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畫重情和意的表達,所以一幅好的山水作品不單單是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必然還融入了畫家的情感寄託。這幅張賜寧的《南徐山色圖》,描繪的是南徐山早春四月之景。萬物萌動,草木復甦,大地平添了淡淡的新綠,到處洋溢著新生與活力。這是新生命的開始,預示著生命的延續,也寄寓畫家對春天的希望。
畫中峰巒高立,古樹參差,寬闊的水面占滿整幅畫面,順著綿延的山勢曲折遠去,直至水天相接,消失在朦朧的雲際中,山光水色接連一體,使畫面更趨蒼茫、遼闊。然而畫面左上方的款署彌補了空白過大導致的空洞感,字跡的濃重又與高遠的山峰呼應,使畫面結構顯得整合。隔山而望,不知是雲氣還是水霧橫貫畫面,徐徐升騰,圍繞著蒼鬱延綿的遠山半腰,不僅襯出遠山的神秘與遙遠,增添了畫面的深遠之感,同時也烘托出山水的靈秀氣息。
景巒石林立,水草浮動,雜木交織,草木並生。尤其那兩棵古松,一株直立挺拔,一株扶搖而望,一正一斜,彼此交錯,相映成趣。其堅韌蒼勁的松葉,像張開的龍爪,向上伸展著,顯示出頑強的生命活力。林木之間的三間小茅屋,錯落有致地點綴於幽壑下的湖岸邊。還有那看似隨意搭建的小木橋,簡簡單單,毫無半點裝飾,正與這樸實的自然景致相協調,營造出畫面恬靜閒適的韻味,與那神秘莫測的遠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些都充分表露了作者追求自然和對簡單自由生活的嚮往之情。
作品採用了平遠法構圖,是作者在對面山崗的草堂中俯觀而作的。圖中景物疏密相間,層次井然有序。筆墨雄健,蘊涵靈秀之氣,用這種粗豪靈動的筆法來表現春日到來的新氣象,與主體相稱而顯得妥帖自然。山石樹木用中鋒勾勒而成,以“破網皴”皴就,再施以淡赭稍加暈染,從而體現出陰陽向背的變化效果。在率意瀟灑的行筆暈墨間,可以感受到畫家作畫時那輕鬆暢快的心態和對自然山水的熱愛。我想這應是作者飽覽山河之後,畫意積於胸中有感而發之作吧!
畫面左上方有款:“嘉慶—七年歲在壬戌夏四月,用北苑筆法寫南徐山色。十三峰萆堂張賜寧。”其書行楷人體,行筆流暢純熟,風格秀俊,與畫面中的繪畫風格尤為一致,彼此相得益彰。另外還鈐有白文“張賜寧印”、朱文“桂岩”二印,左下角鈐朱文“靜坐思過齋”鑑藏印。年款嘉慶七年壬戌(公元1802年),為作者60歲時作。
作者簡介
張賜寧,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時年75歲尚在。字坤一,號桂岩,滄州(今河北滄州)人,官至江蘇南通州管河州判,晚年喬寓維揚(今江蘇揚州)。擅畫花卉、人物、山水、墨竹,亦工小詩。作品用筆爽健,超然脫俗,不泥舊法,與羅聘齊名。傳世作品有《梧桐丹鳳圖》、《溪山泛舟圖》、《問道圖》、《秋水野航圖》、《紫藤圖軸》等。並著有《黃花吟館集》、《十三峰草堂詩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