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理批評與小說考論

數理批評與小說考論

《數理批評與小說考論》是齊魯書社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杜貴晨。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全書各篇論題與寫作多與前集有關,而如書名所示,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文學的“數理批評”,基本上是“杜撰”;二是以古典作品為主的“小說考論”,或質疑舊說,或提出並嘗試解決某個具體問題。儘管二者都主要是就小說著論,但前者偏於說文學普遍之理,後者重在論小說具體之事,故分為上、下兩編。

上編諸文關於文學“數理批評”的研究,接續前在山東曲阜師範大學任教時對“三復”情節等文學數理問題的思考,在先調河北大學、後又調山東師範大學至今的期間寫成,包括“文學數理批評”的立論與闡發和主要是以《西遊記》為研究對象的套用的嘗試。

下編諸文大都與上編各篇在同期寫在,內容則側重在古代小說作家、作品具體問題的考論。內容往好處說是涉及較廣,但專家看來可能是雜,卻也有若干思考的重點。

作者簡介

杜貴晨,1950年生,山東寧陽人。山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作有《中國古代短篇小說史》、《傳統文化與古典小說》、《明詩選》(評註)等10餘種,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學遺產》、《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等刊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

目錄

自序

上編:數理批評

理論篇

中國古代文學的“倚數”傳統與數理美

——兼及中國古代文學的數理批評

“文學數理批評”論綱

——以中國古代文學數理批評為中心的思考

中國古代文學的“三事”話語

“天人合一”與古代小說的三點式布局

——以《三國演義》為例

套用篇

《西遊記》的“倚數”意圖及其與邵雍之學的關係

《西遊記》數理機制論要

——從神秘數字出發的文學批評

《西遊記》“悟空”論

《西遊記》的“七子”模式

《西遊記》的“七復”模式

《西遊記》中的“七七”與“九九”

“孫悟空”名義解

說“如意金箍棒”

說“一藏之數”

說“十萬八千里”

唐僧的“紫金缽盂

“三而一成”與魯迅小說的敘事藝術

——兼及中國現代文學的數理批評

魯迅文學與古典傳統——以《狂人日記》為例

下編:小說考論

三國演義

關於羅貫中《三國演義》著作權問題

——與張志和先生商榷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是山東東平人

——羅貫中籍貫“東原說”的外證與內證

近百年《三國演義》研究學術失范的一個顯例

——論《錄鬼簿續編》“羅貫中”條資料當先懸置或存疑

《三國演義》成書年代新考

《三國演義》徐庶歸曹故事源流考論

——兼論話本與變文的關係以及“三國學”的視野與方法

論《三國演義》的文學性及其創作性質

劉備摔阿斗”論

《三國演義》與山東

從“木船借箭”到“草船借箭”

毛宗崗評改《三國演義》之我見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新議

吳敬梓“設帳”與周進“坐館”

一從古典文學的“問題意識”說到名著研究的立場與方法

評《由(儒林外史)引起的一場風波》

——與孟醒仁、孟凡經先生商榷

歧路燈

《歧路燈》的十大長處

值得一讀的教育小說——《歧路燈》

《歧路燈》的結構

從《歧路燈》和《紅樓夢》看它們的時代

贊海上兩吳女士的《歧路燈》研究

——從我國大陸的《歧路燈》研究說起

其他

略論儒學對中國古代小說的影響

宋元志怪傳奇略說

宋元話本略說

“三言”述論

《醒世姻緣傳》淺論

《豆棚閒話》本事三則

武松的籍貫和打虎處

任明華《才子佳人小說研究》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