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宮散

提宮散

提宮散:女科名方,別具巧施,醫僧世系之傳奇,提宮散在治療子宮脫垂上,是採用辨證論治的原則,充分發揮中醫藥的治療優勢,以中藥性味功能和臟腑經絡學說理論為依據,借鑑傳統中醫“升補元氣”的療法,根據“虛者補之,陷者舉之,脫者固之”的原則,在利尿燥濕、升提收澀的同時,以益氣升提、補腎固脫為主,對於治療子宮脫垂有著獨特的療效。

產品說明

【方名】提宮散
【成分】肉桂、杜仲、當歸、黃芪、枳殼、蛇床子、白朮、柴胡
【主治】子宮脫垂
【用法】將本藥煎水,倒入盆中,趁熱用蒸汽熏蒸陰部,待藥水稍冷後即可洗患處,每天一劑,可反覆熏洗2-3次,五劑為一療程。
【附註】一、熏洗時溫度適當,切勿燙傷皮膚;
二、熏洗完用毛巾擦乾患處,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提宮散提宮散

治療原理

竹林寺女科提宮散,治療子宮脫垂獨具特色
1.婦科外治,千年盛行流傳甚廣,療效神奇獨特
提宮散是遵循“內病外治”的原則,早在東漢末年被稱為“醫聖”張仲景之《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篇中就有此療法之記載,對於治療子宮脫垂具有特殊的意義。因其病變部位主要表現在前陰局部,外治法能使藥物直達病所,具有內治等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操作簡單且經濟安全,特別適用於年老、體弱、患有慢性病及不適應手術治療的患者。
2.古老驗方,中藥熏洗直達病灶,法廣味純獨具風格
提宮散煮水之後,是借蒸騰之藥氣熏患處,再將藥湯乘熱淋洗患部,依靠其藥力和熱力直接作用於患處,並透過皮膚吸收藥力進入血液,促使腠理疏通、脈絡調和、氣血流暢,在通絡燥濕、升提收澀的同時,通過提升益氣、健脾補中、昇陽舉陷,改善機體的免疫機能,進而達到徹底治癒子宮脫垂的目的。
3.精於治藥,博採眾法之大成,工藝考究研磨精細
提宮散是為竹林寺女科藥方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所列方藥,博採廣收,上自經典祖方,下取民間單方,以及名家驗方,無不採摭。提宮散系歷代僧人之間口傳親授之筆錄,作為千年經典古方,所用藥材均經過嚴格挑選,道道工藝為純手工精心研磨而成,藥性濃縮度高,從而保證藥物療效,從根本上擺脫子宮脫垂的困擾。
【方解】補腎健脾、益氣提升
肉桂:辛、甘,可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經通脈。
杜仲:甘、溫,功效為補肝腎、強筋骨、安胎。
當歸:甘、辛、溫,可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
黃芪:甘、微溫,可健脾補中、昇陽舉陷、益衛固表、利尿。
【方解】通絡燥濕、升提收澀
枳殼:味苦、辛、酸,可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用於子官脫垂。
蛇床子:溫、辛、苦,功效為溫腎壯陽、燥濕、祛風、殺蟲。
白朮:甘、苦、溫,功效為健脾益氣、燥濕利尿、止汗、安胎。
柴胡:苦、辛、微寒,可解表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
提宮散以諸藥共用,可補中益氣、補腎健脾、昇陽舉陷,有效調節中氣不足所致下陷,同時可通絡燥濕、升提收澀,恢復泌尿系統,起到協調臟腑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之作用,解除體虛乏力症狀,從源頭上徹底解決子宮脫垂的問題。
中藥熏洗,另闢蹊徑,神奇療效,細心呵護女性健康
無論採取何種治療手段,凡能治病癒疾者,都是好方法。千百年來,竹林寺僧醫遍搜眾法,別具巧施,內服者,投以湯、丸、散、膏、丹;外治者,有熏、洗、擦、熨、吸、敷及針灸等無所不用。中藥熏洗是中醫學最重要的療法之一,早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載有關於治癒子宮脫垂的熏洗方藥。本療法簡便易行,適應症廣,療效顯著,亦無副作用,可直接作用於病所,能發揮較好的治療作用。

治療優勢

提宮散:女科名方,別具巧施,醫僧世系之傳奇
竹林寺女科作為中醫史上的一支奇葩,始自晉朝,盛於宋代,至今已有1500年歷史,寺僧大多擅長婦科,醫功精深,別具特色,歷代相傳,據有譜可查者到清末已達97世,所授著述秘不外傳,尤以治法方藥頗有創見而聲名遠揚。
在竹林寺婦科發展史上貢獻較大,名聲最隆的是曉庵禪師,他殫精極思研究婦科,醫術高超,凡極險極危之症,一經他手便化險為夷。某日,禪師到後院查看晾曬之中藥材,忽見一急症婦人,走路蹣跚,面有難色,前來對禪師道:“近來不知何故,自覺小腹下墜,有物從陰中脫出,行走頗為不便,眾醫束手無策,急求診於大人。”經切脈診斷,稍思片刻,乃道:“不必驚恐,此乃陰脫之症也。”隨即信手一抓,從中拿出八味藥材遞於婦人,用以洗浴,不出幾日,諸症全愈。此方後經過衣缽相傳,為歷代醫家沿用至今,方名“提宮散”,以其卓越的臨床療效,受到廣大患者的青睞與好評!
產而陰脫者,由宿有虛冷,因產用力過度,其氣下沖則陰下脫也
子宮脫垂又稱“陰脫”,在《諸病源候論》有述:“產後陰下脫候:產而陰脫者,由宿有虛冷,因產用力過度,其氣下沖則陰下脫也。”子宮脫垂多見於經產婦、多產婦,故又稱“產腸不收”或“子腸不收”。因有便秘、慢性咳嗽史,長期站立工作及重體力勞動、在產後過早使用久蹲、搬運腹壓增高的動作等,或因年老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生殖系統組織萎縮或體質虛弱,使維持子宮正常位置的組織鬆弛,導致子宮逐漸下垂。
子宮脫垂之病因解析:沖任不固,帶脈提攝無力
提宮散:通絡燥濕,補腎健脾,昇陽舉陷,標本兼治,徹底治癒子宮脫垂
竹林寺女科認為,子宮脫垂是由於氣虛下陷、帶脈失約、沖任虛損,或在多產、難產、產時用力過度,以及產後過早參加重體力勞動等,損傷胞絡及腎氣,而使子宮失於維繫所致。按其表現可分氣虛下陷、腎虛不固和濕熱下注三證:氣虛下陷者,症兼少氣懶言,面色恍白,小腹空墜等;腎虛不固者,症兼頭暈耳鳴,腰酸腿軟等;濕熱下注者,則為垂脫之物摩擦損傷,局部紅腫潰爛,黃水淋漓,陰門腫痛,小便赤數等。
提宮散在治療子宮脫垂上,是採用辨證論治的原則,充分發揮中醫藥的治療優勢,以中藥性味功能和臟腑經絡學說理論為依據,借鑑傳統中醫“升補元氣”的療法,根據“虛者補之,陷者舉之,脫者固之”的原則,在利尿燥濕、升提收澀的同時,以益氣升提、補腎固脫為主,對於治療子宮脫垂有著獨特的療效。

提宮散的正確使用方法

1、煎水後倒入盆中,趁熱用蒸汽熏蒸陰部,待藥水稍冷後即可擦洗患處,每天一劑,可反覆熏洗2-3次。
2、在熏洗時要注意掌握藥溫,不宜太熱或太冷,以免影響療效。
3、熏洗完畢,用乾毛巾迅速擦乾患處,更換乾淨的內褲,注意保暖。
注意:子宮垂脫患者在使用提宮散時,要選擇安靜舒適的熏洗環境,同時注意室內避風,保持室溫適宜,冬季應注意保暖,夏季應避免受涼。

醫案舉例

薛女士,32歲,患者自訴於二月前生下一子,加之還要帶孩子,勞累過度,常覺下腹墜痛,後陰中出現不適,如有物阻,大便秘結,解便後肛門脫出,須用手推入肛門,導致經常小便失禁。近十天來,腫物增大明顯,陰中之物與褲相擦,疼痛甚劇,不能行動。經診斷,患者舌質淡,苔薄白,脈右細弱,左關微弱而緩,病屬子宮脫垂,為勞傷元氣,清陽不升,沖任失固,帶脈不均致子髒下陷之重症。以提宮散熏洗,使用二療程後,可走路正常,諸證有所好轉,繼而使用一周,調理而漸愈。 
陳女士,52歲,因在家乾體力重活,用力過猛導致陰內有物脫出,且腰部酸脹,心悸氣短,神疲肢乏,勞後加重,休息則輕。一月後症狀加重,平臥休息不能回納,同時伴有排尿困難。就診於市醫院,暫施外陰沖洗、導尿、抗感染治療,以緩解症狀,均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後經人介紹,使用提宮散二療程,大小便恢復正常,身心健康狀況得到極大改善,去醫院B超查體,在盆腔內探及子宮正常復位。為鞏固療效,繼續使用一療程,遂後即愈。

子宮脫垂患者日常康復調理

1、保持精神愉快,儘量避免不良情緒,適當休息,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大便通暢。
2、不要長時間站立或下蹲,不可用力提取重物,儘量少做屏氣等能增加腹壓的動作。
3、適當進行盆底提肛肌運動鍛鍊,增強盆底組織張力,恢復陰道周圍及子宮周圍肌肉功能。
4、應積極治療某些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習慣性便秘等,因咳嗽、排便用力均可使脫出加重。
5、宜選擇富營養且易於消化的食物,應忌食生冷、粘膩、質硬、油炸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蘊濕化熱,誘發局部感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