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里村

斜里村

陳官鄉斜里村位於鄉政府駐地西1公里處,南近大劉村、陳官村,北接坡南村。明弘治六年(1493)年張姓由壽光豐城遷來立村,因座落在由東北向西南彎曲的土壩南側,房屋東南西向,故名斜里壩,1949年始稱斜里村至今。全村有90%以上的戶從事棉花種植,有少部分戶從事運輸銷售。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陳官鄉斜里村位於鄉政府駐地西1公里處,南近大劉村、陳官村,北接坡南村。明弘治六年(1493)年張姓由壽光豐城遷來立村,因座落在由東北向西南彎曲的土壩南側,房屋東南西向,故名斜里壩,1949年始稱斜里村至今。現有人口1281人, 農戶350戶,耕地面積4151畝。

自然資源

村莊占地面積550畝,有耕地4151畝,其中棉花3100畝,小麥1051畝,有坑塘30畝。

經濟發展

全村有90%以上的戶從事棉花種植,有少部分戶從事運輸銷售,自1994年發展至今,已有大型運輸車10輛,中等車5輛,小型四輪運輸車20輛,小轎車、麵包12輛,大小拖拉機195輛,機車230輛,電動車110輛。2006年人均純收入5315元。

英雄事跡

2005年,廣饒縣陳官鄉斜里村青年張江濤勇救兩名落水兒童的事跡,在民眾中間廣泛傳頌,成為大家爭相稱讚的榜樣。張江濤今年20歲,是一名普通的農村青年。當問起他救人的事,樸實、善良的張江濤顯得有些不好意思,他一直都在說:“其實沒什麼說的,當時發生的事就是一轉眼的功夫,自己也沒顧得上想什麼”。正象他說的那樣,救人以後,他自己都沒把這當成回事,就象做了一件平平常常的事,要不是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平均了解到情況後,向上級部門積極反映,具體經過大家真還不得而知。在張江濤的家裡,他接受了記者的採訪,通過他自己的描述和大家的解釋,這件事情才清晰的浮現在大家眼前。張江濤救人的事跡經記者采記後,先後在《東營日報》、東營電視台等市縣相關媒體刊登,2005年10月份,他還被廣饒縣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授予“十佳文明新事”。2006年1月6日,在全省深化“平安山東”建設電視電話工作會議上,張江濤被省綜治委、省見義勇為基金會聯合授予“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