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資源的分類
教育資源的分類方法有多種,按其歸屬性質和管理層次區分,可分為國家資源、地方資源和個人資源;按其辦學層次區分,可分為基礎教育資源和高等教育資源;按其構成狀態區分,可分為固定資源和流動資源;按其知識層次區分,可分為品牌資源、師資資源和生源資源;按其政策導向區分,可分為計畫資源和市場資源,等等。制度作為教育資源,它既可以是市場導向的,從而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其它教育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也可以是計畫導向的,從而使市場機制在教育資源配置中難以有所作為。古往今來,在各個不同的歷史發展時期,人們因各自所處時代的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和物質生活水平的不同,對於教育資源的屬性、價值、用途、利用方法和實現途徑等有著各自不同的認識。新資源觀認為,在知識經濟條件下對某種資源利用的時候,必須充分利用科學技術知識來考慮利用資源的層次問題,在對不同種類的資源進行不同層次的利用的時候,又必須考慮地區配置和綜合利用問題。教育資源作為公共資源的一種,受教育者(公眾)始終是受益主體。因此,自從有教育歷史以來,教育資源便承載著人類理想和社會公德的負荷,被視為厚德載物的載體。教育資源是公共社會資源和市場經濟資源的混合體。教育資源在具備其他公共社會資源所具有的屬性和功能的同時,也具備其他市場經濟資源所具有的屬性和功能。市場配置教育資源,就是按照市場運作規則,將教育資源的經營、管理、收益等權利,以制度的形式明確賦予教育主體——學校以及各類教育培訓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