南方丙丁火,招財童子笑呵呵
三開西方庚辛金,秤稱銀子斗量金
四開北方壬癸水,天大的是非連口吃
是非口舌說出去,金銀財寶說進來
只有五方我不開,留給掌柜的廣招財
里添人口生貴子,外受皇恩狀元來
狀元頭上插金花,榮華富貴朝你家
狀元胸前掛金牌,榮華富貴朝你來
掌柜的財門大大開,斗大的銀子滾進來
驢馱金,馬馱銀, 騾子馱的聚寶盆
聚寶盆里摸一把, 掌柜的你是頭一家
聚寶盆里攢金銀, 掌柜地的好名聲
掌柜的錢財大大發,你把春官早打發
你把春官早打發,打發春官走二家

2《二十四節氣》
正月“立春”雨水多, “春雨"相連節氣和
初一初二定分明, 臨行一時受皇封
二月“驚蟄”與“春風”, 冰雪消融杏花紅 一年之季在於春, 家家種子望收成
三月“穀雨”“清明"燈,祭祖掃墓去踏青,一籽落地生萬籽, 五穀田苗望收成,
四月“立夏”:“小滿”天, 家家戶戶忙耕田
忙忙種,忙忙耕, 以後還有好收成。
五月“芒種”“夏至"忙,艾蒿飄香又端陽
家家門上插楊柳, 一年四季保全康
六月“大暑"“小暑"陽,大批麥子滿 山黃
麥子又黃天氣叫,"夏至”三更 伏又到
七月“立秋”“處著”來, 緊緊財門大大 開 你說年年多富貪,我說月月廣招財
八月“白露”遇“秋風”, 嫦娥奔入月宮 門 千里有緣來相會, 無緣對面不相逢
九月“寒露”連“霜降”,菊花造酒滿缸 香 家家造起重陽酒, 杯杯香甜富貴有
十月“立冬”“小雪”生,懷袍三皇爺才出 門農人你把莊稼種, 黃天不 昧苦心人。
十一月大雪冬至到,人人袖手過南橋
過了南橋調了頭、 一股銀水往進流
臘月小寒與大寒,去年今年又來 年
誰人知道來年潤, 月大月小造分明。
造下皇曆十三本,傳與天下十三省。
州傳府、府傳縣,縣裡再傳春官門
春官進城領執照,領上執照往前行。

3《鐵屏春》
走了一家又一家,走到老君鐵匠家
鐵匠師傅有根生,頂代老君神一尊
口是風匣手是鉗,深膝蓋上打三年
老君一見心不忍,五了砧子到如今
麻柳風匣三尺三,張良按住魯班煽
打的麥鐮快三年,鐵疙瘩能打花牡丹
百里揚名火爐旺,師傅的金錢水流長

4 《木匠春》
過了一戶又一戶,碰見木匠老師傅
一根梨木過不長,長在崑崙山頂上
枝對枝葉對葉, 烏鴉過來不敢歇
根對根盤對盤, 張郎二虎不敢旋
昔日八仙過金橋, 橋面壓了一道槽
魯班一看事不好,跳到水裡撐住橋
八仙一齊過了橋,師傅從此出名了
趙州橋是魯班造,玉石欄桿修得妙
天下手藝師傅高,魯班手藝全學到
魯班弟子神通大,手裡鋼斧斬腳下
不要根來不要尖,兩頭一截要中間
一根墨線軟如棉,肯在木郎背上纏
左纏三轉生貴子,右纏三轉晉狀元
斧子砍錛子平, 一平平個方礅礅
只有師傅手藝好,手拿刻刀把花雕
雕起龍來龍會跑,雕起虎來虎翻身
師傅手藝活兒精,再說三天說不清
好好好,妙妙妙,春官給你把喜報

5《十二送春》
一送老者長百歲,
二送先生貴子生。
三送玉石珍珠寶,
四送棟樑西北材。
五送榮華多富貴,
六送狀元早回來。
七送仙女坐蓮台,
八送嫦峨喜開懷。
九送文武登科早。
十送皇王縈金牌。
十一要送搖錢樹。
十二要送聚寶盆

6《十個字》
說個一字一桿槍,張飛站在古城上
老君勒馬回頭望,擂鼓三聲斬蔡陽
說個二字二根椽,王孫公子到江邊
洛陽橋上花世界,洞賓船前戲牡丹
說個三字三聖公,桃園結義三弟兄
要知兄弟名和姓,劉備關張趙子龍
說個四字四四方,女媧廟裡去降香
風吹竹簾動神像,將詩留在粉白牆
說個五字五桿旗,十八賀王子都來齊
十八賀王子都來齊,英雄好漢伍子胥
說個六字六句長,劉秀十二走南陽
江淮太子坐雲南,花和尚出在五台山
說個七字七賢良,唐王馬踩入泥漿
白袍小將來救生,救主唐王李世民
說個八字兩撇開,八洞神仙過海來
雙手掌的月芽板,動起龍鬚惹禍端
說個九字九個能,九反天堂孫悟空
花果山上為元帥,水簾洞裡救猴王
說個十字實在好,倒騎毛驢張國老
四大名山驢上捎,才把神仙渡過橋

影響

說春實為產生於農耕時代的一種傳統民間說唱習俗,應為傳統民間曲藝中的說唱藝術。它經過數千年來的民間流傳,對中國傳統曲藝表演藝術的起源、發展有重要的研究價值。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其歷史價值也是沒有什麼可比擬的。說春歌謠完全來自傳統民間口頭文學之順口溜,是極為重要的傳統民間文學作品,包含的內容有傳統民間習俗、生產勞動、人民生活等方方面面。有不少內容還包含了世界諸多文化的交流,以及一些生產勞動習俗之由來,具有重要的民俗研究價值,是比較古老的民眾文化活動之標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