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嘎瑪銀器工藝

昌都嘎瑪銀器工藝

以翁達崗村為代表的昌都藏族銅佛像打制工藝,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具有打制大型佛像為主的鮮明特色,在藏族地區最為有名。具體的工藝與一般的銅匠工藝相比,在原料、工具與製作工藝方面既有共性,也有自己的特點。其傳承歷史久遠,長期以來形成了開放的社區傳承模式。改革開放後,形成了一種作坊手工業與包工隊式的經營模式。主要的工藝傳統得到保持,並且有了很大的發展,呈現出興盛的局面。

概述

昌都縣噶瑪鄉位於扎曲河上游,因鄉境內有著名的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祖寺——噶瑪寺而得名。噶瑪鄉距昌都鎮約120公里,其中有30公里為川藏線上的柏油路(2004年鋪設),60公里
..
為到青海玉樹的泥土公路,還有約30公里為只到嘎瑪鄉的鄉村土路,很少有車輛來往,非常偏僻。嘎瑪鄉下轄12個行政村,49個自然村(村民小組),是遠近聞名的工藝鄉。鄉內的傳統手工藝有以打制佩飾為主的銀銅工藝、唐卡藝術、銅佛像打制工藝、石刻工藝等。其中從事銀銅工藝的工匠(銀銅匠)人數最多。由於其傳統工藝豐富,2002年被西藏自治區文化廳命名為“民族民間手工藝術之鄉”。嘎瑪鄉的藝人分布於全鄉各村,其中瓦寨村和里土村的銀銅匠分布最為集中。
民族民間手工藝術之鄉
..
昌都嘎瑪鄉一帶的銀銅工藝以打制佩飾和宗教用品為主,十分有名。在原料、工具等技術層面上有一般銀銅工藝的共性,但在器物種類、造型、圖案等方面又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為了系統研究,主要選擇瓦寨村進行深入調查。這裡的銀銅工藝傳承久遠,是一種重要的家庭手工業,並形成了開放的社區傳承模式。改革開放後銀銅工藝得到了恢復和發展,主要的工藝傳統和地方特色得以保持,現在呈現出興盛的局面。近10年來,雖然有一些工匠遷居外地,但主要的工匠和工藝傳統仍然保留在村內。
西藏昌都地區的銀銅工藝十分發達,不僅有大型的銅佛像打制工藝,還有以打制佩飾和小件宗教用品等的銀銅工藝。所打制的東西既有純銀的,也有銀銅組合的,還有金的。
昌都縣噶瑪鄉位於扎曲河上游,因鄉境內有著名的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祖寺——噶瑪寺而得名。噶瑪鄉距昌都鎮約120公里,其中有30公里為川藏線上的柏油路(2004年鋪設),60公里為到青海玉樹的泥土公路,還有約30公里為只到嘎瑪鄉的鄉村土路,很少有車輛來往,非常偏僻。嘎瑪鄉下轄12個行政村,49個自然村(村民小組),是遠近聞名的工藝鄉。鄉內的傳統手工藝有以打制佩飾為主的銀銅工藝、唐卡藝術、銅佛像打制工藝、石刻工藝等。其中從事銀銅工藝的工匠(銀銅匠)人數最多。由於其傳統工藝豐富,2002年被西藏自治區文化廳命名為“民族民間手工藝術之鄉”。嘎瑪鄉的藝人分布於全鄉各村,其中瓦寨村和里土村的銀銅匠分布最為集中。
瓦寨村(行政村)分為5個村民小組(自然村),共45戶人家。其中瓦孜組17戶,森尼組5戶(其中3戶畫唐卡、1戶打佛像、1戶打銀銅器),那也組10戶(其中5戶打佛像、2戶打銀銅器、3戶務農),肖那組5戶(其中3戶打銀銅器、2戶畫唐卡),迪達組8戶(務農為主,少數人打銀銅器)。以瓦孜組為中心,組與組之間相距較遠,最遠的肖那組距瓦孜組有五六公里,最近的那也組也有3公里左右。因此主要對瓦孜組進行了深入調查。
瓦寨村什麼時候開始打制銀器,現已無從考證。但位於嘎瑪鄉的嘎瑪寺建於1185年,據說七世噶瑪巴(1454~1506年)維修擴建嘎瑪寺時,從尼泊爾請來打造佛像的工匠,完工後就定居在瓦寨村了,至今已有500多年,現在村內白布倉的江白僧格就是其後裔。¨。白布倉是房名,白布是藏語的音譯,意譯就是尼泊爾。從這些情況看,嘎瑪鄉的銀工藝與嘎瑪寺有關,歷史比較悠久。江白僧格今年68歲(筆者調查後約10天左右就去世了),18、19歲時跟父親學打銀器,現在已將手藝傳給了2個兒子。由於當地藏族不願提及死去的人的名字,無法往上追溯,更早的情況不得而知,但大家都說白布倉是村裡有名的匠人世家。現在村子裡能追溯四代工匠的只有咱克倉。咱克倉的嘎貢現年75歲,年青時跟父親俄撒多吉學的手藝,現在年老在家休養。2個兒子扎西拉達和益西多吉也是跟著父親學的手藝,繼承了父業。2個孫子呷瑪亞培(19歲)和甲擁頓珠(16歲)同樣跟父親學的手藝,現在也會打銀銅器了。
銀工藝都是男性乾的活,現在村裡的男性沒有手藝、不會賺錢會被人看不起。而且農活不多,空閒時間多,到外地打工還不如會一門手藝掙的錢多,且收人穩定,所以父母們都會讓孩子學一門手藝,村裡的傳統大多是學銀手藝。學銀手藝大多是10多歲就開始學,現在有的是邊讀書邊學手藝,他們大多是開學讀書,假期學手藝。現在村裡的小男孩們,看見別人學手藝,你學我也學,已經形成了一種風氣,手藝的傳承很興旺。
西藏的銅佛像(包括相關的宗教用品)製作工藝分為兩大類:
一類為鑄造工藝,鑄造的銅佛像以小型佛像為主。另一類為打制工藝,打制的佛像,以大型佛像為主,生產地以西藏東部的昌都地區最為有名,工匠的數量也最多。在昌都地區打制銅佛像最有名的又是昌都縣柴維鄉翁達崗村,其次是甲村、多雄村和昌都縣嘎瑪鄉(與柴維鄉接壤,同在扎曲河流域。扎曲是瀾滄江的上游)瓦寨村的那也組(自然村)。除此而外,
..
在柴維鄉、嘎瑪鄉的一些村寨也有工匠在打制銅佛像,只是不像上述的村寨那樣以打制銅佛像為主。對於昌都藏族的銅佛像打制工藝,以前尚未有人進行過調查研究。根據課題的設計,2006年7、8月間,筆者赴昌都選擇昌都鎮(昌都地區首府、同時也是昌都縣縣政府所在地)和翁達崗村進行田野調查,本文即以這次調查的資料寫成。這次調查與從工藝美術的角度進行的調查不同,主要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層面,對昌都地區以翁達崗村為主的銅佛像打制工藝進行研究,不僅要記述其具體的打制工藝,還要研究其相關工藝的變遷和現狀,從而有利於這種工藝的保護。

翁達崗村銅佛像打制工藝的變遷

昌都藏族銅佛像打制工藝以翁達崗村為代表,因此我們選擇翁達崗村進行深入調查,由此可以較為深入地了解昌都藏族銅佛像打制工藝變遷的基本情況。
翁達崗村的現狀昌都縣柴維鄉位於縣境北部,扎曲河東岸,平均海拔3400米,下轄金通、翁達崗、古強、柴維、格瓦、嘎日、甲村、多雄、都蘭多、察達10個行政村。翁達崗村距縣城昌都鎮(也是地區首府)約90公里,其中有30公里為2004年鋪設的柏油路,60公里為土路。村里目前沒有電(個別人家自備的小汽油發電機和太陽能電除外)和有線電話,手機也沒有信號,只有近年安裝的5部衛星電話,但費用高,通話效果不佳。總體看,翁達崗村還是一個偏僻的村莊。全村下分為5個村民小組(自然村),即翁達崗組、空良組、嘎果組、俄可組、莫拉組,組與組之間相距2、3公里至3、4公里不等,十分分散。在翁達崗組只能望見空良組,其餘各組都被山坡擋住,無法看見。翁達崗組(自然村)坐落在扎曲河畔的一座小山崗上,兩邊是青稞地,遠處為高大的山峰,在陽光下的藏式房屋十分漂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