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夫師之行也,有好鬥樂戰,獨取強敵者,聚為一徒,名曰報國之士;有氣蓋三軍,材力勇捷者,聚為一徒,名曰突陣之士;有輕足善步,走如奔馬者,聚為一徒,名曰搴旗之士;有騎射如飛,發無不中者,聚為一徒,名曰爭鋒之士;有射必中,中必死者,聚為一徒,名曰飛馳之士;有善發強弩,遠而必中者,聚為一徒,名曰摧鋒之士。此六軍之善士,名因其能而用之也。
作品譯文
將帥在編排軍隊時,應該注意:有的士兵武藝高強,喜歡對敵廝殺,願意獨立地與強勁對手較量,應把他們編在一個行列里,這些人可以算的上是報國之士;有的士兵氣冠三軍,精力充沛,身手狡捷,應把他們編在一個行列里,這些人可以算作是突擊隊;有的士兵行走快速而敏捷,象飛馳的馬一樣有威勢,應把他們編在一起,這此人可以組成前鋒隊;有的士兵善騎善射,箭術高超,百發百中,應把他們編在一起,這些人可以組成奇襲隊;有的士兵專門擅長射箭,是一流的射手,也應把他們編在一個行列里,這些人可以組成射擊隊;有的士兵力大無比可以使用強有力的弓弩,即使射程比較遠也可以射中目標,應把他們編成一組,組成阻擊隊。可見,不同的士兵,有不同的能力特點,應該使他們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各盡其才,各盡其用。
作品解析
這篇文章專門論述用人之道。作者把軍中將士分為六種類型,分別描繪出各自的特點,然後提出自己的主張:“各因其能而用之”。
能否識人、用人,是一員將領才幹高低的衡量標準之一,而且是一項重要的標準。將領本領再高強,也不可能一個人包打天下。只有組織起一支強大的隊伍才能戰勝強敵。而軍中將士不可能人人一樣,必然是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很難一個人樣樣皆精。但是,一支軍隊如能充分發揮軍中將士的各自所長,就能形成一支樣樣皆精的強大無敵的軍隊。一個聰明的將領,就在於能夠了解軍中將士各自的長短,用其所長,避其所短,把自己的部下組織成一支樣樣皆精的隊伍。那么,即使這位將領並非武藝超群,而他的軍隊卻是無敵的。所以說,一位傑出將領的高明就在於“各因其能而用之”!
作者簡介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陽都(山東沂南)人,三國蜀漢政治家、軍事家。東漢末年,隱居隆中,劉備三顧茅廬時,他在“隆中對”中建議劉備占據荊、益兩州,聯合孫權對抗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後一統江山。諸葛亮任蜀漢丞相期間,勵精圖治,賞罰分明,推行屯田政策,極大地促進了經濟和文化發展。六出祁山之時,病逝五丈原軍中,享年5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