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反映論認為,文學是一種用語言符號塑造形象反映現實的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文學作品是作者對世界的產生的看法與觀點,是一種世界觀但卻不是方法論。也就是說,你無法把文學作為一種價值實現的手段,從這方面說文學又是超功利的,從人類學的觀念看,文學是人的活動;從辯證唯物論的觀念看,文學是人的一種反映活動;從現代的經濟學觀念看,文學是一種藝術生產活動;從美學的社會學的觀念看,文學是審美意識形態;從歷史唯物論角度看,文學應該是“人民文學”;從媒介和符號的觀念看,文學是一種交往對話。馬克思主義就從人類學的、哲學的、經濟學的、美學的、社會學的、媒介學的、符號學等多學科視點來理解文學,從不同的角度描畫了文學的整體面貌
所謂審美的意識形態論,就是“審美反映論”,它來自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也就是唯物主義的“反映”論。反映論(意識形態論)是支撐傳統的文學理論教材的哲學基礎,可以說,反映論對我國當代文學理論教材建設功不可沒。可以說,反映論儘管不能回答與解決全部文學問題,但它是建立科學的文學理論教材的基礎和起點。沒有反映論也就沒有傳統的文學理論教材。說到傳統的文學理論教材中的哲學基礎反映論,目前國內有些學者一談起總把它說成是機械的唯物主義的反映論,並藉此把傳統的文學理論教材全盤否定,我認為這是不客觀的。其實它們並不是一回事。傳統的文學理論教材哲學基礎總的來說,是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能動的反映論,而不是機械唯物主義的反映論。機械唯物主義的反映論認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一切意識的東西終究都是物質的東西反映。這無疑是正確的。它錯就錯在把反映當成是機械的,是人的感官對於外界刺激的消極、被動的接受,把主體的作用完全排除在反映的活動之外。這種機械的反映論主要是在十八世紀以來,受到“牛頓的力學思想和霍布斯等人的人是一架按力學性質運動的機器的學說影響下而發展起來的”。[10]
所謂審美反映論,它的基本含義有:一是仍然堅持文學是社會意識形態但更強調文學是審美的意識形態,從一般的或普遍性質來看,文學是社會意識形態。從特殊的性質來看,文學是審美的意識形態;二是仍然強調生活是文學的惟一源泉,文學不僅是生活的反映而且是能動的審美反映,生活的內容要變為文學作品的內容,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審美反映的中介即作家的審美心理的深加工;三是文學反映生活的根本特徵是審美或詩意情感,而不是形象。形象只是反映生活的一種形式。文學所反映的對象的價值屬性是它的審美屬性; 四是文學從內容到形式都是審美的,這決定文學的特質是審美的;五是審美反映的內容既是感性的;既是理性的;既是智力的,又是直覺的;既是意識的,又是無意識的。審美反映的對象是生活的“整體性”、“詩意聯繫”、“詩意本質”(童慶炳語)的社會生活。
相關詞條
-
文學本體論
本體論原為哲學術語,是探討存在、即一切現實的基本特徵的一種學說 。
概念 釋義 業內看法 -
城市文學
城市文學是指以城市生活和城市居民為主要表現對象的文學,其內容圍繞凸現城市特點這一中心向不同層面展開,具體包括勾勒城市風貌,書寫城市印象,表現異於鄉村的都...
簡介 起源 典範之作 研究 古代城市文學 -
現代派文學
現代派文學是19世紀80年代出現的、20世紀20年代至70年代在歐美繁榮的、遍及全球的眾多文學流派的總稱。它包括表現主義、意識流小說、荒誕派戲劇、魔幻現...
起源 背景 傾向 特徵 人物塑造 -
後現代主義文學
後現代主義文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西方社會中出現的範圍廣泛的文學思潮,於20世紀70-80年代達到高潮。無論在文藝思想還是在創作技巧上,後現代主義文學都...
主要內容 主要特徵 分類 產生背景 理論來源 -
人的文學
《人的文學》是2010年1月1日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志清。 本書主要講述了人的文學的概念及其作品。
內容簡介 目錄 影射 原文 作者簡介 -
俄羅斯文學
俄國文學(俄文: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這一概念在廣義上指所有俄語國家的文學,不僅包括俄羅斯,也包括前蘇聯諸加盟共和國的文學。在蘇聯解體後...
古代文學 近代文學 相關信息 現代文學 -
後現代文學
後現代主義文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西方社會中出現的範圍廣泛的文學思潮,於20世紀70-80年代達到高潮。無論在文藝思想還是在創作技巧上,後現代主義文學都...
概述 產生背景 寫作特點 突出功績 -
存在主義文學
存在主義文學是二十世紀流行於歐美的一種文藝思潮流派,它是存在主義哲學在文學上的反映。存在主義作為一個文學流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的,主要表現在戰後...
基本概念 派別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