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共關係[政府與社會公眾之間的傳播管理]

政府公共關係[政府與社會公眾之間的傳播管理]
政府公共關係[政府與社會公眾之間的傳播管理]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政府公共關係:即政府與社會公眾之間的傳播管理。 從動態上看,政府公共關係即政府機構與社會公眾之間的雙向傳播溝通活動; 從靜態上看,政府公共關係是發生在政府與公眾之間的一種信息交流、溝通與傳播的行為和狀態; 從管理學角度看,政府公共關係是一種組織職能,政府公共關係管理即對政府組織與社會公眾之間的傳播行為與狀態進行管理。

公關理念

強調政府的一般組織屬性

政府是特殊的社會管理組織,具有權威性和唯一性。但政府終究是一個組織,也應把公共關係作為一項基本職能,作為引導、規範、影響、制約政府行為的一種管理哲學。政府也是一個物質利益實體,在具體的經濟關係和具體的經濟過程中,不能吞併或侵犯其他公眾的利益。政府不能利用特有的權力把自己置於超社會的地位。從這個意義上講,它與其他社會組織的地位應是完全平等的。如果有違這一原則,就不是一個遵守遊戲規則的合格公眾。目前各地均出現了農百姓與政府打官司的事情,政府一把手作為法人代表坐被告席的例子屢見不鮮,當然我們並不希望老百姓經常與政府打官司,但這類事情能夠出現確實標明了一個偉大的進步。

突出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

作為特殊的社會管理組織,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保護和增進人民的利益,為社會謀幸福,這也是其存在的合法性的基礎和源泉。政府組織的非生產性和管理的公共性決定它的一切活動都須奉行公眾利益、社會利益至上的原則,以服務公眾和社會為其行為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政府工作人員要具備較強的公關素質,自覺把公關理念和精神融入本職工作之中,以優質的管理服務來獲得報酬。目前各級機關事業單位改革正在進行,機構改革的目的不僅在於精簡人員,更在於提高服務水平和工作績效。事實上仍有許多公共服務領域尚未由政府進入或由政府引導市場進入,人力資源配置上不夠合理,服務體系不夠健全,許多人沒事做的同時,也有許多事沒人做。

認知政府的公眾形象

政府的公眾形象有兩種涵義,一是指政府作為一種公眾的形象。二是指政府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良好的公眾形象是現代政府的最大無形資產。政府必須有針對性地開展公關活動,重視和加強與各類公眾之間的雙向傳播和溝通,了解各類公眾對政府的期望,傾聽各類公眾的呼聲,及時向公眾報告政府在怎樣滿足這種期望,解釋政府出台的政策和做出的行政行為,根據公眾的需求不斷改善政府的各項工作,樹立“創新、務實、廉潔、高效”的良好形象。靠“美容”來樹立政府形象最終是靠不住的,必須靠完善政府形象的內涵,靠實際行動,靠理性說服,思想溝通和情感交流去提升、塑造。

公關實務

政府形象分析

在我國,由於政府控制著大量傳播媒體,加之信息蒐集渠道不暢,某種意義上來說影響了社情民意的充分表達,政府部門容易主觀地“自我感覺良好”。我們應該對以下四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⑴政府實態分析。明確政府正在做什麼?能夠做什麼?做得怎么樣?具備哪些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⑵社會公認分析。了解公眾對政府工作是支持還是不支持,是感到很滿意、較滿意還是不滿意。⑶管理階層分析。了解幹部隊伍內部對政府的觀點、意見和態度。⑷決策階層分析。了解政府高層領導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如何,是否影響政府形象的個性和風格。

政務公開

政府機關規模龐大、結構複雜,必須提高行政運作的透明度,增強公眾對政府的了解,方便人民民眾辦事。要通過各種形式,把政府的工作實況告知公眾,並爭取得到人們的支持,進而使公眾的言行朝著有利於政府管理目標實現的方向轉變。我國推行政務公開已經有一段時間,但很多地方遠遠未達到應有的水準。政務公開方式和載體落後、內容不齊全、長期不作修訂維護、內容不符實等現象還普遍存在。

協商對話

人大、政協、民主黨派、群團組織等協商對話渠道可以越過不必要的中介,使領導在重大問題上直接了解公眾的意見,使公眾可以直接向領導反映自己的看法,如約見、提案等。在社會發展中不斷出現一些新的利益階層,如投資客商、外來人才、下崗失業人員、征地拆遷戶等,傳統的社會團體不可能完全代表這些方面的意願,因此還要進一步拓寬、縮短其他社會溝通渠道,及時解決、疏導各種問題和矛盾,避免長時間積累而激化。

危機處理

政府公關危機是指突然發生的,造成嚴重經濟損失或嚴重損害政府形象的事件。危機處理的對策包括事前建立預警系統、完善管理、模擬準備,事中成立專門機構、制止事態擴散、調查情況、安撫受害方、統一新聞口徑,事後公布處理全過程、及時改進、利用媒介消除影響等。危機處理是公共關係一個重要實務,從處理危機的效果上可以看出政府公共關係的水平,也是執政能力的直觀評價標準之一。

民意調查與論題管理

要在幹部多深入基層“下馬觀花”的同時,儘快建立和完善政府網站等快捷、方便的互動交流平台,適時組織主題鮮明的大規模的民意調查活動。特別是在每項事關民生的重大政策和措施出台之前,要及時了解公眾的基本態度和意見,實行公示、聽證等制度,擴大人民民眾的參與度,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廣泛集中民智,使決策真正建立在科學、民主的基礎之上。例如廣州市曾舉辦的“假如我是廣州市長”徵文、“房改方案千家談”、“菜籃子工程千家談”系列活動等都屬於論題管理。政府要圍繞改革與發展面臨著眾多遺留問題和不斷湧現的新問題,要圍繞政府官員頭痛的難點問題、公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運用大眾傳媒,動員成千上萬的人們各抒己見、獻計獻策,這樣既能夠集思廣益,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又能讓公眾參政議政,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對關係

知名度和美譽度

公關工作始終追求高知名度、高美譽度。由於特殊的地位和影響,政府在本地是無須追求知名度的,但要注重從質的方面提高在本地社會公眾中的美譽度,不能通過純粹的“美容”來自我感覺良好。要不斷提高地域在新時期更大範圍、更高層次的知名度美譽度。政府公關必須進行宣傳策劃和適度包裝,努力打造富有特色地域品牌,積極擴大影響,但絕對不能搞惡意炒作、譁眾取寵。

形象塑造與解決具體問題

政府公關既有務虛的一面,又有務實的一面,既要重視塑造政府形象,又要重視解決具體問題。樹立和維護良好的政府形象,可以減少、消解日常工作中的困難矛盾,贏得理解支持,提高行政效率。解決具體問題要遵循公關倫理和公關原則,堅決反對那種所謂的“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做法,如果為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攻關”,最終會嚴重損害政府的整體形象。

政府公關與社會公關

政府要加強對地域範圍內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公關行為的指導和監管,圍繞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努力將公關目標、公關資源整合起來,形成本地鮮明的公關基調和獨特的公關風格,使地域形象更加豐滿、和諧、統一。要成立公關協會組織,加強公關行業自律。對於造成惡劣影響,違背公關倫理和法律法規的不正當公關行為,要及時制止和查處。

公關成本與公關效益

政府公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必須獲得相應的效益回報。政府在開展公關活動之前,要作好可行性分析,在公關活動結束之後,要認真評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舉辦大型公關文化活動時,要儘量做到既熱烈隆重又不鋪張浪費,一些地方政府不顧經濟承受能力,動輒花巨資請明星等作法要引以戒。

對內公關與對外公關

這是政府公關的雙翼,偏頗一方就“飛”不起來。要重視部門關係的協調,提高公務員隊伍的素質,克服小集團利益和短期利益趨向,強化發展意識、大局意識,增強政府的內聚力和外張力。要認真開展社情民意調查,爭取民眾支持,淨化社會風氣,維護社會和諧。要加強與本籍在外人士的聯絡,增強他們對家鄉的情感,動員他們積極為家鄉的發展作貢獻。要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努力爭取上級政策支持,不斷吸引資金、信息、人才、技術的流入,創造和把握區域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