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解人生—荀子

《數字解人生—荀子》,作者是李承貴 ,由 江西教育 出版社於 2008 年出版。描述的是荀子思想涉及天人關係的處理、身心修養之方、治國安民之道、認識思維之法、為人處世智慧等方面。如果你對荀子思想並不太了解,如果你想豐富自己的人文知識,如果你欲化解人生中的困惑……不妨翻開此書,走進荀子的思想世界,或許會給你帶來驚喜。本書是關於研究“荀子思想”的專著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https://baike.so.com/doc/5366335-7575995.html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華夏族(漢族),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位於今山東蘭陵縣)令。參考資料https://baike.so.com/doc/5366335-7575995.html
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其學說常被後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論'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記錄了他的生平。荀(xún)子於五十歲(有學者認為五十為傳抄時十五之誤)始來遊學於齊國,至襄王時代“最為老師”,“三為祭酒”。後來被逸而適楚,春申君以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家居蘭陵,韓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為他的兩名弟子為法家代表人物,使歷代有部分學者懷疑荀子是否屬於儒家學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國歷史上受到許多學者猛烈抨擊。
荀子是第一個使用賦的名稱和用問答體寫賦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稱為“辭賦之祖”。
作 者: 李承貴
出 版 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條 形 碼: 9787539248622 ; 978-7-5392-4862-2
I S B N : 9787539248622 出版時間: 2008-7-1
開 本: NULL 頁 數: 301
定 價: 28 元

內容簡介https://baike.so.com/doc/5366335-7575995.html

荀子思想涉及天人關係的處理、身心修養之方、治國安民之道、認識思維之法、為人處世智慧等方面。如果你對荀子思想並不太了解,如果你想豐富自己的人文知識,如果你欲化解人生中的困惑……不妨翻開此書,走進荀子的思想世界,或許會給你帶來驚喜。本書是關於研究“荀子思想”的專著,全書共五章:第一章介紹、呈現荀子為學致思方面的智慧,具體分學習的藝術、解蔽的藝術、制名的藝術;第二章介紹、呈現苟子求榮修為方面的智慧,具體分化性為善的藝術、修身養性的藝術、求榮避恥的藝術;第三章介紹、呈現荀子經營人生方面的智慧,具體分經營生活的藝術、為人處世的藝術、謀取成功的藝術、與“天”打交道的藝術;第四章介紹、呈現苟子品評人物方面的智慧,具體分論諸子、論儒、論君子;第五章介紹、呈現荀子治政安邦方面的智慧,具體分政論、禮論、法論、樂論、群論。

本書目錄

前言第一章 為學致思之方一、學習的藝術1. 登山知天2. 鍥而不捨3. 用心專一4. 守舊無功5. 效法良師二、解蔽的藝術1. 何以有“蔽”2. “蔽”之危害3. 怎樣解“蔽”三、制名的藝術1. 緣何制“名”2. “名”緣何同異3. 何以定“名”第二章 求榮修為之法一、化性為善的藝術1. 人性本惡2. 化性為善3. “塗人為禹”二、修身養性的藝術1. 以“人”為養2. 以“禮”為養3. 因“勢”而養4. 以“度”為養5. 以“心”為養6. 日三省吾身7. 行道無強三、求榮避辱的藝術1. 好榮惡辱2. 分辨榮辱3. 以言求榮避恥4. 以德求榮避辱第三章 經營人生之道一、經營生活的藝術1. 消費適度2. 居必擇鄉3. 以信勝出4. 有備無患二、為人處世的藝術1. 取捨有道2. 敬人有方3. 出言有矩4. 以心役物5. 依“道”而交三、謀取成功的藝術1. 目標不易2. 堅持不懈3. 積涓成流4. 精益求精四、與天打交道的藝術1. 天道自然2. 天行有常3. 天人相分4. 天命可制5. 與天為友6. 禮天敬神第四章 品評人物之術一、論諸子1. 諸子點評2. 推崇仲尼3. 唯禮唯實4. 警惕危害二、論儒1. 俗儒2. 陋儒3. 散儒4. 腐儒5. 賤儒6. 小儒7. 雅儒8. 大儒三、論君子1. 君子之能2. 君子之德3. 君子自律4. 君子處事5. 君子之短第五章 治政安邦之略一、“政”論1. 親民愛民2. 為政以德3. 舉賢遠讒4. 由近及遠5. 歸順天下二、“禮”論1. “禮”緣何而生2. “禮”之功用3. 以“當”為貴4. “禮”之概覽三、“法”論1. “法”之根源2. “禮”“法”關係3. 治法與亂法4. 法治與人治四、“樂”論1. 樂以顯情2. 樂以化俗3. 樂以治世4. 樂必有節五、“群”論1. 合群何以必要2. 合群的條件3. 合群的方法4. 合群的意義六、數字解人生1. 人有五類2. 人分四種3. 人劃三等4. 忠有四形5. 勇有四色6. 威有三面7. 臣有四相8. 人有三忘9. 為師四法10. 人倫四紀後記。

作者介紹

李承貴,江西萬年人,哲學博士。曾任南昌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哲學教研室、王任,江西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現為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2005年入選國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007年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2005年獲美國西來大學國際佛教研究榮譽獎。出版著作8部,主要有:《中西文化之會通》、《20世紀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方法問題》、《德性源流——中國傳統道德轉型研究》、《存在之思——對生活與文本的哲學追問》、《楊簡》(兩人合著)等,發表論文130餘篇,獲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二等10餘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