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鴦[魏末晉初名將]

文鴦[魏末晉初名將]

文俶(?~291年),一作文淑,字次騫小名阿鴦,世稱文鴦, 譙郡(今安徽亳州市)人。魏末晉初名將,曹魏揚州刺史文欽之子。 驍勇善戰,依附大將軍曹爽,效忠於王室。司馬師廢黜皇帝曹芳後,隨父聯合毌丘儉於淮南起兵勤王。兵敗之後,向南投奔吳國。諸葛誕發動淮南叛亂,奉命率軍馳援。雙方發生內訌,父親為諸葛誕所害,遂降於司馬昭,封關內侯。西晉建立後,任平虜護軍。鹹寧三年(277年),拜平西將軍、都督涼秦雍州三州軍事,大破鮮卑首領禿髮樹機能,名震天下,遷使持節、護東夷校尉、監遼東軍事。 八王之亂中,為諸葛誕外孫、東安王司馬繇所誣殺,慘遭滅族,時年五十五歲。 ()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隨父勤王

三國志11中文鴦形象 三國志11中文鴦形象

文鴦,本名俶(chu)(《魏氏春秋》作文俶,乾寶《晉紀》、羅貫中《三國演義》中作文淑,《晉書》中則文俶、文淑兩種寫法都有),字次騫(《太平御覽》卷二百七十五引乾寶《晉紀》 ,另外在《全唐文》的《贈太尉韓允忠神道碑》一文里也有“文次騫智敵萬(該句後闕一字)”的說法),小名阿鴦。

文鴦是魏國揚州刺史、前將軍文欽之子,排行於諸子中間。文欽驍勇善戰,又因為與曹魏一族同鄉,特別得到當時得勢的大將軍曹爽的厚愛,文欽恃著曹爽的權勢,行為倨傲。高平陵政變後,曹爽集團被太傅司馬懿擊滅,文欽頓時失去靠山。《三國志》、《資治通鑑》 並提到,文欽時常虛報戰場上的敵獲以多求封賞,卻被當政的司馬師壓抑,文欽因此對司馬師不滿。後來文鴦隨其父駐守揚州,以防禦吳國。

嘉平六年(255年),大將軍司馬師廢黜魏帝曹芳。時任鎮東大將軍的毌丘儉和揚州刺史文欽等,被司馬師的不臣舉動激怒,決定起兵勤王。

正元二年(256年),文欽與毌丘儉、鄭翼、呂宣、張休等,假託太后詔書,提出司馬師的十一道罪狀,在壽春起兵,討伐司馬師。毌丘儉曾約兗州刺史鄧艾一同起兵,但鄧艾斬殺了送信者,並受命率領萬餘人急行軍,到樂嘉城(今河南項城縣)做桴橋,迎接司馬師。毌丘儉命文欽襲擊鄧艾。這時,司馬師暗中率軍自汝陽來到了樂嘉,文欽見到大軍忽然到來,錯愕得不知如何是好。文鴦才十八歲,勇冠三軍,告訴父親:“趁敵人還未站穩腳步,現在襲擊,一定可以大敗敵軍。”於是文欽率兵襲擊,與文鴦分兵二路,趁夜夾擊司馬師。

勇退雄兵

文鴦率壯士到達寨前,擊鼓喧鬧,大叫司馬師的名字,司馬師全軍震動。當初,司馬師新割眼睛上的瘤,有人勸他不宜遠行,請太尉司馬孚(司馬師叔父)代替。司馬師因這是重要一戰,決定抱病出征。文鴦突然來攻,使得司馬師大驚,帶傷的眼珠從肉瘤瘡口內迸出,疼痛難當;司馬師恐有亂軍心,只好咬被頭而忍,被頭都被咬爛。文鴦鼓譟了一夜,文欽仍沒來會合。天明後,文鴦見魏軍兵馬強大,只好撤退。

據《晉書》記載,文鴦走後,當時已經眼球爆出、血流遍地的司馬師命令眾將追趕,諸將問:“文欽父子驍勇,並沒有受到挫敗,必定不會善罷干休。”司馬師說:“一鼓作氣,再而衰。文鴦鼓譟,卻沒有得到回應,他們氣勢已經受挫,不走也不行!”

這時文欽要率軍回壽春(今安徽壽縣),文鴦認為一定要挫一挫司馬師軍士氣,便與驍騎十餘人一同殺入敵軍陣中,所向披靡,然後才引兵離去。接著司馬師派左長史司馬班率驍將八千翼來到,文鴦單槍匹馬沖入數千騎兵陣中,轉眼間便殺傷百餘人,進出六七次,追騎不敢逼近 。《晉書》上則未提及此事,只說司馬師軍大破文欽。司馬師回軍後就死了。

復投魏國

三國志12的文鴦 三國志12的文鴦

毌丘儉兵敗壽春後,文鴦隨文欽投降吳國。甘露二年(257年)四月,魏國鎮東大將軍諸葛誕在壽春起兵反司馬昭,吳國命令文欽父子及全端、唐咨等人 入壽春支援。甘露三年(258年)一月,壽春戰況十分不理想,諸葛誕原本就和文欽關係不好,在緊急情況下,又更加猜疑。所以最後,諸葛誕殺了文欽。文鴦和其弟文虎領兵在小城中,聽到父親死訊,率軍要趕往壽春城。但眾將士不肯服從,二人只好隻身穿越城牆,投奔司馬昭。

文鴦、文虎投降後,軍吏請求誅殺兄弟二人,司馬昭說:“文欽罪大惡極,他的兒子當然該殺。只是,兄弟二人是無路可去,投向我軍;況且城池未破,殺死他們,反而會使守軍害怕,奮戰不肯出降。”於是,司馬昭赦免二人死罪,又表薦文鴦、文虎作將軍,賜爵關內侯,並讓二人率領數百騎兵巡城,對城中守軍大喊:“文欽的兒子都不被殺,其他人有什麼好怕的!”城內因此士氣渙散,不久,壽春城便被攻陷。城破後,司馬昭讓文鴦兄弟殮葬文欽, 並佩給二人車牛。

名震天下

鹹熙二年(265年)十二月,西晉代魏,文鴦仍仕晉朝,任平虜護軍。泰始六年(270年),禿髮鮮卑部首領禿髮樹機能在河西舉兵反晉,先後擊殺胡烈、蘇愉、牽弘、楊欣等封疆大吏,晉武帝司馬炎為此寢食難安。鹹寧三年(277年)三月,文鴦臨危受命,都督涼、秦、雍州三州軍力,大破禿髮樹機能,使得胡人部落有二十萬人歸降,名聞天下。太康年間(280年—289年),文鴦被任命為東夷校尉、假節。他正要上任時,向司馬炎告辭,司馬炎見了文鴦不太喜歡,竟用別的名義把文鴦免官了。

慘遭滅族

司馬炎駕崩後,晉惠帝司馬衷即位。當時,皇后賈南風發動政變,誅殺掌控朝政的太傅楊駿及其黨羽。東安王司馬繇是諸葛誕的外孫,常恨當年文鴦背叛諸葛誕,致使諸葛誕敗亡、屠滅三族。竟在政變後,誣告文鴦與楊駿一同謀反,因而遇害,夷滅三族,時年五十五歲。

歷史評價

乾寶《晉紀》:文淑,字次騫,小名鴦,有武力籌策。楊休(當為楊欣之誤)、胡烈為虜所害。晉武帝西憂,遣淑出征,所向披靡。秦涼遂平,名震天下。為東夷校尉,姿器膂力,萬人之雄。

《晉書·李庠傳》:“李庠弓馬便捷,膂力過人,時論方之文鴦。”(此處也可能指鮮卑的段文鴦。)

蔡景歷:“武夫則猛氣紛紜,雄心四據,陸拔山嶽,水斷虬龍,六鈞之弓,左右馳射,萬人之劍,短兵交接,攻壘若文鴦,焚艦如黃蓋,百戰百勝,貔貅為群。”

李賀:“尋常輕宋玉,今日嫁文鴦。戟乾橫龍簴,刀環倚桂窗。”

杜牧:“念爾跨馬事敵,執戈同仇,壯比文鴦,勇同李敢。”

《西園聞見錄》:“趙雲、文鴦,出入萬眾,單槍匹馬,所向無前。”

《三國志通俗演義》:“昔日當陽喝斷橋,張飛從此顯英豪。樂嘉城內應無敵,又見文鴦膽氣高。”

《贈太尉韓允忠神道碑》:“文次騫智敵萬人。”

盧弼:“當時勤王諸將,惟文欽父子,粗猛武夫,反覆無常。”

親屬成員

祖父:文稷,曹魏將軍

父親:文欽,曹魏前將軍、揚州刺史

文虎

文學形象

文鴦畫像 文鴦畫像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文鴦無字,本名文淑。文欽協同毌丘儉舉兵在壽春反叛,討伐司馬師。文鴦與父文欽請命保守樂嘉城,協定與文欽兵分兩路,夜晚襲擊司馬師的城西軍營,文鴦在司馬師的大寨里往來衝殺,嚇得司馬師眼珠迸出,直殺到天明,尋不見父文欽,鄧艾率領眾魏將追擊文鴦,文鴦單騎在眾魏將中衝殺,無人能抵擋。毌丘儉事敗身死,文鴦等投靠東吳,諸葛誕在壽春反叛司馬昭,文鴦等率兵救助,協同諸葛誕共守壽春城,諸葛誕在城中將文欽殺死,文鴦和其兄弟從城上跳下投靠司馬昭,司馬昭加封他為偏將軍,關內侯。

文鴦此戰之勇能與張飛並提,詩讚:“昔日當陽喝斷橋,張飛從此顯英豪。樂嘉城內應無敵,又見文鴦膽氣高。”而在毛本(毛綸、毛宗崗)當中,贊詩前兩句的人物被改為了趙雲。

古代人物考

他們或和善或暴虐,或聰慧或勇猛,他們在卷帙浩繁的文明史中,刻畫了獨一無二的烙印,我們回溯歷史,從古人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