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這是投資大師索羅斯所提出的一個哲學概念.
在《金融鍊金術》一書中,索羅斯較為完整的表述了他的哲學思想: 參入者的思維與參入的情景之間相互聯繫與影響,彼此無法獨立,認知與參入處於永遠的變化過程之中。參入者的偏向以及認知的不完備性造成了均衡點遙不可及,趨勢也只是不斷的朝著目標移動,參入者的思維直接影響參入的情景,往往造成諸多的不確定性。 最後,反身性原理也非萬能,它可能不一定經常很明顯的發生作用,或者思維者沒有發現。
反身性理論是傳統經濟學理論的全新的突破與完善,其建立的基礎分別是:對傳統經濟學中的均衡性的質疑、人類理解認知活動的不完備、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自然科學的完全不同性、參與者偏向及參與者思維對參與對象的相互影響等等。反身性理論比較抽象難讀,就連索羅斯本人也曾感嘆,自己對於反身性理論的描述是否也是一個反身性問題?
反均衡
傳統經濟學理論中致力於研究均衡點,如供給與需求的平衡點等等,均衡點往往是最終的結果,而且經常脫離實際,有明顯的理想化的特徵。顯示市場的波動性經常讓平衡點難以把握,這樣所謂趨勢,不過是不斷變化的目標預期而已。經濟理論的結構類似於邏輯學或數學,是建立在一定的原理之上的,其它理論是這些基本原理的推導。
市場經濟理論的重要依據是充分的自由競爭。該理論堅信,無節制的追求私利將最大限度的實現資源的最佳分配,其假設供給與需求達到平衡,供給與需求都不能左右和影響價格,於是達到了該均衡點,所有的參入者獲得了利益最大化。該理論明顯的缺陷在於:其堅持供給與需求的固定性,然而需求與供給均超出了經濟學的視野,而且供給與需求是相互影響的,預期在市場中作用明顯,買賣決策依據於對未來價格的預期,同時買賣的行為影響預期的價格,市場的中的事件也直接影響供給與需要,所以價格永遠處於波動中,其均衡點茫然不可求。
近幾年國內只要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上就出現了類似的現象,房價上漲後,投機者可獲暴利,從而刺激的需求,進一步推高了房價,如此反覆循環,開發商擴大了生產,投放市場的房子越來越多,投機客瘋狂入市,產生的大量的投資性需求,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狀況,房價加速上漲,愈發不可收拾。
均衡點在目前國內的房地產市場以及某個階段的股票市場好像無法出現,房價一直快速上漲,股票市場經常暴漲暴跌。
不完備的理解
由於人們認知能力的不足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差別,造成了無法擁有完備的知識與信息,所以做出來的決策經常是有偏差的。在社會科學領域中,沒有可靠的客觀標準,理解不完備,預期經常發生偏差。思維也發生中雙重作用,其一、參與者試圖理解參入的情景(理解不完備);其二、參入者的見解干預和影響事件的過程;二者相互干擾,無法獨立。
社會科學的問題
思考的問題包括兩方面,其一、與研究對象相關;其二、與觀察者相關。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包括了思維參入者,參入者的思維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影響,而且社會科學無法認證,無法做實驗(主要是參考社會歷史)。
所以,社會科學無法採用與自然科學相同的研究方法,沒有一定的模型。社會科學家的思維明顯影響了其研究的對象,彼此相互作用,無法獨立。
在股票市場中,權威人士的預測言論往往直接影響市場的發展,管理層的意圖也直接作用於市場,股票市場無法完全獨立,即所謂政策市、被操縱市、投機市等等。
參入者的偏向
認知的不完備性直接造成了參入者的種種偏向,所以有效市場學說、隨機漫步理論等等皆是空談。
股票市場的技術分析理論是建立在市場永遠有效這一前提下,所謂市場反應一切,以前發生過的事情以後也會重複等等。但技術分析有天然的缺陷,只是記錄了過去的市場行為,無法預測未來,技術指標可以作假,可以操縱股價騙線等等。
形成過程
索羅斯在大學時代,深受其導師卡爾·波普爾的證偽主義哲學的影響,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反身性(Reflexivity)原理,同時將這一原理套用於他的金融證券實踐,由此獲得巨大的成功。
所謂反身性,它表示參與者的思想和他們所參與的事態因為人類獲得知識的局限性和認識上的偏見都不具有完全的獨立性,二者之間不但相互作用,而且相互決定,不存在任何對稱或對應。在人們活動的政治、經濟、歷史等領域中普遍地存在這樣一種反身性的關聯。通過參與者的抉擇建立在對事物固有的不完備認識之上這一論證,索羅斯提出了一種不確定性的命題。索羅斯在論證自己的原理時,對比了量子力學中的海森堡測不準原理。他認為,人的思想對於事態發展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同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相似。索羅斯在書中記錄了他套用反身性原理進行歷時試驗的情況,事實表明他的多數預測是成功的。這說明在思維者參與的事態中確有某種可加以正確預測的成分,但這需要極高的智慧。索羅斯正確地看到了有思維參與的歷史過程的不確定性,看到了主流市場經濟學理論由於忽視這一因素而導致的根本缺陷,創造性地提出了反身性原理。473:1。這是索羅斯作為量子基金經理人,從1968年到1993年的投資紀錄。他的投資紀錄與其說是他投資技巧的勝利,還不如說是他哲學理念的勝利。
....................................................................................
市場是不均衡的,參與者本身不獨立與事件之外,參與者本身所做的決定對整個事件本身也會有影響。即參與者也會影響事件,是事件處在一個動態的波動中。
...................................................................................
著名投資大師索羅斯的投資哲學建立在“反身性理論”的基礎之上。這個“反身性”,也有人翻譯成“反射性”或“反饋性”。它的理論含義是:
假設人的行為是y,人的認識是x,由於人的行動一定是由人的認識所左右的,因此,行為是認識的函式,表述為:
y=f(x)
它的含義是:有什麼樣的知識就有什麼樣的行為。
同樣,人的認識並不是孤立出現的,人的認識是受客觀世界的影響的,而客觀世界又是與人們的行為緊密相關的。這也就意味著,人的行為對人的認識有反作用,認識是行為的函式,表述為:
x=F(y)
它的含義是:有某一類行為就會有某一類知識。
把上述兩個式子合併之後,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公式:
y=f(F(y))
x=F(f(x))
這就是說,x和y都是它自身變化的函式——認識是認識變化的的函式,行為是行為變化的函式。
索羅斯將該函式模式稱作“反射性”。它實際上也是一種“自回歸系統”。
索羅斯同時認為,由於人認識上的局限性,所以,人的認識永遠不可能達到絕對真理,因此,人的認識永遠是片面的、不完全的。這種片面和不完全將會逐漸被累加,直到最後產生崩潰。
反映到金融市場上,索羅斯的觀點就好理解了:由於人的認識永遠是片面的和不完全的,因此,人的行為也自然永遠不可能是正確的,所以:市場永遠是錯的。既然市場永遠是錯的,那么,達到極點,市場必然會崩潰。
在這樣的理論指導下,索羅斯在投資實踐中就全力對付市場的錯誤,並從中挖掘投資機會。在《金融鍊金術》中,他記錄了1985年8月16日-1987年11月7日的一次實驗性投資過程,這一過程,他的資金增值達到了113%,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理論的缺憾和發展
反身性的概念只是在金融市場的某一段時間內中證明了其存在性,並且這一段時間內的金融發展和金融監管都具有特殊性。在時間上又恰是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金融系體的不完備對金融市場所造成的衝擊。有待於時間的考驗。
第二個方面就是在其它的領域比如歷史和社會等方面還需要有更專業的人來發展和驗證這一理論。這也將是一個很值的探討和研究的深層次的哲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