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葉厚皮香

亮葉厚皮香

亮葉厚皮香(Ternstroemianitida),別名,亮葉珠木樹、亮葉豬血柴、亮葉水紅樹、亮葉紅紫,山茶科厚皮香屬木本觀葉植物。原產中國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浙江、安徽等地,多生於海拔200-850米的山地林中、林下或溪邊陰蔽地。常綠喬木。葉片較薄,硬紙質或薄革質,乾後常呈黑褐色,萼片兩面常具頭垢狀金黃色小圓點以及果實長卵形等極易與本屬其他種區別。性喜陰濕環境,也喜光,耐乾旱;根系發達,抗風力強較耐寒,忌積水萌芽力弱,不耐修剪。花期5月,果熟期9~10月。

基本信息

概述

亮葉厚皮香亮葉厚皮香
亮葉厚皮香(中國高等植物圖鑑補編)圖版4:1-3,灌木或小喬木,高2-8米,稀可達12米,胸徑7-25厘米,全株無毛;樹皮灰褐色或黑褐色,平滑;小枝灰褐色。葉互生,硬紙質或薄革質,長圓狀橢圓形至狹的長圓狀倒卵形,長6-10厘米,寬2.5-4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全緣,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乾後常呈黑褐色,中脈在上面凹下,在下面凸起,側脈7-9對,通常在上面略明顯,且稍凹下,在下面不明顯;葉柄長1-1.5厘米。雜性,通常單朵生於葉腋,花梗纖細,長1.5-2厘米;兩性花:小苞片2,卵狀三角形,長約2毫米,寬約1.7毫米,頂端尖,邊緣疏生腺狀齒突;萼片5,外面2片,卵形,頂端鈍或略尖,內面3片,長圓狀卵形,長3-5毫米,寬2.5-3.5毫米,頂端鈍或近圓,兩面被頭垢狀金黃色小圓點;花瓣5,白色或淡黃色,闊倒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長5-7毫米,寬4-5毫米,頂端圓;雄蕊25-45枚,長3.5-4.5毫米,花葯長圓形,長2-2.5毫米;子房卵形,無毛,2室,胚珠每室1個,花柱頂端2深裂。果實長卵形,長1-1.2厘米,直徑0.8-0.9厘米,成熟時紫褐色,宿存花柱長3-4毫米,頂端2深裂,宿存萼片長圓形,長5-6毫米,寬3-4毫米,果梗較纖細,長約2厘米;種子每室1個,扁卵形,長5-6毫米,直徑4-5毫米,假種皮深紅色或赤紅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分布地域

產於浙江南部(開化、龍泉、溫州)、江西、福建(浦城、泰寧、南平、寧德、永安、福州、龍巖、漳平、寧化)、湖南西部(芷江、黔陽)和南部(莽山、江華)、廣東北部(翁源、樂昌、仁化、蕉嶺、英德、九連山、乳源、大埔、北江)、廣西東北部(金秀、蒼悟、靈川、興安、大苗山、龍勝、桂林、永福、陽朔、賀縣)及貴州東部(石阡)等省區;多生於海拔200-850米的山地林中、林下或溪邊陰蔽地。模式標本采自廣東北江。湖北分布:利川。
本種葉片較薄,硬紙質或薄革質,乾後常呈黑褐色,萼片兩面常具頭垢狀金黃色小圓點以及果實長卵形等極易與本屬其他種區別。

山茶科·厚皮香屬植物

厚皮香屬(Ternstroemia Mutis ex L. f.),山茶科、厚皮香亞科、厚皮香族的一個屬,約100種,分布於亞洲、非洲和南美,我國約20種,產西南部至台灣。灌木至喬木;葉螺鏇排列,常簇生枝頂,全緣;花兩性,單生於葉腋內;萼片和花瓣均5枚,稀6枚;雄蕊多數,2輪排列,花絲合生;子房2-3室,每室有胚珠2或多顆;花柱1,全緣;果為一不開裂的蒴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