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黃河簡介
這條堪稱徐州人民母親河的故黃河,正在被裝扮著。隨著全省黃河故道農業綜合開發拉開帷幕,徐州市委、市政府把綜合整治故黃河市區段作為市重點工程。遵照“水安全、水環境、水景觀、水文化、水經濟”五位一體的綜合治理理念,以防洪排澇為主,使河面變寬、河床變深、兩岸變綠、河水變清,古老的黃河,經過不斷治理,將重新煥發生命活力,繼續深情地茲潤和哺育著兩岸古彭人民。
故黃河公園
故黃河公園是徐州人民改造故黃河的傑作,是徐州人民的驕傲。公園貫穿古城,全長7公里,綠化面積157.6畝,為開放式的大型公共綠地。
徐州,地處沂、沭、泗諸水下游,歷史上洶湧的黃河給沿岸人民帶來無數沉重的災難,徐州人民飽受水害之苦。 公元1875年,黃河在徐州留下了一條故道,由於黃河故道河床高出地面,堤岸殘破,河道淤塞,每逢汛期,故黃河水位高出地面3至7米,嚴重威脅著市區人民的財產安全。為此,徐州人民曾經進行過無數次艱苦卓絕的鬥爭。留下了宋知州蘇軾、明總理河道潘季馴治水保城的業績和佳話。 但在生產力低下的舊社會,根治黃患,人們只能寄"蘇姑顯靈"、"鐵牛鎮水",而故黃河,猶如一條巨大的水袋,千百年來懸吊在徐州人民頭頂,隨時都有澆頂之災。 水患不除,寢食難安。解放以來,徐州市委、市政府本著"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為人民"的方針,先後對河床進行了大規模整治,五十年代末基本控制了水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市人民政府決心從根本上治理故黃河,變水患為水利,一方面對河床進行疏浚、加寬、復堤、砌石擋水,一方面鋪路架橋,河岸廣植花草樹木,大搞綠化,開始了新的黃河綜合治理工程。經過十餘年建設,一個綠樹成蔭,四季常青、景點相連、景色宜人的開放式帶狀公園呈現在市民面前。
故黃河公園,北起合群橋,南至積水壩,橫貫市區慶雲、濟眾、和平等9座大橋和中山、淮海、建國等市區7條主幹道,全長6313米,寬20米,花壇166個,喬灌木90225株,樹種50多個,遊園道路8000餘米,綠化面積157.6畝。林帶面積43畝,每年播種花草30多畝。昔日的黃河故道,而今如綠色玉帶,沿碧水清波繞系城區腰間,成為徐州市重要的風景旅遊帶。
故黃河文化景觀
今天起,從“古黃河”碑到“百步洪”題刻,市民可以享受一次“文化之旅”
今天,如果你從故黃河西三環橋開始,沿著故黃河邊順流而下,8處11座精美的雕塑會逐一呈現在你的眼前。從“古黃河”碑到群雕《兵魂》,到汴泗交匯碑、禁碑、張良墓道碑,再到地雕、文化牆浮雕,再到百步洪廣場,移步換景,滿眼皆是景觀。這就是水利部門剛剛完成的故黃河兩岸文化景觀工程。
在實現了故黃河綠化、亮化的基礎上,如何將其打造成為一條貫穿徐州的“文化景觀”?中國美術學院提出設計方案,市水利、園林、規劃等多家部門邀請我市相關專家多方論證,並赴外地多個城市進行實地考察後,2007年3月3日,由市水利部門施工的故黃河兩岸文化景觀工程正式拉開帷幕。經過長達9個月的緊張施工,今天,市區故黃河沿岸的8處11座精美雕塑已全部亮相。
市水利局故黃河市區段改造工程建設管理處副處長張純旺介紹了故黃河兩岸文化景觀工程的基本情況:
徐州故黃河兩岸文化景觀(雕塑)創作的環境區域,西起西三環路橋,東至漢橋,河道長約9公里(兩岸沿線景觀帶為18公里)。該景觀帶是徐州城市的核心景觀之一,也是徐州城市文化建設的重點。
故黃河是養育徐州的母親河,因此徐州故黃河兩岸文化景觀(雕塑)創作定位在“河流文化和人類文明”的主題——《河之魂》(母親河)。著重於故黃河的歷史傳說、歷史故事、河流變遷以及影響徐州歷史的人和事為主要題材,同時結合民俗民風等內容,使得故黃河兩岸文化景觀創作達到雅俗共賞的藝術效果,成為環境的畫龍點睛之筆。
徐州是楚漢文化的發祥地,故黃河兩岸文化景觀(雕塑)創作形式根據大環境進行設點,各點依據不同題材創作出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但每件作品均蘊涵漢代的藝術風格,貫穿北方粗獷、渾厚的整體風貌——“雄”,區別與南方精細、小巧的柔美——“秀”,充分體現黃河澎湃之勢和河之魂的主題,與徐州城市風格相協調。
精美雕塑
雕塑一:古黃河碑
位置:西三環橋東,黃河南岸
說明:故黃河主題景觀在兩塊巨石中間勾畫出河流的形態,其中一塊巨石上書古意篆書“古黃河”,寓意故黃河自漢以來流經徐州,養育了一方水土。作品不連基座高約6米。
雕塑二:群雕《兵魂》
位置:西苑民馨橋北端東側,黃河北岸
說明:以花崗岩堆疊出漢代將士排兵布陣的浩大氣勢,充滿引而不發、蕭瑟肅殺的內在張力,背面刻寫《大風歌》。一曲豪邁的“大風起兮雲飛揚”以及“安得猛士守四方”點明雕塑反映了古代將士保家衛國壯烈氣節的主題。
雕塑三:汴泗交匯碑
位置:壩子街橋北端西側,黃河北岸
說明:汴泗交匯碑造型以傳統“碑”、“闕”造型為基礎,結合徐州粗獷的歷史特徵進行藝術創作,碑核心為花崗岩方石,正面為“汴泗交匯”四個大字,背面為碑記,兩側面分別為汴泗古河圖和古城圖,下部為石隼結構。石碑以其古樸厚重成為故黃河兩岸園林景觀中的亮點之一。
雕塑四:禁碑
位置:壩子街橋南端東側,黃河南岸
說明:禁碑原為清朝雍正年間刻寫碼頭禁止事項的石碑,現重新創作,將其設計成為橫向方正外形,體現“令行禁止”的法度,造型別致,碑下部為粗獷的隼卯結構,體現了法度的嚴謹性。
雕塑五:張良墓道碑
位置:壩子街橋南端東側,黃河南岸
說明:將原存於漢畫像石館的張良墓道碑嵌在傳統式樣的青石碑上,碑首為傳統雲紋圖案,中間刻寫“千古流芳”四字。碑底座則書寫了“張良墓道碑”和“於此落水復打撈得之”,反映墓道碑得來的緣由。
雕塑六:台階地雕(兩塊)
位置:弘濟橋東端北側,黃河東岸
說明:地雕上文為《徐州志》卷首,下文為萬曆年間徐州府圖和清同治年間徐州外城圖。通過古圖和古籍來體現徐州悠久的歷史文化。在美化環境的同時,了解徐州的歷史。
雕塑七:文化牆浮雕(四塊)
位置:建國路橋東端南側 黃河東岸
說明:
1、《孔子見老子》:據《莊子天運》記載,“孔子行年五十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兩位哲人的相會由此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的傳世佳話。
2、《泗水撈鼎》: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彭城,為撈失於泗水之周鼎,使千人求之,鼎出水之時遇龍咬斷繩索,弗得。
3、《潘公治黃》:明代治河名臣潘立馴來到徐州開挖奎河以泄徐州城中之水,並將此河道開挖收錄其著作《河防一覽》之中。
4、《古道漕運》:古代徐州汴泗交流,河流縱橫水運便利,成為東部水運的樞紐和漕運的重要中轉站,因此得了“五省通衢”的美譽。
雕塑八:百步洪題刻
位置:和平橋南側百步洪廣場
說明:通過巨石題刻“百步洪”點明廣場的主題和內涵,草地與巨石還原了古代百步洪的壯麗意境,同時在前面放置刻有蘇軾《百步洪》詩的浪卷石,強化景觀氛圍。
相關詩詞
故黃河賦
襟帶飄舞,柔情大郡雄性;虹橋德厚,廣濟彼岸眾生。雲氣滯塵,潤澤老城繁華;水煙吐霧,妝點午夜夢景。黃樓傲岸,彰顯美政正氣;子房碑立,垂範俯仰從容。秀美雲龍名片,煥然古河逸興。
溯源盛漢,九曲若即若離;過往千載,舊事非夢非煙。三面繞孤,千繞挾城;泥沙累淤,高勢獨擅。河懸若口,地稟利患。四圍青山,水潤徐州地靈;汴泗交匯,一泄過客靈感。因渠以溉,水過綠岸;借舟而利,河漕揚帆。京杭槳楫,泛境影留;八方通衢,五省系聯。花好月滿牌樓,人間美境長傳。
至若運積風雨,天漏莫補;螺蚌入塌,蛟螭飛舞。波濤三揖龍山,水患幾時去除。漢武遙臨,悲泣責問河伯;東坡築堤,慷慨為民作賦。束水攻沙,潘公借力自然;御閱堤防,乾隆憂思朝暮。往事已然飄渺,勝跡長銘石柱。逮夫濁浪北折,黃沙飛舞朝暮。其後間生水事,百姓舉頭眉蹙。鑒夫禹帝安瀾,謀乎長久;根絕泛濫,變堵為疏。於是拓兩岸,浚河床,固舊堤,高石築。天途飛架城區,柏油翻新公路。廣植水草木花,百里頓現澄綠。
尚記城市工業,發展拋開靈魂。垃圾堆雲,污染沿途勝景;廢爛集山,臭渾一路人文。更有屎尿,腥臊闌乾;魚蝦漂浮,掩鼻莫聞。曦照罕見生機,暮色漫捲風塵。徒念顯紅淑氣,那堪美境沉淪。於是當軸決斷,壯士斷腕;高瞻遠謀,擘劃細縝。植木引鳳,爪牙跨海清淤;封堵排口,截污網管繽紛。南接雲湖,北注運河;放生萬億,蕩漾芳芬。波翻瀲灩重現,澄瀾清澈迷人。
余謂主城之勝,集於古老之河。天然瑤池,一城分嶺兩區;生態長廊,滿目桃源生活。波揚綠瀾,映盡人間繁華;虹架天衢,渾連來往繹絡。高聳楚漢雄風,雕塑林立;彰顯九疇底蘊,浮牆叢錯。廣場綠勻,朝陽伴寶劍共舞;佳苑碧茂,黃鶯與秧歌齊和。神借蒼生清幽,全仰逶迤水德。待夫波恍街燈瀲灩,月鋪華彩秀色。早忘今夕何夕,豈辨人間碧落?
追思往日,往事只增感慨;展望未來,古河大業可為。想夫長江之水可飲,秦淮之景可期。水上巴士,分憂人潮之流;堤岸琴戲,聲漫舟客之怡。伏羊蛇湯,沾飲彭祖福壽;剪紙香包,盡獲驢友戀迷。棋牌釣鉤,堪嘆城中閒處;茶樓藝館,真乃江南美地。若乃波盪大龍蒹葭,瀾照新區勝概,則滿城皆活矣!
乃作銘曰:巍巍雲龍,萬古流風。烽火燎炙,黃河俯衝。九疇天下,七劫古城。多難興邦,山河重整。諧和自然,利害變通。故道新景,一彎碧清。旖旎繁華,澤潤生靈。文化走廊,養心旅程。人間福地,萬種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