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瓮救友

擊瓮救友

(原文)司馬光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又稱《春秋左氏傳》,相傳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撰),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瓮,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瓮破之,水迸,兒得活。

譯文

擊瓮救友 擊瓮救友

司馬光七歲的時候 ,神情嚴肅的像大人一樣,聽了別人講解《左氏春秋》,他非常喜歡。回家後再給家裡人講,書中的主要意思他已經完全理解。從這以後他如饑似渴的讀書以至於忘記饑寒冷暖。有一次,司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庭院裡玩耍,一個小孩爬到水缸上,失足落入缸中淹到水裡,別的孩子都嚇跑了,司馬光卻鎮靜地拿起一塊石頭猛擊水缸。水缸破了,水流出來,小孩因此得救。後來有人把這件事畫成畫在開封、洛陽一帶廣泛流傳。

注釋

凜然:穩重的樣子。

指:同“旨”,主要意思。

京、洛:指北宋時的開封和洛陽。

甫冠:指剛滿二十歲。

華靡:奢華。

聞喜宴:朝廷賜宴新科進士及諸科及第的人。

同列:這裡指同年考中進士的人。

左氏春秋:又稱《春秋左氏傳》,相傳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撰。

愛之:指代《左氏春秋》。

退:回去。

即了:懂得。

指:同“旨”,主要意思。

自是:從此。

釋:放下。

至:甚至。

於:在。

庭:院子。

足:指失足。

沒:沉沒。

棄去:拋下那小孩逃去了。

持:拿。

破之:指代瓮。

水迸:湧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