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海外貿易制度

明代海外貿易制度

(1)明代海外貿易從傳統的市舶司貿易向近代的海關貿易轉化,實質是從朝貢貿易到商舶貿易的“變態”。 …(2)明代中後期海外貿易管理制度,在廣東方面產生“廣中事例”,由廣州“一元中心”變為澳門、廣州“二元中心”。 (4)明代海外貿易附屬於政治的性質特別鮮明,或者說政治色彩非常強烈。

基本信息

作 者:李慶新 著叢 書 名:東方歷史學術文

庫出 版 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ISBN:9787802305991出版時間:2007-05-01版 次:1頁 數:571裝 幀:平裝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貿易經濟

內容簡介

慶新弟的這部書,我讀過初稿、二稿,也做過一點筆錄。如今他要我寫序,我遂整理筆記,寫幾句話,表示對他的祝賀和對他的專著的學術理解。
慶新這部專著的研討對象和觀點,以及史料的運用、行文的結構,我將之概述為:以翔實的資料,嚴密的結構,比較完整地論述明代海外貿易體制及其從傳統制度向現代制度轉型的某種趨勢,對明代海外貿易史提出諸多原創性見解,成為富有學術價值的基礎性專著。所說的創見,系指下列幾個方面:
(1)明代海外貿易從傳統的市舶司貿易向近代的海關貿易轉化,實質是從朝貢貿易到商舶貿易的“變態”。這就是慶新在書中所說的:“明中葉國內外形勢皆出現重大變化,朝貢貿易萎縮,‘弘治新例’出現,顯示朝貢貿易體系正在走向崩潰,商舶貿易逐漸主導海外貿易。”
… (2)明代中後期海外貿易管理制度,在廣東方面產生“廣中事例”,由廣州“一元中心”變為澳門、廣州“二元中心”。再變為廣州國際間的定期集市貿易(就此慶新名其為“交易會”,我以它近似於“廣交會”之稱,有現代化之嫌,建議他斟酌更改,然未有妥善之概括,附說於此)。
(3)宦官掌管的提督市舶衙門的出現,與政府的市舶司呈對峙的局面。市舶司的歷史受到學者關注,而發現提督市舶衙門的存在與影響,並且論證兩者權力的消長和興衰嬗變,慶新有其功矣。
(4)明代海外貿易附屬於政治的性質特別鮮明,或者說政治色彩非常強烈。用慶新的話說是:“明前期統治集團把朝貢貿易納入重建以大明帝國為中心,以海外諸國為藩屬的國際外交體系之中,成為明朝‘懷柔遠人’,‘固番人心,且以強中國’的政治手段,傳統的官方海外貿易被賦予政治功能而發揮到極致。”這也實現他的寫作初衷:“把明代海外貿易制度變化置於明朝政治外交與經濟發展以及現代世界體系的巨觀視野中進行全面而系統的審視”,“挖掘制度變遷蘊藏的政治文化意義”。
(5)閩、粵海外貿易的各自特色的發現。兩省在貿易管理上存在重大差別,廣東方面允許外國商人上省交易,中國商人出洋往來;福建方面有“月港稅制”,只準中國商人出海貿易,而不準外國商人前來通商。廣東體制較為靈活,多為後來的清朝所繼承,是海關制度的主要淵源。
(6)明代海外貿易出現轉型趨勢,有利於閩粵地區經濟發展,為沿海平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和謀生途徑,刺激並帶動相關經濟部門的發展進程。如珠江三角洲等地,農業商品化生產與海外市場聯繫日趨密切,部分手工業生產部門出現出口導向傾向;而朝貢貿易區域,民眾受差役困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