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本書的前半部分以歷史沿革和社會變遷為線索,對中西方語言文字的交流和融會貫通做了具體的闡釋;後半部分著重剖析漢語、英語、日語之間的變化與互動,並從巨觀上將三者之間的關聯做出提煉的分析,並列舉豐富的實例予以佐證。作品目錄
導論一從梁啓超力倡“新語人詩”談起
二語言、辭彙、術語的“非自足性”與借詞的必然
三“借詞西洋”三階段
四清末民初新語的一大來源:日制漢字詞
五“文化互動”略解
第一章 漢字文化的拓展及古代措詞
第一節“漢字文化圈”界說
一“文化圈”與“漢字文化圈
二漢字文化的境內傳播
三漢字文化的境外傳播
第二節 漢字文化對日本的深廣影響
一漢字傳日?“神代文字”子虛烏有
二漢籍東傳時段考
三漢文及漢字詞廣泛使用
四 國名:從“山島”、“邪馬台”、“倭”
“大和”到“日本”
五“天皇”、“年號”與漢字文化
六“上位語”多源於中國
第三節 措詞西域
一軍事外交“鑿空”西域
二“絲綢之路”:溝通東西文明的橋樑
三西域名物詞偕物人華
第四節汲納印度佛教術語
一佛教東傳
二佛典漢譯
三佛語豐富漢語詞庫
四漢譯佛詞進人日本語文
第五節佛典漢譯樹立借詞範式
一“存梵音而變為熟語”:音譯
二“綴華語而別賦新義”:意譯
三梵音漢意聯合:音意合壁譯
第二章明末清初西洋術語的譯介
第一節耶穌會的“適應政策”與“學術傳教”
方針
一基督教的第三次入華
二“適應政策”與“利瑪竇規矩”
三學術傳教
第二節澳門:耶穌會士與西學的人華之“門”
一澳門在中西語彙互動史上的地位
二“打開岩石”
一經澳門人華的耶穌會十如過江之鯽
四澳門是西書西語中轉站
第二節利瑪竇翻譯西洋術語的首創之功
先驅的足跡(一):以生理學、心理學術語
“腦囊”為例
二先驅的足跡(二):以地理學術語“地球”為例
三先驅的足跡(三):證明“契丹”即中國,
“汗八里”即北京
四利氏創譯新語的合作者:徐光啟、李之藻
第四節西洋術語漢譯及其論爭
一意譯、音譯並舉,意譯為主
二“幾何”:從疑問數詞到數學術語
三“天”“天主”“上帝”:借漢語古典詞作基督
教唯一神譯名
四龍華民及嘉定會議對唯一神譯名的質疑:
“中國禮儀之爭”發端
第五節早期漢文西書譯詞鳥瞰
一著譯西書的人華耶穌會士
二早期西書及其術語創譯
三明清之際新語厘定與中國學術近代轉型
四中國早期漢文西書對日本的影響
第三章晚清譯業及新語厘定
第一節道鹹間經世派士人的勞績
一林則徐主持編譯《四洲志》
二魏源編纂《海國圖志》
二徐繼畲編纂《瀛環志略》
四《海國四說》、《中西紀事》、《夷
氛聞記》的新語
第二節新教傳教士譯介西學
一馬禮遜的《聖經》漢譯及《華英字典》編纂
二《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等報刊的新語厘定
三墨海書館、廣學會等傳教士出版機構的譯事
四晚期漢文西書的新語厘定
五中西術語能否對譯的辯論?傅蘭雅“名目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