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馬軾春塢村居圖

明馬軾春塢村居圖

《明馬軾春塢村居圖》是明代馬軾創作的一幅絹本國畫。 縱:178.6厘米,橫:112.1厘米,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此圖以山石為主,人物只占很小的位置。

基本信息

作品賞析

畫幅上方的主峰,奇而不覺突兀,山石峭峰直上,遠山籠罩在一片迷濛的霧中,準確而又充分地表達了作者獨特的感受,這正是師承郭熙的畫山心法,不僅強調自然山水體貌結構的規律,而且還特別去發現和塑造山水優美的藝術形象。“山形面面看”,“山形步步移”,角度不同而呈現千姿百態,又有別於郭熙的畫山之奇異畫風。觀馬軾之山,筆力勁爽含蓄、靈活秀潤,無雕琢刻畫與粗莽恣肆之弊。從構圖和立意上,畫家著重墨色濃淡變化,筆鋒細勁,設色淡雅。人物雖小,但真實具體,各盡其態。山水景物皆以尖勁利落的細筆勾出,山石用小斧劈皴法,堅凝沉著,稜角分明,以皴點加淡青綠色畫出半明半暗的效果,很好的表現了峰巒的質感。樹亦以小筆勾點而成,整幅作品呈現著煙雲浩淼、蔥鬱深秀、意境優雅的韻味,形成了秀逸而不媚弱,清勁而不霸悍的風格。

馬軾在藝術表現上沁入較多自由清新的氣息,如這幅畫的山石皴法,固然還可看出傳統畫法“斧劈皴”的痕跡,但他並不拘泥於前人,而是帶有更多的寫實意味,用筆細膩沉著,蒼秀挺峭,表現了山川蒼勁之勢和沉著渾厚之氣,賦予作品濃郁的生活氣息。整個畫面的布局上,運用虛實相生的手法,遠景山樹迷茫,峰巒朦朧,與煙霧相交融,含蓄而更富有真實感。近景大石居中,林樹細筆攢簇,柔韌堅挺,更突出了近山的聳拔氣象。而茅舍間點綴了正在悠然耕作的人,左峰角小石間似湍湍流動的溪水,使畫面的氣氛更生動,又營造了畫面恬靜適淡的意境。馬軾是一位宮廷畫家,此畫在一定程度上也暗示了作者對那種終日應酬、榮辱縈懷的世俗生活的厭倦。從這一個意義上看,《春塢村居圖》不但以優美抒情的筆墨描繪了一個自然樸實的春日村居,同時,電是抒發了作者歆羨村居無憂無慮又簡單愜意的田園生活及遠離世俗的思想情懷。

作者簡介

馬軾(生卒未詳)明代畫家、天文學家,字敬瞻,嘉定(今屬上海)人,博通天文,精於占候,工詩善畫。英宗正統十四年(1444)為欽天監刻漏博士。繪事長於山水、人物。畫山水宗法郭熙,高古有法。與戴進、謝庭循齊名。人物主要受南宋院畫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