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書》

《通書》

《通書》是中國宋代理學家周敦頤的著作。據朱熹說,《通書》本名《易通》,後更名《通書》。朱熹為它作了註解。全書總計40章,約2800餘字。

正文

  《通書》是 《太極圖說》的姊妹篇。《太極圖說》主要談天道,《通書》主要談人事。《太極圖說》以“ 太極”為核心,《通書》以“ ”為核心。“誠”指真實無妄。書中說:“誠者聖人之本。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誠斯立焉。”認為聖人本乎“誠”,萬物始於“誠”,倫理道德也都以“誠”為本。又說:“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靜無而動有,至正而明達也。”認為“誠”處在靜的狀態里是“無”,但不是真正的“無”;“誠”處在動的狀態里是“有”。這時“誠”始顯現於外,它至正不偏,明白通達。這裡所謂的“誠”,來源於 《中庸》的“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它繼承了《中庸》的 唯心主義觀點。周敦頤還重視“思”,他在《通書》中說:“不思則不能通微”,“通微生於思”,“思”是聖人修養的必要途徑。“故思者,聖功之本而吉凶之幾也。”但他又認為“無思”才是最高境界,“無思而無不通為聖人”。
《通書》雖極簡短,但內容豐富,宋代理學家們後來探討過的一些 範疇或概念,它都有過論述,因而對哲學史影響較大。
《通書》流傳甚廣,明人所編《 周元公集》、《周子全書》,清初張伯行所編《周濂溪集》、乾隆年間董榕所刻《周子全書》盡皆收入。另有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 周子通書》。
《通書》 《通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