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構造

新構造,由前蘇聯地質學家奧布魯切夫(В.А. Обручев)在1948年首先提出,指自新近紀到第四紀初期的地質構造。

新構造(neotectonics)
由挽近時期地殼構造運動產生的地質構造。“新構造“一詞由前蘇聯地質學家奧布魯切夫(В.А. Обручев)在1948年首先提出,指自新近紀到第四紀初期的地質構造。有些學者曾指出:在此之前已有人,如里克特(M.Richarter,1932)、克蘭斯(E.Krans,1933)等,已分別通過阿爾卑斯山北部和波羅的海東部的研究工作,提出過新構造運動一詞。但較系統和在學術界影響最大的仍是奧布魯切夫。新構造最主要的特點是:不僅造成岩石(層)的變動,而且直接表現於地貌形態上。不同學者對新構造使用過的各種術語有:新構造的構造、形狀構造、形狀構造單元、地貌構造、形態構造、地形大形態。新構造有多種表現形態:如新褶皺構造、活動斷裂和活動斷裂帶、新造山帶、現代裂谷、現代地裂、活動斷塊、構造地貌和地貌變形、近代火山活動、近代地震活動、地震斷層、地震地表破裂和地震錯位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