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大熊山又名熊膽山、神山。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新化縣北端,與安化縣接壤,距新化縣城70餘公里,總面積7623公頃。
地質地貌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寒武原嵩山大背斜北翼,屬雪峰山脈北段中山地貌。海拔在350-1150.6米,從新生界到元古界,向人們展示了完整的地質演變過程。40餘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組成宏大的山體,橫亘湘中,連綿百里,最高點九龍峰海拔1662米,屬湘中最高峰,與海拔1602.15米的瞭望台遙相聳立。
氣候屬亞熱帶風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4℃,年降水量1560毫米,無霜期220天左右。
資源情況
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有林地面積占總面積的80%,森林復蓋率90%以上,林木蓄積量40餘萬立方米;境內有0.12萬公頃原始次生潤葉林,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物種資源;原始紅豆杉等20多種國家級保護植物,雲豹等10多種國家級保護動物。這裡是湘中唯一的物種基因庫,植物品種多達1800多種,有中華銀杏王,千年銀杏,冠幅320餘平方米,中華金星鳳丫蕨(全國僅此一處),有三萬畝原始次生闊葉林。野生動物出沒山崗,珍稀物種多達20餘種。
植物

森林蓄積量38萬立方米,楠竹120萬根,森林復蓋率93%。在公園川岩江原始探險區,至今還保存著2000餘公頃原始次生闊葉林,是湘中地區唯一倖存的一塊受人為干擾最少的寶地,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植物資源。
據考察,境內共有維管植物1286種,其中木本植物573種,在湖南僅次於湘西北的武陵源。這些植物,有國家一級保護對象3種,即南方紅豆杉、銀杏、鍾萼木,二級40種,有瀕臨絕滅的連香樹、金錢柳、羅柏、天師栗等。
最為稱奇的是熊山古寺的銀杏王,樹冠160m2,樹高28.5m,樹齡1400多年,有“中國銀杏王”之美稱。
動物

有野生動物240餘種,共有陸棲脊椎動物38科,59種;主要野生動物有獾、白咪子、松鼠、刺蝟、野豬、兔等。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對象3種,即雲豹、金錢豹、白頸長尾雉,二級保護對象24種。
主要景點
熊山寺

2007年,熊山寺由湖南省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全省重點寺院。
娘娘殿和48座角庵

娘娘殿,也叫老殿或者母殿。位於大熊山(宋朝以前稱梅嶺)頂峰,是蚩尤故里歷史最悠久的老庵堂,因此它理所當然的成了大熊山境內49座庵堂的中心而稱母殿。
而其他48座則分別處在它的東南西北四坡之下,又說是娘娘殿下48座角庵,其中南坡一帶有28座,是四坡中數目最多、影響力最大的區域。
南坡的28座寺殿庵堂,分別是熊山古蹟所在的貞仙殿、蚩尤始祖殿、錫溪村維心庵、龍山庵、正覺庵、長久庵、三仙庵、四海庵,洪竹村古塘寺、觀音殿、觀音庵、回龍寺,金坪工區的金竹庵、西泉寺,九龍工區的五峰庵,白溪鎮橫沙村的觀音殿、大溪村的聖帝殿、白溪茶溪村的觀音殿、清河村的雷祖殿、白溪街上的京佛殿,圳上鎮魯溪洞的五龍庵、東付岩泉村的望河殿、早溪村曾家洞的玉修寺、神仙村的雙龍殿、懂溪村的觀音閣、龍珠山的普華寺以及幹家村虎形山上的明熙寺。
東坡的9座則分別是和睦村海南溪的朝陽庵,石中村牛頭界的觀音庵,金塘村石牛山的禪師庵,禮中工區川岩江的回龍寺,洞市鄉蔣家坪的明熙寺,牛南山的石橋寺,洪家坳的鼎新庵,木陽村的木陽庵,桃塘村的孟公廟。
西坡也有9座,即九龍池的聖母殿,白溪陸家村的尖樂庵,新安村掛榜山的掛榜庵,榮華鄉方溪村西雲山的興國庵,榮華鄉白龍村的觀音殿,橫溪村的藥王廟,
陽古嶺的回龍寺。榮華鄉鵲橋的觀音閣,榮華鄉共田村的觀音閣。
北坡卻只有2座,即禮中工區毛皮界的達山庵,禮中工區中依界的木魚庵。49座古殿、寺、庵堂始建大體分為三個時期:即宋朝以前始建的有熊山古蹟的蚩尤始祖殿、梅嶺鼎寺娘娘殿、五龍捧聖貞仙殿三座;明朝始建的有"雙鯉朝天"西泉寺、"梅山腹地"維心庵、臥虎撲食正覺庵、龍珠山普華寺、圳上虎形山明熙寺和山溪的石橋寺,這六座庵堂當初的建築規模最大、資產最多,院內神像也都是最全的,其中普華寺、明熙寺兩大寺院已經於一九八九年先後修復;其餘40座均屬清朝始建,現已修復或保留的共17座,其餘23座均屬荒蕪遺址。
梅山龍宮

九龍池
樊家洞往西北10餘公里,是大熊山主峰九龍池,海拔1622米,為婁底地區境內最高峰。山頂有一池,水深如墨,清涼徹骨,尤為奇特的是九股清泉從池底冒出,涌砂噴珠,川流不息,咕咚聲清雅悅耳。
歷史文化
黃帝登新化大熊山

司馬遷《史記》有“黃帝……南至於江,登熊湘”的記載。據考證,“熊湘”即指大熊山。南宋祝穆名著《方輿勝攬》亦稱“山川熊山,己昔黃帝登熊山,意其此也”。該山古寺遺址發現有“軒轅黃帝游此山”的碑記。當地民間盛傳,黃帝南巡,大熊山引導至此,故名熊山。這裡是蚩尤的故里,苗瑤族的發祥地。
熊山古蹟
熊山古蹟,地處蚩尤屋場後龍祖山(即金鼎山)海拔1080米處的貞仙殿大門橫牌上的大字,"熊山古蹟"四個黑體行書大字,奪目耀眼,上世紀六十年代還在。傳說"熊山古蹟"是指為紀念軒轅黃帝和蚩尤始祖作戰13年在此議和休戰而建立起來的一系列遺留文物古蹟,包括古老的娘娘殿、蚩尤始祖殿、貞仙殿和維心庵、西泉寺、興國庵(乾隆皇帝訪大熊山留下的古文物)等大熊山境內最為古老的宗教人文歷史古蹟。
旅遊指南
地方特產

天蔥
本野菜採摘於大熊山海撥10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中,經傳統工藝加入少量食鹽精心硽制而成,屬純天然綠色食。功效:含有豐富的野生粗纖維、維生素、蛋白蛋、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等。食用時香味濃郁,營養豐富,實為桌上佳肴和饋贈極品。可做葷素小炒、做葷素類湯、做扣肉。
五加皮
本產品屬純天然野生食品,夏、秋季採挖,剝取根皮,曬乾。含揮髮油(4-甲氧基水楊醋等)、維生素A與B、亞油酸等。可以祛風濕、強筋骨、利尿。主治風濕痹痛,四腳拘攣。
柴火臘肉
本產品由本地土豬肉用柴火常年累月的薰制而成。用溫水洗乾淨後,可切成片小炒,也可以蒸燉食用。
交通路線
長沙經由上瑞高速到婁新高速,到新化行駛68公里到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
線路1
江西南昌430公里-長沙150公里-婁底新化大熊山森林公園
線路2
廣東省韶關430公里-長沙150公里-婁底新化大熊山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