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新民清真寺始建於乾隆三十年(1765年)。光緒年間重修,改土房為磚木結構建築。寺院坐西朝東,青磚圍牆,自光緒年間重修後,再沒有重修,寺內建築由於年久失修,破損嚴重,南北配房部分已被拆除。1978年以後,市、縣政府撥款對寺內的殿宇進行陸續修復。
規模建制
新民清真寺占地1722平方米,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特色
新民清真寺殿內四角各有一通天立柱,上起二層方形閣樓,四周為木製門窗和圍欄,三層結構與二層相仿,只是面闊略小於二層。上頂為四角攢尖式,灰瓦頂,垂脊上有走獸。寺內南北兩側建有硬山式配房,是教長和教徒們起居、講經、沐浴之所。現寺內的主體建築保存基本完好,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存主要建築有前廈、拜殿、遙殿、南北配房等。前廈三間,面闊13.7米,進深5.6米,木結構上飾彩畫,廈門正中懸掛一塊阿拉伯文匾額。拜殿五間,為硬山式,青瓦頂,面闊20米,進深9.8米。殿正面開三門,門額上懸掛古匾三塊,左匾題“惟精惟一”,中匾題“正己正人”,右匾是盛京總兵左寶貴題“誠意敬心”。殿內西牆正中接一方室,即為遙殿。遙殿又名望月樓,為三層樓閣,通高約20米。第一層磚砌,殿內西壁正中有一神龕,龕兩側牆壁上繪有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