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藏學原理

文物保藏學原理

文物保藏學原理,是張承志編著,2010-8-1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文物保藏學原理

本書是對國家科委一項研究課題的成果總結和拓展,拓展領域涉及岩石、礦物、顏料、陶瓷、玻璃、金屬、有機物(紙張、織物、皮毛製品、竹木製品、塑膠、塗料、染料、合成纖維等)及鹵化銀影像材料等幾乎所有質地的文物材料,是作者38年的治學心得。全書8篇42章,60餘萬字。

文物“保藏學”由“理論保藏學”與“技術保藏學”構成。“理論保藏學”是研究環境因素、時間因素、殘餘應力因素對文物的作用機理和作用規律的學科。文物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將發生色變(褪色、變色、泛黃、失光)、質變(品質變壞)、形變(塑性形變)、破裂(脆性材料依賴於時間的重要行為,是應力腐蝕造成的開裂或斷裂)等不可逆的自然劣變現象。“理論保藏學”的基礎具有廣域性,橫跨數理化、生物學等理科領域及眾多工科領域,突顯了交叉學科的多重意義,體現了跨學科研究的時代價值。“技術保藏學”是研究技術方法,

作者簡介

張承志,1938年1月3日出生於青島,祖籍山東沂水縣。1960年畢業於沂水第一中學,同年考取北京林學院生物物理專業,畢業後分配到北京自然博物館植物室工作,直至退休。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中國大百科全書》撰稿者、《花色之謎》譯者、《文物保藏學原理》作者、《中國當代發明家大辭典》入選者。北京自然博物館研究員,曾兼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美國凱撒國際教育集團亞洲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北京林業大學教授、中國科學探險協會理事、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理事。

目錄

引論

第一篇 文物的沾污理論

第一章 沾污理論概述

1.沾污作用的危害

2.沾污理論的發展過程

3.沾污作用的定義

4.沾污與污染的區別

5.固體的表面力

6.固體表面的其他易沾污特性

7.纖維狀結構的沾污模型

第二章 塵粒的沾污

1.引言

2.塵粒的性質

3.塵粒的沉積機理

4.沉積沾污的滯留機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