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孢子果
孢子果(sporocarp)某些水生或濕生蕨類植物特有的一種內生孢子囊的結構。其形態和內生孢子囊的情況因種類而異。如苹(Marsileaquadrifolia)的孢子果為腎形,著生於葉柄基部,成熟時如堅果狀,內生多數孢子囊群,每1個囊群上,同時生有大孢子囊和小孢子囊。槐葉苹(Salvinianatans)的孢子果為球形、單性、聚生在沉水葉基部的短柄上。大孢子果較小,內生少數大孢子囊,小孢子果較大,內生多數小孢子囊。
相關信息
該發明是一種人工利用蕨狀滿江紅有性繁殖,進行孢子果育苗的新方法,為解決蕨狀滿江紅越夏保種繁種等問題開闢了新途徑。我國稻田養萍有數年歷史,但在傳統的養殖方法中,越冬越夏一直沿用營養體繁殖方式來保種繁種,存在保種時間長、花工多、耗資大,營養體直接調運不便等缺點。本發明取消了營養體越夏越冬保種繁種的煩瑣環節,既可以有計畫育苗生產,又便於解決南方越夏及北方越冬問題。蕨狀滿江紅孢子果豐產及育苗技術的主要程式為孢子果豐產一孢子果採收和貯藏一孢子果育苗。孢子果採用室內或低溫貯藏。孢子果育苗方式採用間接(兩段)或大田直接育苗。本發明經濟效益顯著。廣東、湖南、浙江3個省1982年推廣採用面積達36萬畝,平均增收額可達10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