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勞動價值理論

新勞動價值理論

《新勞動價值理論》講述論述了勞動的價值理論。人類社會中的任何事物,人類對它們的存在與發生都有一定的"價值"評斷,雖然這種評斷的方式,各有不同,但它們評斷的依據都直接或間接地以“價值”為基準。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新勞動價值理論

人類社會中的任何事物,人類對它們的存在與發生都有一定的"價值"評斷,雖然這種評斷的方式,各有不同,但它們評斷的依據都直接或間接地以“價值”為基準。《新勞動價值理論》論述了勞動的價值理論。

作者簡介

趙自元(治源)先生(1927-2001),中國江西省南昌市人,1954年台灣大學畢業,1956-1958年在台灣政治大學研究所研修,並考取留學西德的獎學金。於1958年10月抵達TUBINGEN大學,繼而在科隆大學、漢堡大學研究經濟,前後達四十年。

《新勞動價值理論》成書於1971年秋,英文版於1984年出版。1992年英文版第二版增加了一章,批判資本主義的基礎理論一邊際效用遞減原理

目錄

手寫本“自序”

中文版序言

第一章卡爾·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

第二章人類勞動的本質

第三章新勞動價值理論的基本公式

第四章貨物中價值計算的方式

第五章貨幣資本和無償價值

第六章直接生產貨物的勞動者(工人)本身的境況

隨社會上生產技術和方式的不斷發展而發

生的變化

第七章無償價值的來源

第八章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簡史

第九章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發展的趨勢

第十章關於所謂現代經濟學的基礎理論

--邊際效用遞減原理

……

文摘

我們已經把人類勞動的本質和形態分析清楚了,也把人類勞動創造和生產價值的方式解釋了。現在我們進一步分析貨物中所含有的勞動成分和價值生產的發展方式。

人類勞動是創造和生產價值的惟一源泉。土地等天然資源都是上天賦予人類的財富,它們是為了人類的存在而有意義。所以一切天然資源本就應該屬於整個人類所共有,沒有人類的存在,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存在與發生,都很難說出它們是有意義的。但無論如何,人類對土地等各種天然資源的利用,也要先加以適當的人類勞動之後,才有可能。這就是說:土地等天然資源並不是因為它們自然生長或存在而即擁有“滿足人類需要的能力”,而是它們擁有人類對它們所加以的勞動之後,這些天然資源才擁有“滿足人類需要的能力”。這種“滿足人類需要的能力”,就是我們日常所稱謂的“價值”,或“使用價值”。它們是完全客觀地存在。所以一物中所擁有的“價值”,就是這一物件中所擁有的“滿足人類需要的能力”,也是人類勞動對這一物件所賦予的“勞動量”。

例如,自然生長在樹上的水果,並不擁有“滿足人類需要的能力”,它必須待人從樹上採摘下來之後,而又當做食物放在嘴裡食用,才能滿足人類的需要而有“價值”。也許有人認為,若水果從樹上掉下來呢?是不是沒有勞動的必要嗎?事實上,從樹上掉下來的水果,也需要人類一彎腰之勞,把它從地上拾起來才行。即使可能從樹上直接掉在人的嘴裡,同樣也是需要勞動的。我們怎知掉在嘴裡的水果是沒有毒性而可食用的呢?這種關於水果是否有毒的知識,若是由別人處得來的,那就是說,別人勞動中創造性因素產生的成果,間接地在這裡繼續發生作用,而他本人的勞動就可減少而已。假若這人根本不知掉在自己嘴裡的水果是否有毒,而又不願意對這一水果做是否有毒的任何試驗,那么他僅有拋棄這水果。這就是說:這水果在這時候還未具有“價值”。若這人願做對這水果的親身食用嘗試,那就是他在以個人的生命做就地試驗,以創造出直接的經驗知識來,也就是他個人勞動中創造性因素在發生主要的作用。因為他不必從樹上採摘水果,他勞動中生產性因素的作用就可減少而已。他試驗的結果,不論這水果是否有毒,這種由經驗

得來的知識,都將被保留和傳播。萬一不幸,他中毒死亡,而又未被他人看見,則他所創造的經驗知識就將被埋沒,和未曾創造過這種經驗知識相同。人類若欲得到這種水果是否有毒的知識,必須等待其他的人再來做試驗才成。假若他人試驗的結果,證明這水果是沒有毒性而可食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