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劇情
佛歷2555學年,曾做過摔跤拳手的Song (Bie飾)不幸淪為一所壩區國小的教師,學校座落於水域廣闊、群山環抱的地方,要到達這所學校必須大清早就出發,跋山涉水數小時。
這個學校是為壩區內的漁民孩子讀書而建。Song 只用教4個學生,但他們卻都分屬不同的年級。並且他還要一人教授所有年級、所有科目。除此之外,還得忍受沒有水電的狀況,以及沒有電話信號而帶來的不能和別人聯繫的寂寞。
能幫助Song 排解寂寞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閱讀前一任教師Ann (Ploy飾)遺留下的日記。
日記中記錄了Ann 自己和其他老師在這裡的生活,還給這所學校起了一個綽號——“被甩學校”,因為除了生活艱苦之外,每一位老師都與愛人分手了。
Song 通過閱讀Ann 寫在日記本上的故事,把Ann 當作是唯一一個能理解他的朋友,進而變成了越看日記越思念Ann 本人。Song 雖然十分想見到Ann ,但卻不知道如何才能和她相見。
佛歷2556學年,命運指引Ann 再次回到這所學校教書,但Song 已不在。Ann 找到了她遺忘在這裡的日記,當她打開閱讀時卻發現了Song 續寫她故事的筆跡。Song 宣洩了教書這段時間的心緒,特別是想和Ann 見面的渴望。
Ann 不知道Song 為何要離開,不知道他在哪兒,甚至於說他是誰,僅僅知道的是有一個人曾和她在同一個地方,守候思念著她。Ann 再次返校教書的感受由被拋棄變成了思念。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
Song | 素格力·威塞哥 | 菜鳥教師 |
Ann | 賴拉·邦雅淑 | 個性教師 |
Nui | 蘇格拉瓦·卡那諾 | 客串嘉賓 |
Nam | 楚緹瑪·提潘娜特 | 客串嘉賓 |
New | 文塔瓦·史藍蓬 | 客串嘉賓 |
職員表
出品人 | Jira Maligool、 Chenchonnanee Soonthonsaratul |
製作人 | Jira Maligool、 Chenchonnanee Soonthonsaratul |
導演 | Nithiwat Tharathorn |
編劇 | Nithiwat Tharathorn 、Thodsapol Thiptinkorn、Suparuek Ningsanon、Sopana Chaoviwatkol |
發行 | Golden Village Pictures、Westec Media Limited |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
Song | Bie | Bie ,/,Sukrit,Wisetkaew |
Ann | Ploy | Ploy ,/,Chermarn,Boonyasak |
Nui | Sukollawat,Kanaros | ---- |
Nam | Chutima,Teepanat | |
Nam's, New ,Boyfriend | Witawat Singlampong [2] |
角色介紹
角色 | 介紹 |
---|---|
Song | Song|演員, Bie ,Sukrit菜鳥教師 |
Ann | Ann|演員, Ploy ,Cherman女神教師 |
原聲資料
主題曲:《我們都一樣》(25 hours 演唱)
影視原聲
主題曲:《我們都一樣》
主唱:泰國樂隊25 Hours
歌詞:
เธอเคยได้เห็นหรือเปล่าว่าความรักเป็นเช่นไร
你是否曾經看見過愛情是怎么樣的
ฉันไม่เห็นหรอก แต่ฉันก็รู้สึก
我沒看見過 但是我感受過
รู้ไหมว่าความคิดถึง มันหน้าตาเป็นเช่นไร
知道思念它看起來是怎樣的嗎
ฉันไม่รู้หรอก แต่ฉันก็รู้สึก
我不知道 但我卻能感受到
ไม่ต่างกัน กับใจฉันหรอก
我們都一樣我是這樣認為的
สิ่งนั้นที่เธอสัมผัส เราต่างรับรู้มันด้วยใจ
你感覺到的那件事情我們心有靈犀
บางอย่างเราอาจไม่เห็นมันด้วยตา
有些東西我們用眼睛是看不到的
แต่เรารับรู้มันด้วยใจ เราไม่ต่างกัน
我們心有靈犀我們都一樣
ทุกครั้งที่เหงาแค่มีเธอ ก็ทำให้ชื่นใจ
每當孤獨的時候想到有你 內心就很愉悅
และฉันมั่นใจ ว่าเธอก็รู้สึก
而且我也很有信心 你同樣感受得到
ไม่ต่างกัน กับใจฉันหรอก
我們都一樣我是這樣認為的
สิ่งนั้นที่เธอสัมผัส เราต่างรับรู้มันด้วยใจ
你感覺到的那件事情我們心有靈犀
บางอย่างเราอาจไม่เห็นมันด้วยตา
有些東西我們用眼睛是看不到的
แต่เรารับรู้มันด้วยใจ เราไม่ต่างกัน
我們心有靈犀我們都一樣
上映時間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
---|---|---|---|
泰國Thailand | 2014年3月20日 | 越南Vietnam | 2014年5月2日 |
新加坡Singapore | 2014年5月15日 | 韓國South, Korea | 2014年10月4日 ...... (Bus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中國台灣Taiwan | 2014年10月25日 ...... (Kaohsiung Film Festival) |
參加影展
2014年 | 2015年 |
---|---|
香港國際影視展 | 北京國際電影節 |
韓國釜山電影節 | 上海國際電影節 |
東京國際電影節 | 倫敦國際電影節 |
夏威夷國際電影節 | |
台灣高雄電影節 | |
韓國東協電影節 | |
真實故事
泰國教師薩瑪 (Samart Suta) 從20幾歲就在南奔府 (Lamphun) 普美蓬水壩里的水上學校 (Ban Ko ChatSan School)擔任教師,10多年來服務盡心盡力,將所有的時間都奉獻給學校與學生,只為一個信念,要讓偏鄉兒童也有受教育的機會。
這所水上學校原有10來名教師,但因交通不便陸續申請調職。雖能獨享絕佳風景,但剛開始沒電力也無手機訊號的環境幾乎與外界隔絕,有時不免讓人感到孤獨。
薩瑪老師能感受當地生活困難與資源貧乏,更想為學童貢獻所能與他們一同成長,盡教師被社會賦予的職責。由於交通不便,部份學生必須寄宿在學校。多數家長認為小孩應該在家分擔工作,沒必要去學校上課,這也是學生數不多的原因之一。
如果家長因種種原因無法送子女來上課,薩瑪老師就必須親自划船去接,無論如何就要學生貫徹學習。由於維持校務不易,上級好幾次想要關閉學校,薩瑪老師到職前,學校是暫停的狀態。經過努力獲得家長的信任,才讓這些小孩能聚集在一起體驗學生生活。
基礎教育不只是知識傳遞,更包含生活教育,例如烹飪、種植蔬菜、洗衣或甚至捕魚。有人覺得他瘋了,質疑這么做可為自己帶來什麼益處。有時心有餘而力不足讓他心力交瘁,孩子們的貼心擁抱讓他感到溫暖也給他力量。這些年來已見成果,學校大幅改善。除有新的教學方案,也有電力可用、還有圖書館、宿舍及簡單遊樂設施。
「如果你曾經幫助過別人,你就會明白我正在做的事情。也許不會輕易地看到期待的成果,但如果有孩子可以繼續升學,就是給我最大的力量。只要能成功幫助一個孩子,我就要繼續做下去。」
電影「教師日記 (Teacher’s Diary)」便是以薩瑪老師的故事為範本改編而成,將偏鄉教育所面臨的困境傳達給民眾。
幕後花絮
由於本片拍攝取景地在水上學校,與外界來往的交通工具只有長條船。在拍片的三個多月里,男女主角扮演者Bie 和Ploy 必須學會開船。除了不會啟動引擎之外,左轉,右轉和 U-Turn 這些基本操作在當地人的教授下他們倆已經學會,這已經讓他們夠高興很久的了。若不是因為拍攝本片,他們倆這輩子可能還不會開船呢!
本片製片人 Keng Jira Maligul 在看過水上學校老師 Samart Sutar 的真人事跡後,感動落淚。決定將此故事改編成電影。他找到同在 GTH 電影公司工作的電影導演 Nittiwat Tanaton 來擔任本片導演。他們倆曾經共同在電影《小情人》幕後獻策獻力。
如果不是來影院看電影,Samart Suta 老師還不認得路呢!Paragon Cineplex 電影院不知比水上學校大了多少倍!看到自己的故事被搬上大銀幕,他很激動也很高興,十分感謝本片導演及製片人還有電影公司。一個平凡普通人的小舉動,往往訴說著一個偉大的故事!
影片評價
簡單的主題,立體的人物。
泰國的愛情片一向乾淨利落,這是最值得國產編劇學習的一點。不要企圖在敘事上去玩出花樣,這不是懸疑劇情片。該片的主題再簡單不過,愛情與教師的責任心。後者由前者帶動,前者是後者隱形的助推力,在該片中的體現為明線與暗線互相交織的關係,因為愛情,帶動了內心中的那份身為教師的責任感。
人物性格塑造上,編劇採用了能與環境發生“關係”的人設,即具備非常主動性的人物,能夠依靠自身的性格去適應、改變環境,推動劇情的發展,帶出新一層的故事,如片中自己發明水上學校教學方法的美女老師Ann,為了讓孩子們體驗坐火車的感覺,開船拉著木筏房子滿河遊蕩的呆萌老師Song。人物在故事中的活躍性,大幅度提升了影片的觀賞性,特別是愛情片,因為觀眾觀影愛情片,很多時候是在看自己。
經典的橋段,戲劇張力突顯。
很有意思的是,該片效仿了一些經典愛情片的橋段,如《觸不到的戀人》等,通過描寫兩個素未謀面的鄉村水上學校教師,依靠一本日記本開始單戀的故事。該片首先有了立體飽滿的人物,編劇再將兩人放在有意思的非常規情境中,觀眾作為整個大局的“窺探者”,既知道男老師單戀的故事,又看見女老師即將步入婚姻的一幕,戲劇反諷在敘事中形成,輕鬆建立起觀眾的共情,觀眾開始為兩人的相遇與接下來的命運期待,該片最大的張力逐漸推動故事脈絡向下發展,簡單、利落,沒有冗長繁瑣的其他支線,所有情節點都圍繞兩個簡單的主題而開展。
當代愛情商業電影,只要有了飽滿立體的人物,營造能夠很快與觀眾建立共情的情懷,即便故事再平淡無奇,劇情再狗血,觀眾都會為之買單。正如該片,到中後不乏有拖沓與狗血的元素情節點,但有立體的人物在前,戲劇張力在後,泰國本土模式的愛情電影元素與風格化的清新音樂造勢,故事上的突兀與硬傷也不太那么矯情,可以被原諒。但是,該片雖具有所有泰國愛情電影中的所有元素,從故事、立意上只能說中規中矩,編劇技巧純熟,戲劇效果能夠喚起觀眾共鳴,但是也僅僅算是泰國眾多愛情片中的其中之一,主題中的師生情誼的點稍顯模糊,想要在2014年眾多片中殺出重圍,或許還欠缺一些主題與內容上的新穎之處。
獲獎記錄
提名
The Great Awards 2014“年度最佳電影”
第五屆豆瓣電影鑫像獎“最佳愛情片”
第五屆泰國電影導演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Nithiwat Tharathorn)”“最佳男主角(素格力·威塞哥)”
KAZZ Awards 2015“最佳電影”
第24屆泰國電影金天鵝獎“最佳導演(Nithiwat Tharathorn)”、“最佳男主角(素格力·威塞哥)”、“最佳女主角(賴拉·邦雅淑)”、“最佳錄音與音效混音”、“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視覺效果”
獲獎
東風電影節2014“觀眾獎”
Catholic MediaAwards2014“大眾傳媒傑出獎”
Daradaily The Great Awards 2014“年度最佳電影”
The BK Film Awards 2015“最佳電影”、“最佳配角(孩子們)”
Gmember Awards 2015"最佳電影OST(我們都一樣)"
第24屆泰國電影金天鵝獎“最佳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原創配樂”、“最佳原創歌曲”、“最佳藝術指導”
Ninentain Awards 2015“年度最佳電影”
第30屆泰國電影金娃娃獎“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受歡迎男主角(素格力·威塞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