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東千佛洞現存23窟,而留有壁畫和泥塑造像者僅10窟。其中西夏6窟、元1窟、清3窟。壁畫總面積486.7平方米。彩繪佛、道二教壁畫290幅,人物工144身,佛、道二教泥塑像46身。
洞內景色
東千佛洞以內容豐富的西夏窟見長,其密宗佛教壁畫可彌補莫高、榆林二窟之不足。壁畫內容以密宗畫為主,並把《觀音經變》、《涅?經變》移到了主要位置。當繪於西夏晚期密教盛行之時,充分體現了"西夏人遠宗唐法,不入宋初一筆,妙能自創,儼然自成一家"的獨特藝術追求和審美觀。其中西夏2窟規模最大,覆斗頂穿道式窟形,後室東西穿道兩側的兩幅色彩鮮麗的《水月觀音》各4.85平方米,技藝精湛,堪稱絕品。觀音眉清目秀,左手下垂,右手拿經卷,悠然自若地端坐在金剛寶座上凝思遐想,身邊彩雲環繞,山後數竿翠竹點綴出仙山勝景的清靜;金剛寶石座前潺潺流水,遠方天際高掛一句彎月,便點透了此畫意境-一《水月觀音》。河對岸唐僧身披錦藍袈裟,雙手合十向觀音膜拜。孫悟空手牽馱著經卷的紅馬緊跟在後。和安西榆林窟西夏2、3、29窟的同類畫相似。畫面右下方波濤洶湧的大海,雲中站立帝王、天女、靈宮拜觀音,天女手持寶傘,後面有大力鬼王手持彩旗。整個畫面中的人物、山水合諧。是我國石窟寺壁畫藝術中反映唐僧取經故事的珍貴資料。壁畫中的色彩和線描極為嚴謹工細,可以和榆林窟的《水月觀音》相媲美,堪稱西夏壁畫的精品佳作。
考古貢獻
5窟前室東西壁北側的兩幅《文殊變》、《普賢變》(東壁《文殊變》已脫落)中的文殊、普賢、青獅、白象、山水、團雲相對稱。其繪畫手法則粗獷大筆,與2窟細緻入微的線描手法迥然不同。西壁南側為《八塔變》。塔下婆羅樹左右對稱。有趣的是,塔右側婆羅樹上倒掛著4隻頑皮可愛的猴子在井中撈月。畫中套畫,景中套景,構思巧妙。兩壁下沿大規模供養人畫像與題名接銜,是考證西夏人開窟繪畫的直接依據。
7窟前室東西壁南側繪兩幅《接引佛》。正中兩幅各4.5平方米的《說法圖》十分複雜,天上畫日月、翼人,靈山雷音寺中佛祖高坐蓮台說法,左右兩側長廊下站立眾弟子,兩排使樂、天人奏樂,樂器有長蕭、排蕭、長笛、古箏、胡琴、銅磐、鐃鈸、雲鑼、手鼓、大鼓等,是研究民族樂器發展歷史的重要資料。佛蓮台前八德池中蓮花盛開,小樓內僧人手扶橫木在撞鐘。人物栩栩如生,多達84身。圖中的大雄寶殿、亭台樓閣結構複雜,雄偉壯觀,是研究西夏民族建築藝術風格的珍貴資料。
除這些西夏流行的大幅佛傳經變故事繪畫題材外,還穿插著小幅壇城,鳥獸花枝花邊、雙花團鳳,跌坐小佛、使樂菩薩、金剛、力士、火焰、壺門等裝飾圖案,同大幅經變故事畫融為一體。
修復
東千佛洞自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重修,歷經160餘年風雨剝蝕,造成洞窟倒塌,西夏至元代壁畫地仗酥鹼起甲病害各占三分之一,窟檐全部被拆除,泥塑造像殘損過半,還要長期遭受地震威脅。為使這座西夏民族藝術寶庫得到長久保存,1987年8月、1991年8月,甘肅省文化廳撥專款進行兩次整修加固,清理殘損泥塑造像,開挖水井;並由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對壁畫地仗脫落及酥鹼起甲病害進行加固、修復,修補殘破部位,清洗煙燻壁畫、攝影錄像;安西縣博物館會同省考古研究所全面測繪記錄等。這一系列搶救保護措施,使洞窟基本恢復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