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
痰濕下注。
【治法】疏風祛濕。
【方名】昇陽勝濕湯。
組成
柴胡3克,羌活6克,蒼朮6克,黃芪6克,防風4.5克,升麻4.5克,獨活4.5克,當歸9克,藁本3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胎產要決》卷上。
中藥方劑之升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昇陽勝濕湯是傳統的中藥方劑,來源於《胎產要決》卷上。主要治療疏風祛濕。
痰濕下注。
【治法】疏風祛濕。
【方名】昇陽勝濕湯。
柴胡3克,羌活6克,蒼朮6克,黃芪6克,防風4.5克,升麻4.5克,獨活4.5克,當歸9克,藁本3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胎產要決》卷上。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昇陽勝濕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胎產要決》卷上。具有昇陽除濕止帶之功效。主治婦人脾胃虧損,陽氣下陷或濕痰下注所致之帶下。
昇陽勝濕湯是傳統的中藥方劑,來源於《胎產要決》卷上。主要治療疏風祛濕。
主治 組成 用法 出處羌活勝濕湯,中醫方劑名。為祛濕劑,具有祛風,勝濕,止痛之功效。主治風濕在表之痹證。肩背痛不可回顧,頭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難以轉側,苔白,脈浮。臨床常用於...
歌訣 用量 用法 方義 配伍特點昇陽除濕防風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脾胃論》卷中。具有升舉陽氣,升清降濁之功效。主治脾胃虛弱,陽氣下陷,以致飧泄、濡瀉,或後重、便閉,及腸風下血。①《噬脾...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方義濕熱病,一作濕溫。見於《溫熱經緯·薛生白濕熱病篇》。一年四季內均可發生,以夏秋為多見。臨床以始惡寒,後但熱,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飲為提綱。其病因感受...
濕熱病篇 作者簡介昇陽益氣湯是具有疏壅濕、導積滯、升胃氣等功效的補湯。
《杏苑》卷三 《杏苑》卷八昇陽益胃是升發脾陽,以治脾虛氣陷,胃失降納之法。脾升則健,胃降則和。臨床用於勞倦傷脾,胃陽不振,表現為體重肢困、怠惰嗜臥、惡風厥冷、口苦舌燥、飲食無味、...
概念 解讀 中醫套用濕阻是指濕邪阻滯中焦,運化功能減弱,以脘腹滿悶,肢體困重,納食呆滯等為主要臨床特徵的外感病。古代又稱為“濕證”、“濕病”、“傷濕”。 濕阻之病,在江南、...
濕阻是指濕邪阻滯中焦,運化功能減弱,以脘腹滿悶,肢體困重,納食呆滯等為主要臨床特徵的外感病。古代又濕阻脾胃證稱為“濕證”、“濕病”、“傷濕”。
簡介 病因病機 臨床表現 診斷 鑑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