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歷史
徽商昌北古道古徽商稱雄商界300餘年,贏得了“無徽不成鎮”的美譽,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一代代徽商走出深山,創造了一個時代的神話。徽州人的勤勞無畏讓世人盡知昔日徽商的輝煌,也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當年徽商步履艱難走過的古道,這些被稱之為徽商的生命風景線更是見證了徽商堅韌與拼搏。由於歷史原因,徽州古道眾多,而且大部分都與徽商有關,作為古徽州古道的支路——昌北古道也不例外。
昌北古道位於臨安島石鎮下塔村,通往雙石村。昌北古道是昌化以北島石地區、玉山地區與龍崗地區相互交流的重要古道。雖然尋訪之人不少,昌北古道卻依舊保留著原始的風貌。民謠有云:纖嶺高高,百丈嶺迢迢,不帶冷飯,性命難保。昌北人大多知道,過去昌北前往龍崗、昌化,要經過“三座大嶺”,分別為柳嶺、纖嶺、百丈嶺。百丈嶺海拔一千餘米,幽靜險要,從龍崗新溪坑起步到大峽谷上溪鄉下嶺,全程三四十里,接著再翻纖嶺,路途可謂十分辛苦,可在當年,舊時的昌北古道卻非常繁忙。天還沒亮,性格堅韌的年輕徽商就已經踏上了這段古道,幾百年來竟把古道上成千上萬級的石階磨得發了亮。
皖南古稱徽州,她北靠黃山,南依天目,生存資源的匱乏,使得當地人民自宋朝以來就不斷向外尋求發展。去過皖南的人,都會聽到徽商故事。早在東晉時代,徽州人就已遠赴異鄉,奮跡商場了,故自古有“無徽不成市、無績不成街”的說法。
當地人說: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這“丟”,不是不負責任地拋棄,而是在孩子按照當時的標準受了幾本書本教育後,被父母遠遠地送往京城和各地商鋪跟著人家學生意了。“蘿蔔乾飯”的學徒日子不好過,夭折淪落者抑或有之,但日後從中走出來的,是一個在歷史上留下輝煌的巨商群體。
徽商多是小本起家,尤其吃苦耐勞,所以絕大部分徽商出行選擇的是乘船或徒步,這徒步走的就是一條條不同古道。江浙自古是富庶之地,臨安(杭州舊稱臨安)相較京城而言確實近不少,因此杭州乃至浙江自然成為徽商謀求發展的首選之地,所以當時古徽州的古道多是通往臨安的,有徽商活動的地方就有古道,臨安境內也確實有不少當時作為徽商活動的支路古道,臨安境內的昌北古道就是這樣一條古道。
不僅如此,1958年昌北通公路之前,古道也是昌北的交通命脈。昌北人循著徽商走過的路,挑著山貨翻越三座大嶺,到雙石邊或龍崗換取食鹽和大米,挑擔從島石走到許聯十字橋頭,慢則一天半,快則一天。
特色
鱖魚煲
炮製鱖魚煲很有講究的,首先鱖魚要野生的,三斤出頭、四斤稍缺,再大些,肉就老了,再小些,裝在盤子裡就沒氣勢了。這種斤兩的鱖魚往魚盆里一擱,頭和尾巴都高高翹起,正好探出盆的邊緣,形狀很鮮活。裡面放的是切碎的鴨腸、撕條的風肉、五六隻湖蟹、大蔥、洋蔥,還有按客人口味放的適量的辣椒。辣椒也大有講究,是臨安、桐廬一帶很有特色的“名牌辣椒”——朝天七姐妹辣椒,這種辣椒新鮮時是黃色的,味辣,有一種濃濃的鮮味。
小公雞煲
2斤半左右的公雞,整個一隻帶著雞肫、雞血、雞心、雞腸,煸炒後加醬油、生薑、水等紅燒,微辣,沒有什麼輔料、配料,也沒什麼其他花樣,但就是“好吃”。
推薦行程
難度係數:初級戶外路線
第一天
6:00杭州黃龍體育中心正大門準時上車出發
7:30到龍崗接上嚮導,繼續前進,車程1個小時左右到島石鎮(島石鎮位於臨安西北部,地處浙皖邊界,駐地島石,海拔470米)下塔村
8:30到達島石鎮,補充給養後徒步5分鐘到下塔村古道入口開始徒步穿越古道,徒步約5公里,2個鐘頭左右翻越柳嶺(柳嶺海拔約650米)到達纖嶺(纖嶺海拔約1070米)
10:30纖嶺午餐,午餐自帶乾糧(沒帶午餐乾糧的出發前島石鎮可以補充)
11:00開始繼續徒步,約12公里,5個鐘頭到達百丈嶺(百丈嶺海拔1280米)
15:00到達百丈嶺營地
第二天
7:30起床,整理裝備,吃完服務點準備的熱騰騰的早餐後準備出發
8:00啟程下山,下山小心安全,徒步7公里,2個鐘頭左右到達古道終點雙石村
10:00登上等在雙石村的大巴車
12:30各回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