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閣大學士

清朝入關後,順治15年改內三院為內閣,始有殿閣大學士。 每殿閣設大學士一員,正一品,其班位次序不以殿閣為序。 誰若當了武英殿、文華殿或文淵閣等殿閣的大學士,那叫“入閣拜相”。

基本信息

清朝的大學士官職是沿用明朝之制。清初在盛京(今瀋陽)建都後,清太宗皇太極在天聰10年,改文館為內三院,即國史院、秘書院、弘文院,各置大學士一人,此為設立大學士之始。清朝入關後,順治15年改內三院為內閣,始有殿閣大學士。清初的大學士為五品,或以重臣兼領,或賜尚書、侍郎職銜以崇之。
乾隆13年,開始設三殿: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三閣:東閣、文淵閣、體仁閣。每殿閣設大學士一員,正一品,其班位次序不以殿閣為序。從此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大學士都是清朝廷內的重臣擔任,參與軍國要政,可謂位重權高,當時被稱作清朝的宰相。誰若當了武英殿、文華殿或文淵閣等殿閣的大學士,那叫“入閣拜相”。
大學士都是正一品的,包括協辦在內。只是在班位上有所區別,一般從高至低的順序是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體仁閣、東閣、協辦,通常的晉升次序是協辦—東閣—體仁閣—武英殿—文華殿—保和殿。大學士似乎比尚書這些官職來得穩定,當上大學士以後,除了晉升以外,除非犯錯誤被革職外,一般都是當到退休的。所以晉升大學士來得似乎不是那么容易,因為除非前面的人退休或死去或革職,後面的人就升不上去。

職務變遷

到了清朝後期,可以說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後,中國面臨內憂外患,戰事不斷,清朝廷內的軍機處軍機大臣們忙起來。慢慢地,清朝的軍國大事更依重軍機大臣,而大學士往往成了一種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