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
第一階段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主要是靜態的描述性階段,對生物體各種組成成分進行分離、純化、結構測定、合成及理化性質的研究。其中E.菲舍爾測定了很多糖和胺基酸的結構,確定了糖的構型,並指出蛋白質是肽鍵連線的。1926年J.B.薩姆納製得了脲酶結晶,並證明它是蛋白質。此後四、五年間J.H.諾思羅普等人連續結晶了幾種水解蛋白質的酶,指出它們都無例外地是蛋白質,確立了酶是蛋白質這一概念。通過食物的分析和營養的研究發現了一系列維生素,並闡明了它們的結構。與此同時,人們又認識到另一類數量少而作用重大的物質──激素。它和維生素不同,不依賴外界供給,而由動物自身產生並在自身中發揮作用。腎上腺素、胰島素及腎上腺皮質所含的甾體激素都在這一階段發現。此外中國放射放射生物化學家吳憲在1931年提出了蛋白質變性的概念。
第二階段約在20世紀30~50年代,主要是動態放射放射生物化學階段,主要特點是研究生物體內物質的變化,即代謝途徑,所以稱動態生化階段。其間突出成就是確定了糖酵解、三羧酸循環(也稱克雷布斯循環)以及脂肪分解等重要的分解代謝途徑。對呼吸、光合作用以及腺苷三磷酸(ATP)在能量轉換中的關鍵位置有了較深入的認識。當然,這種階段的劃分是相對的。對生物合成途徑的認識要晚得多,在50~60年代才闡明了胺基酸、嘌呤、嘧啶及脂肪酸等的生物合成途徑。
第三階段是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是分子生物學時期,主要特點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放射放射生物化學在這一階段的發展,以及物理學、技術科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細胞學等其他學科的滲透,產生了分子生物學,並成為放射放射生物化學的主體。
蛋白質和核酸是兩類主要的生物大分子。它們的化學結構與立體結構的研究在50年代都取得了重大進展。蛋白質方面,如β-螺旋結構的提出,測定了胰島素的化學結構以及肌紅蛋白和血紅蛋白的立體結構。核酸方面,DNA雙螺旋模型的提出打開了生物遺傳奧秘的大門。根據雙螺旋結構,完滿地解釋了DNA的自我複製,在後來的發展中又闡明了轉錄與轉譯的機理,提出了中心法則並破譯出遺傳密碼。
1973年重組DNA獲得成功,從此開創了基因工程。自1977年以後,用這一技術先後成功地製造了生長激素釋放抑制激素、胰島素、干擾素、生長激素等。1982年用基因工程生產的人胰島素獲得美、英、聯邦德國、瑞士等國政府批准出售而正式工業化。
在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方面,1965年中國科學家首次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合成的產物經受了嚴格的物理及化學性質和生物學活性的檢驗,證明與天然胰島素具有相同的結構和生物活性。繼美國科學家在1972年人工合成DNA以後,中國科學家又在1981年首先合成了具有天然生物活力的酵母丙氨酸tRNA。英美等國科學家在DNA序列分析及人工合成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DNA自動合成儀的問世,大大簡化了人工合成基因的工作。
研究內容
生物體的化學組成除了水和無機鹽之外,活細胞的有機物主要由碳原子與氫、氧、氮、磷、硫等結合組成,分為大分子和小分子兩大類。前者包括蛋白質、核酸、多糖和以結合狀態存在的脂質;後者有維生素、激素、各種代謝中間物以及合成生物大分子所需的胺基酸、核苷酸、糖、脂肪酸和甘油等。在不同的生物中,還有各種次生代謝物,如萜類、生物鹼、毒素、抗生素等。
雖然對生物體組成的鑑定是放射放射生物化學發展初期的特點,但直到今天,新物質仍不斷在發現。如陸續發現的干擾素、環核苷一磷酸、鈣調蛋白、粘連蛋白、外源凝集素等,已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有的簡單的分子,如作為代謝調節物的果糖-2,6-二磷酸是1980年才發現的。另一方面,早已熟知的化合物也會發現新的功能,20世紀初發現的肉鹼,50年代才知道是一種生長因子,而到60年代又了解到是生物氧化的一種載體。多年來被認為是分解產物的腐胺和屍胺,與精胺、亞精胺等多胺被發現有多種生理功能,如參與核酸和蛋白質合成的調節,對DNA超螺旋起穩定作用以及調節細胞分化等。
新陳代謝與代謝調節控制新陳代謝由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組成。前者是生物體從環境中取得物質,轉化為體內新的物質的過程,也叫同化作用;後者是生物體內的原有物質轉化為環境中的物質,也叫異化作用。同化和異化的過程都由一系列中間步驟組成。中間代謝就是研究其中的化學途徑的。如糖元、脂肪和蛋白質的異化是各自通過不同的途徑分解成葡萄糖、脂肪酸和胺基酸,然後再氧化生成乙醯輔酶A,進入三羧酸循環,最後生成二氧化碳。
在物質代謝的過程中還伴隨有能量的變化。生物體內機械能、化學能、熱能以及光、電等能量的相互轉化和變化稱為能量代謝,此過程中ATP起著中心的作用。
新陳代謝是在生物體的調節控制之下有條不紊地進行的。這種調控有3種途徑:①通過代謝物的誘導或阻遏作用控制酶的合成。這是在轉錄水平的調控,如乳糖誘導乳糖操縱子合成有關的酶;②通過激素與靶細胞的作用,引發一系列生化過程,如環腺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通過磷醯化反應對糖代謝的調控;③效應物通過別構效應直接影響酶的活性,如終點產物對代謝途徑第一個酶的反饋抑制。生物體內絕大多數調節過程是通過別構效應實現的。
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生物大分子的多種多樣功能與它們特定的結構有密切關係。蛋白質的主要功能有催化、運輸和貯存、機械支持、運動、免疫防護、接受和傳遞信息、調節代謝和基因表達等。由於結構分析技術的進展,使人們能在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它們的各種功能。酶的催化原理的研究是這方面突出的例子。蛋白質分子的結構分4個層次,其中二級和三級結構間還可有超二級結構,三、四級結構之間可有結構域。結構域是個較緊密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區域,連結各結構域之間的肽鏈有一定的活動餘地,允許各結構域之間有某種程度的相對運動。蛋白質的側鏈更是無時無刻不在快速運動之中。蛋白質分子內部的運動性是它們執行各種功能的重要基礎。
80年代初出現的蛋白質工程,通過改變蛋白質的結構基因,獲得在指定部位經過改造的蛋白質分子。這一技術不僅為研究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的關係提供了新的途徑;而且也開闢了按一定要求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新的蛋白質的廣闊前景。
核酸的結構與功能的研究為闡明基因的本質,了解生物體遺傳信息的流動作出了貢獻。鹼基配對是核酸分子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這是核酸作為信息分子的結構基礎。脫氧核糖核酸的雙螺旋結構有不同的構象,J.D.沃森和F.H.C.克里克發現的是B-結構的右手螺旋,後來又發現了稱為Z-結構的左手螺旋。DNA還有超螺旋結構。這些不同的構象均有其功能上的意義。核糖核酸包括信使核糖核酸(mRNA)、轉移核糖核酸(tRNA)和核蛋白體核糖核酸(rRNA),它們在蛋白質生物合成中起著重要作用。新近發現個別的RNA有酶的功能。
基因表達的調節控制是分子遺傳學研究的一個中心問題,也是核酸的結構與功能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對於原核生物的基因調控已有不少的了解;真核生物基因的調控正從多方面探討。如異染色質化與染色質活化;DNA的構象變化與化學修飾;DNA上調節序列如加強子和調製子的作用;RNA加工以及轉譯過程中的調控等。
生物體的糖類物質包括多糖、寡糖和單糖。在多糖中,纖維素和甲殼素是植物和動物的結構物質,澱粉和糖元等是貯存的營養物質。單糖是生物體能量的主要來源。寡糖在結構和功能上的重要性在20世紀70年代才開始為人們所認識。寡糖和蛋白質或脂質可以形成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糖脂。由於糖鏈結構的複雜性,使它們具有很大的信息容量,對於細胞專一地識別某些物質並進行相互作用而影響細胞的代謝具有重要作用。從發展趨勢看,糖類將與蛋白質、核酸、酶並列而成為放射放射生物化學的4大研究對象。
生物大分子的化學結構一經測定,就可在實驗室中進行人工合成。生物大分子及其類似物的人工合成有助於了解它們的結構與功能的關係。有些類似物由於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而可能具有套用價值。通過DNA化學合成而得到的人工基因可套用於基因工程而得到具有重要功能的蛋白質及其類似物。
酶學研究生物體內幾乎所有的化學反應都是酶催化的。酶的作用具有催化效率高、專一性強等特點。這些特點取決於酶的結構。酶的結構與功能的關係、反應動力學及作用機制、酶活性的調節控制等是酶學研究的基本內容。通過X射線晶體學分析、化學修飾和動力學等多種途徑的研究,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酶的作用原理已經比較清楚。70年代發展起來的親和標記試劑和自殺底物等專一性的不可逆抑制劑已成為探討酶的活性部位的有效工具。多酶系統中各種酶的協同作用,酶與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套用蛋白質工程研究酶的結構與功能是酶學研究的幾個新的方向。酶與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關係十分密切,因此酶在工農業生產、國防和醫學上的套用一直受到廣泛的重視。
生物膜和生物力能學生物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一般也含有糖類,其基本結構可用流動鑲嵌模型來表示,即脂質分子形成雙層膜,膜蛋白以不同程度與脂質相互作用並可側向移動。生物膜與能量轉換、物質與信息的傳送、細胞的分化與分裂、神經傳導、免疫反應等都有密切關係,是放射放射生物化學中一個活躍的研究領域。
以能量轉換為例,在生物氧化中,代謝物通過呼吸鏈的電子傳遞而被氧化,產生的能量通過氧化磷酸化作用而貯存於高能化合物ATP中,以供應肌肉收縮及其他耗能反應的需要。線粒體內膜就是呼吸鏈氧化磷酸化酶系的所在部位,在細胞內發揮著電站作用。在光合作用中通過光合磷酸化而生成ATP則是在葉綠體膜中進行的。以上這些研究構成了生物力能學的主要內容。
激素與維生素激素是新陳代謝的重要調節因子。激素系統和神經系統構成生物體兩種主要通訊系統,二者之間又有密切的聯繫。70年代以來,激素的研究範圍日益擴大。如發現腸胃道和神經系統的細胞也能分泌激素;一些生長因子、神經遞質等也納入了激素類物質中。許多激素的化學結構已經測定,它們主要是多肽和甾體化合物。一些激素的作用原理也有所了解,有些是改變膜的通透性,有些是激活細胞的酶系,還有些是影響基因的表達。維生素對代謝也有重要影響,可分水溶性與脂溶性兩大類。它們大多是酶的輔基或輔酶,與生物體的健康有密切關係。
生命的起源與進化生物進化學說認為地球上數百萬種生物具有相同的起源並在大約40億年的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放射放射生物化學的發展為這一學說在分子水平上提供了有力的證據。例如所有種屬的DNA中含有相同種類的核苷酸。許多酶和其他蛋白質在各種微生物、植物和動物中都存在並具有相近的胺基酸序列和類似的立體結構,而且類似的程度與種屬之間的親緣關係相一致。DNA複製中的差錯可以說明作為進化基礎的變異是如何發生的。生物由低級向高級進化時,需要更多的酶和其他蛋白質,基因的重排和突變為適應這種需要提供了可能性。由此可見,有關進化的放射放射生物化學研究將為闡明進化的機制提供更加本質的和定量的信息。
方法學在放射放射生物化學的發展中,許多重大的進展均得力於方法上的突破。例如同位素示蹤技術用於代謝研究和結構分析;層析,特別是70年代以來全面地大幅度地提高體系性能的高效液相層析以及各種電泳技術用於蛋白質和核酸的分離純化和一級結構測定;X射線衍射技術用於蛋白質和核酸晶體結構的測定;高解析度二維核磁共振技術用於溶液中生物大分子的構象分析;酶促等方法用於DNA序列測定;單克隆抗體和雜交瘤技術用於蛋白質的分離純化以及蛋白質分子中抗原決定因子的研究等。70年代以來計算機技術廣泛而迅速地向放射放射生物化學各個領域滲透,不僅使許多分析儀器的自動化程度和效率大大提高,而且為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分析,結構預測以及結構功能關係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手段。放射放射生物化學今後的繼續發展無疑還要得益於技術和方法的革新放射放射生物化學這一名詞的出現大約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但它的起源可追溯得更遠,其早期的歷史是生理學和化學的早期歷史的一部分。例如18世紀80年代,A.-L.拉瓦錫證明呼吸與燃燒一樣是氧化作用,幾乎同時科學家又發現光合作用本質上是動物呼吸的逆過程。又如1828年F.沃勒首次在實驗室中合成了一種有機物──尿素,打破了有機物只能靠生物產生的觀點,給“生機論”以重大打擊。1860年L.巴斯德證明發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但他認為必需有活的酵母才能引起發酵。1897年畢希納兄弟發現酵母的無細胞抽提液可進行發酵,證明沒有活細胞也可進行如發酵這樣複雜的生命活動,終於推翻了“生機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