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用序數論

效用序數論是為了彌補基數效用論的缺點而提出來的另一種研究消費者行為的理論。

效用序數論
效用序數論是為了彌補基數效用論的缺點而提出來的另一種研究消費者行為的理論。
其基本觀點是:效用作為一種心理現象無法計量,也不能加總求和,只能表示出滿足程度的高低與順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數(第一、第二、第三……)來表示。例如,消費者消費了朱古力與唱片,他從中得到的效用是無法衡量,也無法加總求和的,更不能用基數來表示,但他可以比較從消費這兩種物品中所得到的效用。如果他認為消費l塊朱古力所帶來的效用大於消費唱片所帶來的效用,那么就叫一塊朱古力的效用是第一,唱片的效用是第二。
序數效用論採用無差異曲線分析法。
序數效用論用消費者偏好的高低來表示滿足程度的高低。該理論建立在以下假定上。
1、完備性,即指對每一種商品都能說出偏好順序。
2、可傳遞性,即消費者對不同商品的偏好是有序的,連貫一致的。若A大於B,B大於C,則A大於C。
3、不充分滿足性,即消費者認為商品數量總是多一些好。
4、反身性假定,給定相同的消費束X,消費者能夠得出結論,X即不比它自身好,也不比它自身壞,X只能和它自身一樣好。
5、偏好的凸性,如果X至少和Y一樣好或X比Y好。那么,對於所有的λ∈[0,1],λX+(1-λ)Y至少和Y一樣好或比Y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