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效聖寺位於遼寧省鞍山市岫巖鎮南24公里的楊家堡鎮松樹秧村臥鹿山羊角峰下,岫巖當地人以其建造歷史久遠,俗稱“老古廟”,相傳始建於唐朝。整個石廟建築由“石廟房、石佛像、石鐘樓、石圍牆”等構成,除門窗為木料外,其餘皆為純石精工雕刻,卯榫插接而成。該寺是遼寧省內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型石制古廟。
歷史
效聖寺相傳原為三間草堂,清嘉慶年間改建為純石結構,並改稱“效聖寺”。據1928年重修的《觸岩縣誌》記載,該廟為“唐(尉遲)敬德建,清嘉慶時,柏世彩重修,改石制。”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效聖寺豎有石碑1甬,碑高5尺,但碑文已漶滅不清,只在碑尾落款處可看出有“貞觀年尉遲恭監修”8個字。1938年,《岫巖縣誌》記載:“老古廟在四區臥龍山……,唐敬德建。嘉慶時,柏世彩重修。”《奉天鄉土志》記載:1815年(清嘉慶二十年),有柏姓者鑒於效聖寺,草堂三楹,易被野火延燒,遂募捐重建。建廟時,為一勞永逸計,遂建成巍然屹立的純石結構的石廟。
解放後,效聖寺遭受一次較嚴重的破壞。1981年由省文化廳撥款進行全面維修,並新建仿東廊房三間,在廟的西側又建碑林一處和仿右山門一座,建圍牆長60.4米。1982年2月1日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8月5日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2月20日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
效聖寺有正殿三間,長9.15米,寬5米,高5.4米,36塊精製巨型石瓦覆蓋殿頂。兩根大柁均長4.3米,兩根二柁均長1.8米,粗0.8米,大柁每根重約2.85噸。室內石柱四根,高2.6米,粗1.1米。石廟東西山牆由61塊條石砌成,廟後牆65塊條石,廟前牆30塊條石,石脊瓦8塊,廟的前後坡各鋪有長3.2米,寬0.6米,厚0.25米的石瓦18塊。
正殿殿內原有五尊神佛像,全是石質雕成。在遭受破壞前,正座背北面南的是足登石制蓮花盆的地藏王菩薩,東側為釋迦牟尼佛,西側為如來佛;西面背西面東的是南海觀音菩薩;東面的背東面西為二郎神楊戩。五尊石像造形古樸,個性鮮明。修復後的廟內石像:有專管醫病的藥師佛,有尋聲救苦、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有悲心普度的地藏王菩薩,有頭戴瓔珞、笑口常開的彌勒菩薩,還有二郎神楊戩和義神關公。
石廟棚頂的石樑可以預測天氣。觀看石樑濕潤程度,就可以測定有雨無雨。如石樑重潤則有大雨,微潤則有小雨,不潤則不雨。據1857年(清鹹豐七年)所修《岫巖志略》中載,石廟東脊檀能預報天氣雨晴,該檀雨前異兆為“小雨微潤,大雨重潤,不雨不潤”。
效聖寺的正門迎面掛有《效聖禪寺》匾額,門的背後掛有《洞天福地》匾額。正殿檐下掛一《古石殿》匾,兩門柱由沙門照慧編寫之楹聯,上聯是:“晨鐘暮鼓警醒世間名利客”,下聯是:“佛號經聲喚回苦海夢迷人”。山門左側立有一甬1823年(清道光三年)的石碑,碑上署名是“岫巖城城守尉,兼奉恩將軍,宗室,岫巖理事分府”。這個落款足以證明當時清廷在岫巖實行的是旗、民分治的兩套統治體系,一套是旗衙門,也就是所謂的“城守尉衙門”,管理旗人的軍政事務;另一套是民衙門,也就是所謂的“岫巖廳理事分府”,管理民人事務。當時兩個衙門是各不統屬的。
正殿東西兩側還建有廊房,東側廊房南側有石鐘樓一座,由四根石柱支撐而起,全高3.9米,其建築材料與正殿相同。鐘樓正殿前為山門,寬2.57米。石廟西側有一碑林,建於20世紀80年代,其中坐落著從全縣收集來的古石碑70餘座,其鐫刻年代,自明萬曆年起,止於民國年間,尤以清碑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