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山簡介
全鄉轄維山、四都兩管區,28個行政村,466個村民小組,9115戶農戶,共39000人。國土面積85.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0539畝,山林面積29000畝,牧地5000畝,境內交通便利,全鄉村村通公路,“黃四”公路、“碧官”公路、“大修”公路貫穿東西南北,交通幹線“黃四”公路18公里水泥路現在已全面通車。水資源豐富,從南到北有汝溪河、水口河、彭家河流過,水量充足,用水方便。電力供應充足,汝科、石維兩條10千太高壓線路縱貫全鄉,通訊發達,建有兩座移動發射基站,信息覆蓋全境,固定電話裝機2250部。地理資源
資源豐富:礦產資源——矽石儲量達5億立方米,含量高麻石儲量約6億立方米,優質陶瓷土、耐火泥儲量更豐富。林木資源——全鄉活立木蓄積量達60560立方米,僅蒼峰、三聯、洞裡三村就有5000畝楠竹。旅遊資源——維山山清水秀,群山起伏,莽莽蒼蒼,具有神奇傳說的維山峰,海拔876.5米,形如玉筆,直插雲霄,風景絕佳,號稱新化八景之一。雲霧繚繞的仙女塘,位於海拔1080米峰頂,泉水常年流淌,清甜可口,還有水口——石屋的山塘群,是理想的休閒、觀光、垂鉤之所,真武觀、貞節牌坊,令人流連忘返於歷史的長河中。地文景觀:
1.名山風光
1、名山:維峰 大凌峰 神龍山 蒼峰 板山 大象山 筆架山 香麓山 九溪山2、奇石:雙鵝抱蛋、盤瓠石像、美女梳頭、帽子石、蛤蟆石、茶盤石、石牛塘、張五郎頭石、香爐山石佛、貓兒石、寄子石、仙人腳、三聯天鵝展翅等誘人的石景奇觀。
3、洞穴:青樹的盤瓠洞 三聯的龍眼群洞 茶園的蟒蛇洞 磨豐洞 龍寨箭洞 龍坪雙龍洞、板蒼 娘娘洞 碧洲雷鳴洞 蒼峰猴子洞、林屋豬婆洞等
2.水域風光類
1、維山水庫、清水塘、龍眼江、洞裡至碧水十里漂流、三聯石門江與猴頭岩峽谷風光帶等2、瀑布:大小瀑布(但只限於春夏雨季)如:神龍山瀑布、石門江瀑布、河水沖瀑布、大河沖瀑布、貓兒石瀑、密樹山瀑布、絆水洞瀑布等。
3、泉水:龍眼泉、龍山泉、盤瓠泉、井山泉、香爐岩觀音泉等
3.生物景觀與古建築
1、古樹群:了園、橫溪、井山沖、茶園嶺、茶山、黃古、山聯、蒼峰、石門寨等2、奇花異草:大理菊、樹菊、白菊、野菊、六月雪、杜鵑花、百花柴、山茶等。
3、古建築:了園、青樹垣、石牛塘垣、學堂垣、官莊垣、水口垣、蘆家橋垣等。
4、宗教建築:四都節孝牌坊、盤瓠寺、真武觀、雷鳴觀、碧雲觀、天寶寺、雲霄殿、大凌寺、藥王殿、娘娘殿、五龍庵、美女牌坊、二十四廟,吳氏宗祠、曾氏宗祠、梅公殿等
5、橋:利濟橋、蘆家橋、接龍橋、三步二搭橋等。
6、古墓:龍君法勝墓、道卿台、曾鳳崗墓、水口墓壁畫、三公沖墓、洞裡李氏墓、梅婆墓、大象山古墓群、唐家山萬人墓。
7、塔:石寶塔(石筍)
4.主要特產
有;梨、楠竹、杉、松、樟、桂等;經濟作物:有紅茹、小麥、玉米、產子粑、草莓、糯米粑、葉子粑、蕨粑、筍子粑、蕎粑等藥材有:百合、天麻、黃姜、梔子、杜仲、厚朴、白芍、白朮、銀花、大青葉等上百種天然中草藥
經濟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維山四萬人民在歷屆黨委、政府特別是本屆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勵精圖治,艱苦奮鬥,發生了巨大變化。今天的維山,社會政治大局穩定,經濟發展較快,其他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全鄉水稻全部雜交化,實現高產穩產,新技術新品種不斷推廣,產業結構進一步調優,建成了茶石天麻基地,杉木小水果基地,水口——石屋養魚帶等種植、養植業基地,橫溪大量種植,花菇.黃豆.玉米,逐步向城郊型農業發展。特色工藝品:開發了“竹編對聯、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喜慶祝福類單字、企事業招牌、企事業文化、詩詞序文”等,表現形式有“純漢字竹編、純英語竹編、英漢結合竹編、圖文結合竹編”等。工業形成了以耐火材料為拳頭的系列產品,現有的三家企業,生產粘土磚、磷酸磚、輕質磚、鋼玉磚、鎂鉻磚等工業窯用產品,年產5000噸,產值1000萬元。境內集市貿易繁榮,四都、林屋、蘆家、水口、官莊等五大墟場,月交易額在100萬元以上。歷史人物
曾繼梧(1878~1944) 字祖生,號鳳岡。新化維山人人。清末縣學生員,後留學日本習軍事。1905年加入同盟會。1908年回湘,代理五十標標統。1911年參
加武昌起義。1916年任湖南護國軍第一軍總司令兼第二師師長。後授陸軍中將加上將
銜。1926年參加北伐。1930年任“湖南全省地方自治籌備處”主任。在任編輯《
湖南各縣調查筆記》一書,有益於地方史實流傳。.
維山腳下的林屋村,有“了園”,是新化近代名人曾繼梧的居所。了園約建於1932年,占地5畝,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是一座廡殿屋頂的門庭,門框用巨石鑲嵌,上方書“了園”二字,門聯是“因地卜居以繼祖德,歸田守拙亦愛吾廬”,是曾繼梧親書。石匠將筆畫雕進一寸多深,並打磨得十分光滑,堪稱石雕藝術之精品。進門後,左為花圃,右是一六角涼亭,亭下池塘引一股山泉,冬季熱氣蒸騰,夏日涼風習習,與旁邊茂盛的青皮藤組成一奇妙景觀。花園後為正屋,兩旁各有一幢6扇橫屋,正屋右後邊有噴池和炮樓,左後邊有後花園,再左邊是家塾。了園各主要建築均為二層,磚、石、木結構,各處都有曾繼梧親書的對聯。
曾繼梧曾兩次留學日本,光緒31年加入同盟會,多年在軍界服務,曾被授以陸軍中將加上將銜,曾任湖南省政務廳廳長,國民革命軍第33軍副軍長、湖南省政府代主席等職。民國18年,因不願與何鍵為伍,不辭而歸,何續選其為省府委員,不久後被聘為顧問,月俸銀洋百元亦不受,數年積累上萬元,後多人勸其收下,為地方辦點公益事業,乃從之,由他人代領,悉數捐修從縣城至維山石板大道30里。
其他更多歷史名人有:吳思樹、吳蘭柴、吳珊、曾月川、曾繁實、曾雲溪、曾廣軾、吳伯濂、吳宏光、吳松昌、吳興延、吳中林、曾星玲、吳岱、吳育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