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每天學一點易經:易經的人生智慧》編輯推薦:每天學一卦《易經》,64天將使你成為人際關係高手。《易經》是教人立身處世真諦的哲學專著,是最古老的社會心理學,是最古老的倫理道德學。《易經》是教人立身處世真諦的哲學專著,是最古老的社會心理學,是最古老的倫理道德學。
圖書目錄
前言
一、乾卦 大有作為者成長發展之道
二、坤卦 配角應注意的事項
三、屯卦 蒙昧者的悲歌
四、蒙卦 為師之道
五、需卦 如何在最有利的位置上獲得最多財富
六、訟卦 打官司是愚蠢人的行為
七、師卦 古代的強兵之道
八、比卦 大團體整合小團體之道
九、小畜卦 弱勢群體避免危難之道
十、履卦 遇險而安的處世之道
十一、泰卦 休戚與共求和諧
十二、否卦 小人當道時代的君子作為
十三、同人卦 和睦相處,不樹立對立面
十四、大有卦 上天助佑慈善家
十五、謙卦 樹立謙虛的社會風尚
十六、豫卦 以中正的心態籌謀大事
十七、隨卦 真誠地跟隨正直有才幹的能者
十八、蠱卦 整治前任遺留的錯誤與弊端
十九、臨卦 到民眾中宣揚德行與智慧
二十、觀卦 省悟做人哲理
二十一、噬嗑卦 認真思考、秉公斷案
二十二、賁卦 整潔樸實的外在修飾
二十三、剝卦 腐化墮落使人衰敗
二十四、復卦 認真改正錯誤
二十五、無妄卦 做人的道德品質:無貪妄之念
二十六、大畜卦 培養幹大事業的人應有的基本素質
二十七、頤卦 選擇最適宜自己才能的職業
二十八、大過卦 國家危難時期的君子作為
二十九、坎卦 盜竊之事不能沾
三十、離卦 人往高處走,實現人生價值
三十一、鹹卦 全面地認識了解一個人
三十二、恆卦 保持長久穩定的夫妻關係
三十三、遁卦 避讓無謂之爭
三十四、大壯卦 把全部精力用在事業的發展上
三十五、晉卦 不能起用無德無才的官場鑽營者
三十六、明夷卦 君王昏庸無道時君子的明智之舉
三十七、家人卦 治國如治家
三十八、睽卦 如何與意見不同者相處
三十九、蹇卦 對明智君王的勸諫
四十、解卦 如何誘捕盜賊
四十一、損卦 損己利人亦利己
四十二、益卦 君王應將錢財用於國家事業的發展上
四十三、央卦 言過其實者的悲哀
四十四、姤卦 對古代婦女貞節的要求
四十五、萃卦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
四十六、升卦 提升有才幹者的官職
四十七、困卦 古代官員忙於各種事務和應酬
四十八、井卦 知識分子不能荒廢學業
四十九、革卦 如何進行國家體制改革
五十、鼎卦 如何在國家推行新的法律法規
五十一、震卦 處驚而不亂的心理素質
五十二、艮卦 止住內心不應該有的欲望
五十三、漸卦 循序漸進練就紮實的基本功
五十四、歸妹卦 不要貪圖外在虛有名分
五十五、豐卦 領導者要怎樣去調動手下的積極性
五十六、旅卦 古代為官之道:求穩而不求高
五十七、巽卦 要給人家好的印象就不能表現得軟弱無能
五十八、兌卦 談笑取樂為政治服務
五十九、渙卦 領導在治理人心渙散時的智慧
六十、節卦 恰當地保持節儉
六十一、中孚卦 如何認識、展現誠信
六十二、小過卦 領導面前儘量保持低調
六十三、既濟卦 成功之後仍要戒驕戒躁
六十四、未濟卦 百折不撓、戰勝困難
附錄
參考書目
序言
我是讀醫療專業的。上大學時學了一點中醫,畢業後一直埋頭苦讀中西醫。當自己反覆學完所有中醫經典,覺得對中醫有一些體會和感悟後,聽說中醫的最高境界在於對《周易》的研究,於是我才開始學習《周易》。但是,認真讀完幾位專家對《周易》的闡釋後我很驚訝!我發現對卦辭、爻辭的理解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他們對《周易》的解釋讓人很難理解,有些根本無法讓人讀懂。再深入細讀才發現他們的理解與原文相差甚遠,很多學者並沒有真正領會《周易》要表達的真實含義。我感到,自己作為炎黃子孫,內心有沉重的責任,有種神聖的使命感驅使我去解決《周易》里的所有難題,於是我又買了十部比較權威的研究《周易》的專著來逐一對比學習。研究開始時是非常艱難的,《周易》裡面的內容非常晦澀難懂。我決心痛下苦功,終於在最困難的逆境中看到了戰勝困難的希望。
2009年5月,張啟仁同學約我同去廣州花都華嚴寺。那天上午,華嚴寺的住持應覺大師帶我們去大殿禮佛,當時我看到大殿里簡樸的大木台上只有一尊不是很大的灰黑色佛像,但是當我再次回到大殿時才驚訝地發現,原來大殿里還有三尊金光閃閃的高大的佛像,我去禮佛時竟絲毫沒有覺察。我把我當時的感受告訴應覺大師,大師告訴我,我看到的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原始佛像。我內心非常虔誠地信仰佛教,也正因為我內心誠敬佛祖,所以在寫作中我必須原原本本地忠實於《周易》的作者和孔子的思想精神,不應該摻雜我個人的思想偏見。其實《周易》的作者和孔子都是無神論者,他們都是樸素唯物主義者。
通行本《周易》由《古經》和“十翼”組成。《古經》分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十翼”即《易傳》,相傳是孔子為闡釋《古經》而撰寫的“傳”,後經考證為孔子所作,有少部分《易傳》可能是孔子弟子所補充。《易傳·繫辭傳》第五章以後的內容和前面有重複出入的地方,可能不是出自孔子之筆,故《繫辭傳》第五章以後有些章節不再收錄。
“周易”兩字怎么解釋?“周”,第一種解釋是“遍”的意思,《繫辭傳》中說:“知周乎萬物”,是說《周易》的智慧來自萬民,而同時這些智慧又能濟助天下人民,使人民不會出現失誤;第二種解釋是指“周代”,緣於周文王囚於羑里演繹六十四卦的故事。
“易”的基本意義有三,即不易、變易、簡易。“不易”就是說當一個人沒有社會實踐知識時,就不懂得處世,會到處碰壁、寸步難行。如“屯”卦中的主人翁由於沒能聽懂心裡所喜歡的女孩子所表達的非常含蓄的愛意,因而導致相親失敗的悲劇發生,這就是“不易”。其次是“變易”,人世間的萬物是千變萬化的,這就是“變易”,雖然千變萬化,但其變化有一定的規律性,有一定的哲理的必然性。當你掌握其中的哲理的必然性之後,你就可以以不變應對萬變了,你就有勝券在握的感覺了。《繫辭傳》日:“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這是說《周易》是以社會哲理為準則的哲學專著,如果你能在事業上靈活運用這些智慧,那么你就從“不易”轉變為“簡易”了,這時你做每一件事情都會胸有成竹,很有把握。
《周易》無疑是封建社會讀書人的必修經典。但《周易》是一部什麼書?它似乎是用於占筮的書。但實際上孔子在“觀”卦里己明確交代:“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觀而化也。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周易》的作者認為,人們在供奉祭品前洗手時最為虔誠、聖潔,此時,人們的心靈可以得到淨化,人們的思想可以得到洗禮。有鑒於此,聖人(《周易》的作者)觀察到天神的宏大法力使得一日四時、一年四季絲毫沒有偏差,聖人巧借天神的宏大法力對人們神聖的思想產生影響,來設定“筮法”,來編寫卦辭、爻辭的教義,因而天下人才會像“盥而不薦”時那樣虔誠、認真地學習和套用《周易》的思想。這才是《周易》的良苦用心。
但占筮的卦辭和爻辭所反映的是教人立身處世的真諦,是最古老的社會心理學、倫理道德學。《周易》所要強烈表達的是建立一個大家互相幫助、相互友愛、共同發展的“大同世界”。人是地球上自私的、有不同層次智慧的、有感情的動物,每個人都想在保住自己固有利益的同時獲得最大的利益。《周易》就是教我們怎樣利用這些潛規則去做才能做得最好最快,怎樣去做才能獲取最大的利益,怎樣去做才能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怎樣去做才能謀求你與他人的最大福祉。《周易》幫助我們理解人與人交往時要用的很多哲理,根據你自身的固有條件、所扮演的角色去趨吉避凶,走人間最順暢的道路,去完成君子(有所作為的人)的宏偉事業,根據你自身固有的條件和特點去把握人生、走向成功、成就輝煌,去造就你對社會有最大奉獻的完美人生。
在這裡讓我們好好品味孔子在《繫辭傳》里為《周易》所寫的“前言”,也即“序”。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在《周易》里“天”是“乾”,也是指帝王,“地”是“坤”,指帝王的配角,實際上是同一個意思,是指“乾”是尊貴的,“坤”是卑下的。孔子之所以要這樣寫,目的是要寫得曲折隱晦,不那么直率地告訴你。“陳”就是排列,社會上人的地位由高至低的陳列,是有貴賤之分的。馬恆君先生指出:西周時期的社會等級,最下層是士人,逐級向上排去是大夫、三公、諸侯、天子、宗廟。因而這裡實際上是講人生活在社會上是有等級的,人生活在有尊卑、貴賤的等級社會裡。“動靜有常”是指人們尊卑、貴賤的社會地位是會變動的,是指人活動在有等級的社會中,有些人的社會地位不變,但是有些人的社會地位是會改變的。這種社會地位的變與不變是按社會哲理的必然規律而定的。有些人通過不斷努力奮鬥上進了、社會地位變高了、家業興旺發達了;有些人因驕奢淫逸落後了、社會地位變低了、家道中落了。這是各種各樣的內在因素和外在原因所引起的。“剛柔斷矣”,“剛”為動,“柔”為靜,還是說變動,是說(通過對《周易》的學習後)人的社會地位變動是可以決斷的,是有一定哲理性的必然結果。“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南懷瑾先生認為:“方,猶道也。君子以仁義為道,故以類相聚;小人各以賭、盜、酒、淫、惡毒為道,皆各以其同道為類而相聚。”你是以君子為道,“人往高處走”;還是以小人為道,“水往低處流”?作出選擇後這種吉凶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如果你為社會做出了成就,你就好比天上星宿一樣被人仰望,你在普通老百姓心中也有一定的位置。你在人群中的地位是會變化的,這些變化全是你自己用心努力的結果。因而開頭這一段是在講,人生活在有等級的社會上,是可以通過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的。《周易》就是教人們怎么樣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和地位。這就是孔子在這裡所要表達的,也是我們要學習《周易》的原因。
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這裡是承接上面講人世間不同的人的地位功業發生不斷的變化。“剛”者上“柔”者下,他們之間就像陰陽相互轉變一樣互相摩切,就像卦中八種卦象在相互激盪一樣;有些人做出了驚天動地的顯赫功業,就像擊鼓雷霆一樣;有些人一生默默無聞地為社會做貢獻,就像風雨滋潤大地一樣。隨著日月運行、寒暑時間的推移,不少人在世問不斷地做出或驚天動地或默默無聞的事件。這裡孔子鼓勵我們,學習《周易》的目的是要我們積極向上,要為社會建功立業,要有為社會做出重大貢獻的人生抱負。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乾”為男,是主導,“坤”就像女人一樣,是配角。“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象徵大智慧,是領導,是《周易》的創始,“坤”則是跟隨在“乾”後面的民眾。“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是說,“乾”是最聰穎的聖賢,聖賢易於了解、把握人世間社會活動的規律,從而容易知道《周易》的智慧。“易”就是《周易》,是“乾”、聖賢們所總結提煉出來的規律。因一般的民眾(即“坤”)相對於聖賢(即“乾”)來說思想較為簡單,只能按照《周易》的思想去做。“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就是《周易》的哲理、人世間的智慧。接上面“簡”則是“坤”,指民眾,這裡是說民眾只能跟從《周易》的智慧去做。“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周易》能啟發人的智慧就有人親附、有人追從,跟從《周易》的旨意去做就能成就事業。“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有人親附,有人不斷學習、不斷做出功業,《周易》才能發揚光大,才能流芳百世。“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流芳百世的是聖賢的品德和智慧。“易簡則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這裡是說如果把《周易》理解透徹了,人世間的所有道理你就完全明白了。人世間的所有道理你都完全明白了,你在人世間的地位也就確立了,你就可以發展、成就你的光輝燦爛的人生了。上面孔子簡單地介紹了《周易》是怎樣產生的,而且解釋了為什麼學習《周易》對我們會有那么大的好處。
第二章
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
這裡是說,聖人設立卦象、填寫卦辭給人明示事業的吉凶,是用來說明不同的人在社會上事業和地位升降沉浮的各種變化。因此,“吉凶”是說人們在事業上的得失;“悔吝”是指人們憂慮、惋惜;“變化”是人們事業上的進退成敗;“剛柔”則是以卦象來寓意晝夜,也即周圍社會環境的好壞;“晝夜”是宜進抑或宜退的象徵,即“晝”則宜進,“夜”則宜退;“六爻”的變動是指人在古代三個社會階層變動的大道理。“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因而這裡的三極——天、地、人,不應該理解成自然界的宇宙空間。天是指帝王,地是指帝王的配角、古代的官員,而人是指普通老百姓。整部《周易》三百八十六爻,其中每一爻都是講人世間的哲理問題,沒有一爻是講天、地或自然科學的問題。而上面的內容是告訴我們如何理解吉、凶、悔、吝。吉、凶、悔、吝是指人們在事業上的進退成敗。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白天佑之,吉無不利。
“序”是指順序、規律,這裡引申為哲理。君子的事業會有穩定的發展,是因為他能把握《周易》哲理的必然規律,是因為他樂於玩味卦的卦象、爻辭、卦辭,事業上有變動時則玩味占卜。由於他能體味、琢磨、領悟《周易》卦辭、爻辭和卦象的哲理並套用這些哲理,所以他在事業上好像有上天在保佑他一樣吉祥而無往不利。這裡繼續強調學習《周易》,體味卦辭、爻辭將會對人生向好的方面發展起到根本性的作用。“玩其占”是指初學《周易》者通過玩占卜來不斷理解、體味卦辭和爻辭的確切含義。
第三章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無咎者,善補過也。
彖辭即卦辭,是通過卦象來解釋全卦道理,爻辭是說明不同時態下人世間事情的變化,“吉凶”是說明其事業上的成敗得失,虬悔吝”是指其小的弊端毛病,“無咎”是指其善於不斷修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
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乎卦,辯吉凶者存乎辭,憂悔吝者存乎介,震無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辭有險易。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所以,貴賤的排列依據六爻的位置而定。“齊”,是指並列、排列,有對比的意思。金景芳先生說:“君子之道君子之德日大,小人之道小人之德日小。”因而“齊小大者存乎卦”是說,是推崇君子的作為,還是評述小人的劣跡,這會在不同的卦里體現,所以辨別吉凶在卦辭、爻辭中可以得出結論。憂慮、後悔、惋惜是各種事情介懷於內心的不同體現,比如行為無過錯是因為其能悔悟其中的哲理,所以,卦辭、爻辭中有讚揚君子之道,又有批判小人之處,其中有些言辭艱澀難懂,有些言辭淺顯明白。“辭”是指其所要解釋說明的問題。金景芳先生說:“辭明白淺顯易曉的叫易,奇奧艱深難懂的叫險.,,
第四章
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這裡又是以“天地”來比擬各階層社會。《經典釋文》原說為“天下之道”。因此,“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是說《周易》的思想是以社會哲理為準則,因此能總括社會活動的一切道理。“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講仰以觀看帝王將相和才華出眾的君子的作為,俯以察看世上民眾的事業成敗,因此知道為什麼有些人會走向衰落,而有些人會取得成功而走向光明——歸根到底是知道人們榮辱成敗的緣由。這裡不能簡單理解為人的生和死,只是比喻而已。精神思想在人們身上經常會向好或向壞的方向轉變,通過這種思想在言行上的表現,可以知道為什麼小人走向沒落和為什麼聖人君子趨向榮耀了。在這裡“鬼”是指小人,“神”是指聖人君子。這裡還是講《周易》的智慧是怎么樣總結出來的,《周易》是講解人世間的哪些道理,以及學習《周易》使我們懂得人們走向成功的哲理和沒落沉淪的緣由。
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周易》的思想與階級社會的哲理相似,故不會違背其中的原則。《周易》的智慧來自世上萬民,同時這種道理又能濟助天下萬民,使人們覺悟而不會有過錯,使人們遍行天下而不會犯錯。“天命”在頤卦和萃卦中有專題論述,上天賦予一個人什麼樣的秉賦,決定他適宜做哪一行的工作。因此“樂天知命”是講,通過學習掌握《周易》智慧的人,樂於接受上天賦予他的個性和天賦,他明白他在社會上應該充當什麼樣的角色,因此他能把握自己的命運,對自己的人生髮展不會擔憂。“安土敦乎仁”,“土”是指土地,,指自己所處的處境,要“安土”就必須“敦乎仁”。這也就是說一個人要使自己的處境安定,他就必須要對周圍的人敦厚仁愛,所以,他能博愛萬民。在這裡孔子進一步說明個人通過學習《周易》可以把握自己的命運,以及《周易》對於社會和諧的重要性。
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
《周易》涵蓋現實社會上各種各樣的變化而沒有過錯,描繪出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物而沒有遺漏,通曉各種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下的處世之道,因而能知道如何適應千變萬化的社會環境。因此《周易》非常神奇而沒有固定的方式、方法。因而要靈活地運用其中的哲理,不要把卦爻辭看作一成不變的教條。這裡還是講學習《周易》為什麼會使人聰明,使人懂得處世之道,以及《周易》的博大精深。
第五章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l
一陰一陽,陰陽的互動作用便是道。其中包括剛與柔、晝與夜、進與退、尊與卑、易與簡、吉與凶、成與敗等。能繼承者則善於學習研究套用《周易》,能套用這些智慧成就事業者,是因為他有這方面的天性。仁慈者研讀《周易》則會覺得《周易》是強調做人要仁慈,有智慧的人玩味《周易》則會覺得《周易》充滿神奇的智慧。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處世之道就是《周易》的道理,而老百姓自己並不覺察,因此能真正參透《周易》思想精髓的人少之又少。
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顯”和“藏”意義正好相反,“顯”是淺顯易懂,“藏”是艱澀隱晦。這是說《周易》在傳達仁愛方面表達得很淺顯,而在智慧和套用方面卻表達得很隱晦。這裡聖人的“憂”,筆者認為應該是指周文王被囚於菱里時的憂。因而“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是指鼓舞教導萬民,給予他們智慧,使他們懂得避免像周文王那樣的禍患,也就是說能趨吉避凶。如果能運用好《周易》的智慧,盛明的德行和龐大的家業可以發展到極致。家業龐大昌盛叫做“大業”;每天都在更新、增進自己的知識叫做“盛德”;生生不息地不斷發展叫做“易”。從這裡可以看出孔子當時就認為學好《周易》能得到的是精神和物質不斷發展的雙豐收。精神和物質的雙豐收也是作為儒家代表人物的孔子的最高理想。以卦象的方式和抽象思維來分析事物變化的智慧叫做“乾”,簡單地仿效乾的智慧去做的叫做“坤”。“極數知來之謂占”是因為“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善易者能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故能極為準確地計算預知事物的發展方向和未來,這就叫做“占”。荀子日:“善易者不占。”這種“占”是按《周易》的哲理來進行內心計算的“占”。下面繼續補充說明內心的所謂“占”,也即是《周易》的智慧。“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是說,計算預知人世間變化萬千的各種事,計算社會上的陰陽變化以及各種事態變化發展的奧妙神奇的必然規律,這才是最高智慧的“占”。這裡孔子明確解釋為什麼“善易者不占”,同時孔子再次告訴人們,學好《周易》和套用好《周易》能最好地把握最光輝燦爛的完美人生。
這裡孔子非常具體地將《周易》推向最崇高的位置。而後面又再空洞無物地說《周易》的廣、《周易》的大。《周易》為什麼廣、怎么樣大?沒有解答!因而可以推論,這些說《周易》“廣”和“大”的部分都是後人加上去的衍文。
《繫辭傳》“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和後面有重複,而且言下之意是說,《十翼》大傳是孔子及其後人在近古時期所撰。這是絕對不可能的!難道孔子及其後人會自稱他是古人?!我們應該怎樣來讀《周易》呢?孔子在《繫辭傳》里有說明。
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開而當名辨物,正言斷辭,則備矣。
《周易》的智慧是通過彰顯過去事例,來認識尚未出現事物的必然規律,把人們不注意的、還不明白的事情讓人們明白,說開了就是用正確的理解來辨析不同的人,用準確的語言來決斷不同的人的作為的結果,這樣的理解才是最恰當、最完整的(“備”是完備、完整、盡的意思)。
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因貳以濟民行,以明失得之報。
它使用的名稱雖然小,但它所比喻的事物卻非常大;它所包含的意義非常深遠;它的言辭並不直說但其中的道理卻非常中正而中肯;它所講的事例雖然很簡單、淺白,但所要表達的意義卻很隱晦。因而藉此來幫助人們成就事業,使人們明白為什麼有些人會有得、有些人會有失的道理(“貳”是指兩者不相同的,也就是指失得)。
是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復,德之本也。恆德之固也。損德之修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比如,履卦是教人正確地套用禮儀,是樹立為人道德的基礎。謙卦是教育人們謙虛待人,是樹立道德的根本(“柄”是本、根本的意思)。復卦是教育人們不斷修正自己、不斷完善自我。恆卦是講要以怎樣的道德觀去鞏固家庭關係以成就事業。損卦是指不斷地修善自己助人為樂的德行。困卦是說要辨識自己道德所要追求的方向。井卦是指無論自己地位的變與不變都要有對事業執著追求的德行。巽卦是說要把握自己的德行的尺度(“制”是控制、掌握的意思)。
履以和行,謙以制禮,復以自知,恆以一德,損以遠害,益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辨義,巽以行權。
因而遵循履卦去處世,人生就會減小很多波折。按照謙卦去做人就會懂得守禮。讀懂了復卦就知道為什麼要經常省察自身的錯誤、缺點。明理了恆卦就會用專一守德來穩定家庭。讀透了損卦就知道怎樣才能多福而遠離禍害。學習益卦就明白善待他人會給自己帶來福利。懂得困卦就會在處理繁瑣的政務中毫無怨言。明識了井卦就知道處理政務時要謹慎認真,不斷進取。學好了巽卦就明白要如何去表現自我。
《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因此要真正研透《周易》,思路不可以遠離上述所講的為人處世之道。但這些道理是隨時都在變動而不會停止的。“六虛”是指每一卦中六爻的爻位。它的變動發展是按照六爻的爻位來進行的。就像陽爻陰爻上下相雜變化一樣,理解詞義時,不可把詞義當作“典要”一樣,拘泥於其所表達的表層意義,而是要開動腦筋不斷變化,找到其最恰當的意義。
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無有師保,如臨父母。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周易》的思想是教育人們把握進退時最適當的尺度,不論處在何種境遇都會戒懼,要有憂患意識。即便沒有老師、父母在身旁,《周易》就像老師在你身邊一樣教導你,就像父母在你身邊一樣愛護你。按照《周易》中的辭,慢慢地去揣度其中的意義,你就會發現其中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其人”是指按上述方法去研讀《周易》的人。)如果不是按照上述方法去研究《周易》,這樣好的智慧怎么能起到應有的作用昵。
《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也,六爻相雜,唯其時物也,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未也,初辭擬之,卒成之終。
讀《周易》的書歸根到底就是要讀懂它的實質。不同的六個爻相混雜,每一個爻位是表示時段。初爻還不易讀懂,讀到上爻後就比較容易明白了,初爻是末,全卦是本,這就是本末。開始擬定了每一卦所要講問題,思路要一直保留到上爻的終止,將各爻的爻義串起來思考。
若夫雜物撰德,辨是與非,則非中爻不備,噫,亦要存亡吉凶,則居可知矣。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
如果要想在繁雜的事例尋求其規律,要辨清其中的是與非,沒有中間四個爻辭是搞不清楚的。啊!若要理解其中的存亡吉凶,在卦辭和六爻中不斷反覆揣摩就會知道,聰穎的人認真觀看彖辭就可理解到該卦大半的意旨了。
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柔之為道不利遠者,其要無咎,其用柔中也。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凶,五多功,貴賤之等也。其柔危,其剛勝邪。
二爻和四爻同是陰位,但所反映的事情善譽不同。二爻多讚譽,四爻多兇險、戒懼,是因為要近中,爻位不利於遠離中位,其主要暗指要遵從正確路線,(沒有過錯,)也就是指爻位中正。三爻和五爻同是陽爻而位置不同,三爻多兇險,而五爻大多有功德,這是因為五爻代表尊貴的位置。所以三爻的位置低(“柔”)而多凶,而五爻位置尊(“剛”)而多吉的原因。
《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未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百物不廢,懼以始終,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
《周易》的成書大概是在殷商末世,周興盛時期,周文王和商紂王爭鬥的時代吧。所以其中的文辭充滿危機感。有憂患意識就能使人避免過錯,使人生道路順暢。漫不經心就容易使人犯錯。其中的道理博大精深,適宜各種各樣的人,戒懼始終,其要旨是指導人們走人生最正確的道路,這就是《周易》的智慧。
現在討論象、數、理、占的問題。在前面《繫辭傳》中已經解釋了“占”的問題。觀卦中《周易》的作者和孔子都將占卜否定了。歷史上對《周易》的研究主要有兩大派:象數派和義理派。象數派以象數為主,他們認為象中有天地,數里有乾坤,並衍生了很多學說。象數派認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用數字來表達,如現代數位相機可以用數字來捕捉和重現自然界中的任何現象。但是,關鍵是你賦予數字的代碼。數位相機的代碼和數字是一對一固定不變的,如果數字相同而賦予的數字代碼稍稍改動,它所反映的事物將面目全非。然而《周易》里的每一個卦象和爻位的意義(代碼)是很寬泛的、是多重性的。如同歧途亡羊,同一卦象、同一爻位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解釋。如“乾”的卦象賦予其十多種代碼的意義,兩個卦象重在一起就有上百種結論。如果你只是單從象數角度來解釋,這樣繁雜的代碼你選擇哪一種意義呢?如地火“明夷”卦,孔子在彖辭里賦予不同的主體,而得到兩種截然不同的卦象寓意。不僅如此,孔子認為《周易》的作者有時還撇開這些代碼意象,而取用卦畫形狀的意義,如“頤”卦卦畫的意義是嘴巴,“噬嗑”卦卦畫的意義是嘴巴里有食物等。在這樣的情況下,若讀不懂孔子的象數語言,單憑象數來分析,不可避免地帶來主觀臆斷和猜想,單憑象數的解釋只能是誰也看不懂的胡言亂語。然而,在《周易》里並非沒有象數。孔子在彖辭、象辭中大量使用象數語言來解釋卦辭和爻辭的。其目的是,將自己要表達的寓意隱藏在象數語言中,才不致有違《周易》作者隱晦其寓意的初衷,同時更完整地反映《周易》作者編排卦象的用意。要看懂象數的代碼只有在明確義理的基礎上,以義理作參照辨認,才不會偏離《周易》作者的本意。這方面孔子最清楚。
第二派便是義理派。義理派只談義理,只要義理講得通,不在乎象數。這樣肯定不完整。筆者開始是從義理著手,但隨著對《周易》的不斷研習,發現孔子在彖辭和象辭中很多都是講象數。慢慢地咀嚼後發現,孔子表面上是在談象數,其弦外之音更主要的是在講義理,是一語雙關,有的甚至一語三關,是象數和義理的完美結合。孔子這樣表述,最完整地表達了《周易》作者所要表達的所有含義。從孔子所反映的象數中可以想像到《周易》是作者花費了大量的時問去精心編制的。因而《周易》是古代最深奧難懂的經典。初學者和非專業人員開始學習時要將主要注意力放在義理方面,暫時不要考慮象數方面的問題。
在這裡我必須再次強調,《周易》沒有一丁點兒的自然科學痕跡,沒有闡釋任何宇宙萬物的現象,沒有啟示天地萬物生成發展原理的法則。孔子何許人也?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是專講仁、義、禮、智、信的。哪裡來的萬物生成發展原理?孔子說天地只不過是用來比喻社會,比喻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地位關係而已。正如我們日常使用的諸如名花有主、天高地厚、指桑罵槐、天衣無縫等成語,所有的無一例外都是比喻人世間的事情。如果說用爻位、卦象來解釋宇宙萬物現象,那就更講不通了。同一卦象、同一爻位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解釋,有些人就是因為用爻位主觀臆斷來解釋卦辭和爻辭,才無法將卦辭和爻辭解釋清楚。用爻位來解釋《周易》,把義理都搞混亂了,大方向都搞錯了,談何自然科學呢?《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易類》明確指出:“易之為書,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
學完《周易》後我發現《周易》和《黃帝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是兩部不同系列的經典。《周易》是講陰陽八卦,《黃帝內經》是講陰陽五行。陰陽五行怎么可能來自陰陽八卦呢?不少人認為“河圖”、‘r洛書,,是五行的雛形,雖然《繫辭傳》有“河出圖,洛出書”,但最關鍵的是,在《周易》的卦辭、爻辭里根本沒有“河圖”、“洛書”和“五行”的痕跡。假如有,當時的“河圖”、“洛書”是什麼樣子?我們不知道,也沒有證據。現在看到的r。河圖”、“洛書”,大家公認是宋初陳摶所造,比《黃帝內經》不知要晚多少朝代。筆者認為《繫辭傳》中的“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筆者認為偏離了《周易》的主旨,這不可能是孔子的手筆。《黃帝內經》集當時人們能掌握的所有知識,用來指導人的養生和疾病治療。因此《黃帝內經》反映了戰國時期能用於中醫的自然科學知識,而《周易》純粹是一部社會科學哲學專著。
《周易》為什麼會那么晦澀難懂?2003年國慶節,我回汕頭參加同學聚會,參觀了李嘉誠先生在汕頭大學裡面所設定的一個雕塑。很多人都說看不懂雕塑的主題,其實謎底就在入口處的小石碑上。這是塊警世牌,向我們透露出雕塑的主題是要汕頭大學裡的同學們認真、刻苦學習。我看小石碑上的詩後陷入沉思:雕塑表現詩意,詩闡釋雕塑,讓人回味無窮。我想雕塑創作者和《周易》的作者有相同的用意,就是要讓你去猜、要你去悟!一旦悟出其中的道理後你就會覺得其意義奧妙無窮、終生難忘。讀中學時,有一道幾何題,很多同學都解不出來,當我費了老半天將它解出來後覺得非常興奮。幾十年過去了,每當想起仍覺得很有趣,現在我還能記住它的題目內容和解題方法。這也許就是《周易》之所以晦澀難懂的用意所在。孔子也許是有鑒於此,也不直截了當地告訴你其中的奧秘,特意將寓意隱藏在象數語言中,還是要你去猜,去悟,去慢慢品味真正的人生真諦。這正是“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
現在有很多人認為人的“命運”是由人的出生時辰、日、月、年所決定的,它將決定你一生的“命”運,這是消極被動的聽天由命。其實不然,《周易》里的智慧是從哲理來強調天“命”。人的天資乾差萬別,“五十而知天命”是說人活到50歲時才知道自己有哪方面的優點、有哪方面的缺點、最適宜做哪些行業、是乾什麼事情的“料”,天命是上天賦予你去做那一行業的使命,即“天之所賦為命”。這是與生俱來的各人的稟賦、秉性、個性所決定的,“物之所受為性”。上天賦予你的秉性、稟賦決定你的命。可是“五十而知天命”太遲了!如果父母在他15歲之前發現他的特長、優缺點,根據他的天命來因材施教,無疑是孩子成才的最佳選擇。在“萃”卦里就嘲諷不是那樣的個性、稟賦硬要做那樣的事的人的失敗結局。同時在“頤”卦里也特彆強調要根據各人的特性、特長、興趣愛好來選擇職業。如果一個人在學生階段能認真學完《周易》,將會對他以後的人生髮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他的命運將是他自己有目的、有明確方向地去主動把握的,他的人生將是完美的。
通過近幾年的努力,我終於完成了本書的寫作,了結了一個心愿。但是我想,我作為一個《周易》的崇拜者,就應該按照《周易》的思想去不斷努力。中醫在治療方面相比於現代醫學內科而言,有無與倫比的優勢,只是很多病症的治療尚未真正開發和規範。我將在中醫方面不斷努力,繼續奮鬥。做人就要自強不息,要“元亨”,才能“利貞”。我希望用我有限的生命,能做出一點有利於人民的事。
楊志沐
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