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厚皮香

日本厚皮香

日本厚皮香(拉丁名:Ternstroemia japonica Thunb.),山茶科、厚皮香屬植物,產於中國台灣省;浙江杭州、江蘇南京及江西廬山等地植物園常見栽培。日本有分布。

基本信息

植物形態

日本厚皮香(新擬)灌木或喬木,高3-10米,胸徑20-25厘米,全株無毛;樹皮灰褐色或深褐色,平滑;嫩枝淡紅褐色,小枝灰褐色。葉互生,革質,常聚生於枝端,呈假輪生狀,橢圓形、橢圓狀倒卵形或闊橢圓形,長5-7厘米,寬2.2-3厘米,有時長僅約4厘米,寬約1.4厘米,頂端鈍或短尖,尖頭鈍,稀可近鈍圓而略微凹,基部楔形或窄楔形,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白色,有時灰綠色,兩面均無毛,中脈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側脈4-6對,乾後在上面稍凹下,在下面略明顯或兩面均不明顯;葉柄長5-10毫米。兩性或單性,開放時直徑1-1.5厘米,花梗長1-1.5厘米;兩性花:小苞片2,稍厚,三角狀卵形,長約1.5毫米,頂端尖或長尖;萼片5,卵圓形或幾圓形,長約3毫米,寬約3-3.5毫米,頂端圓,邊緣常具撕裂狀齒突,無毛;花瓣5,白色,闊倒卵形,長4.5-5毫米,寬5-5.5毫米;雄蕊40-45枚,長約4.5毫米,花葯長圓形,長2.5-3毫米,無毛,藥隔先端突出;子房橢圓卵形,2室,胚珠每室2-3個,花柱1枚,柱頭2淺裂,頭狀。果橢圓形,兩端鈍,長1.2-1.5厘米,直徑約1厘米,果梗長1.5-1.8厘米,小苞片宿存,宿存萼片卵圓形或幾圓形,長寬各3-4毫米,革質,邊緣薄;種子每室2個,少有3個,長圓腎形,長約5毫米,直徑約3毫米,成熟時肉質假種皮鮮紅色。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產地分布

日本厚皮香產於中國台灣省;浙江省杭州、江蘇省南京及江西省廬山等地植物園常見栽培。日本有分布。

物種辨別

這個種最早是由Thunberg於1783年在Nov.Gen.Pl.第3卷61頁上發表,並根據日本地方名,取名為楊桐CleyerajaponicaThunb.,其後,發現Thunberg的種,實際上包括2個類型:1個是楊桐,另1個種應屬於厚皮香屬Ternstroemia,因而Thunberg又於1794年用TernstroemiajaponicaThunb.發表於Trans.Linn.Soc.2:335,1794年的期刊上;1834年WightetArnnot將Thunberg的種改名為CleyeragymnantheraWightetArn.發表在Prodr.,Pl.Ind.Occ.87,1834年;1891年Beddome將它組合在厚皮香屬內,取名為Ternstroemia.gymnanthera(Wight.etArn.)Beddome發表在Fl.Sylv.Pl.91,1871。其後,Wilson(發表在Pl.Wils.2:397-401,1916)、Sprague(發表在Journ.Bot.61:17-18,1923)、Handel-Mazzettii?鄯⒈碓贇ymb.Sin.7(1一2):397,1929]等學者,都認為Thunberg的種和Sprague的種,應屬於同物異名,但他們所用的學名,不很一致,有的用Thunberg的名稱,有的用Sprague的名稱,而且各持己見;日本學者多半用Thunberg的名稱,但也有人用Sprague的名稱,也不盡一致;近50年來,除了日本學者外,一般都認為是一個種,並用Sprague的名稱,把Thunberg的種列為Sprague的種的異名。作者在整理中國厚皮香屬植物過程中,查閱了中國杭州、南京、廬山等地植物園的大量標本,實地觀察了活的植株和新鮮的花果,也參閱了數十份日本和我國台灣省的標本,發現這些標本的果實都是橢圓形,絕無圓球形,而我國絕大部分地區的厚皮香標本,其果實均為圓球形,甚至是扁圓形,這個性狀相當穩定,並無過渡形態,結合參閱保存在英國皇家植物標本館的幾份印度標本(均系Wight於1847年定名的)以及Beddome在FloraSylvatica(pl.91)的圖,我們認為Thunberg的種和Beddome的種,應該是兩個不同類型,應給予分立,前者僅分布於日本、中國台灣省及大陸上沿海各地,如江蘇、浙江、江西等地的植物園有種植,而後者則廣泛分布於我國華東、華中、華南及西南等省區和中南半島、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地。

山茶科·厚皮香屬植物

厚皮香屬(Ternstroemia Mutis ex L. f.),山茶科、厚皮香亞科、厚皮香族的一個屬,約100種,分布於亞洲、非洲和南美,我國約20種,產西南部至台灣。灌木至喬木;葉螺鏇排列,常簇生枝頂,全緣;花兩性,單生於葉腋內;萼片和花瓣均5枚,稀6枚;雄蕊多數,2輪排列,花絲合生;子房2-3室,每室有胚珠2或多顆;花柱1,全緣;果為一不開裂的蒴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