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活動《奇妙的聲音》(小班)

幼兒1:有聲音的。 幼兒1:這裡有聲音的。 幼兒2:瓶子有聲音的。

聽覺是人的主要感官,人通過聽覺去感知周圍世界、感受周圍世界、認識周圍世界。

小班年齡的孩子對周圍世界充滿無限的好奇,對他們來說,聲音是美妙的,對能發出聲音的東西更是好奇無比的。而且喜歡擺弄又是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對任何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都會玩玩、試試、摸摸、看看,對能發出聲響的東西就尤為感興趣。

因此小班幼兒通過聽覺能很好地幫助他們認識周圍世界。然而小班幼兒充滿好奇、喜歡擺弄的年齡特點,讓他們充滿探究欲望,能更好地通過操作探索中去發現知識、獲得知識。所以我選擇了《奇妙的聲音》這一主題活動,讓幼兒充分自主發現聲音、探究聲音。

本次活動的設計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初步感知。讓幼兒在擺弄瓶瓶罐罐中發現存在著聲音,並自主發現空瓶沒有聲音,從而引出聲音這一主題。

第二部分探索感知。我提供了多種操作材料供幼兒自由操作,從而在幼兒自主嘗試探索中得出,有些東西放在瓶子裡沒有聲音這一結論。此結論是由幼兒自主探索得出更易幼兒接受。

第三部分為遊戲部分,此環節以遊戲形式把活動推向高潮,進一步激發幼兒對聲音異同的興趣。在遊戲中幼兒將三種不同的聲音猜出,從而體驗到遊戲的樂趣。

活動最後,我為幼兒留有餘地。讓幼兒持續探索興趣,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再探索的欲望。

活動名稱:探索活動——奇妙的聲音(小班)

活動目標:1、通過玩玩說說,發現聲音,初步聽辨聲音的不同。

2、激發幼兒探索聲音的興趣。

活動準備:各種瓶罐、各種物品(包括木製玩具、塑膠玩具、蠶豆、赤豆、回形針、硬幣、鈕扣、紙、保鮮袋、棉花)。

活動流程: 初步感知→探索感知→遊戲感知→延伸引趣

一、發現聲音

今天張老師帶了好多好玩的瓶子、盒子,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

全體幼兒自由操作,教室從旁觀察。

(幼兒自由的選擇喜歡的瓶瓶罐罐,並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玩,教師觀察幼兒如何去操作,適時地指導幼兒)

1、你們聽見了什麼?

幼兒1:有聲音的。

幼兒2:咚咚咚的。

(問題非常明確的提出,幼兒能非常有針對性的回答。)

2、聲音從哪裡來的呢?

幼兒1:這裡有聲音的。

幼兒2:瓶子有聲音的。

幼兒3:盒子裡有聲音的。

3、怎么會有聲音的呢?

幼兒1:裡面有東西的。(裡面有些什麼呢?)

幼兒2:瓶子裡面有玩具,有聲音的。

小結:盒子裡有東西就能發出聲音,沒有東西就沒有聲音。

(第2、第3個問題清晰的點撥幼兒去發現聲音的來源,以及如何去尋找聲音的來源。)

二、聽聽聲音

1、是不是所有的東西在瓶子裡都能發出聲音呢?(是、不是)幼兒嘗試放置物品。

幼兒1:是。

幼兒2:不是。

(幼兒通過嘗試,大部分幼兒都能能發出聲音的東西去放進瓶子裡嘗試,而對不能發出聲音的東西不感興趣。幼兒不能一下子就得出有些東西不能發出聲音的結論,因此,在幼兒操作之前提出此問題,能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探索、去嘗試,有目的地利用一切資源去發現。)

2、你的瓶子裡發出什麼聲音?

幼兒1:我的瓶子發出咚咚咚的聲音。

幼兒2:我的盒子裡發出沙沙沙的聲音。

3、你的瓶子裡為什麼沒有聲音?(放置紙、棉花、保鮮袋)

幼兒1:紙很輕的,沒有聲音的。

幼兒2:棉花也很輕的。

小結:不是所有的東西放在瓶子、盒子都能發出聲音。

(把不能發出聲音的棉花、紙重點提出,讓幼兒解決為什麼沒有聲音的原因,找出沒有聲音的緣由,由幼兒自己發現,這樣能更輕易地被幼兒所接受)

三、聽辨聲音——遊戲《猜聲音》

1、教師提供三隻同樣的瓶子(內容物不同),分別搖一搖,聲音一樣嗎?(赤豆、硬幣、回形針)

2、分別是什麼聲音?

(選擇的聲音有明顯的不同,明確三種不同的聲音,讓幼兒能初步分辨不同點。)

3、猜一猜,瓶子裡面是什麼?

小結:原來一樣的瓶子裝不一樣的東西發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遊戲激發幼兒再次的興趣,進一步訓練了幼兒聽覺,及分辨的能力。)

四、延伸活動

有這么多東西都能發出聲音,那請小朋友到家裡去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也會發出聲音的?明天來告訴我們,好嗎?

(活動延伸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索興趣,使活動有延續性,幼兒有再探索的欲望。)

評析:

1、活動較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興趣極高。

2、選材較好,充分激發幼兒的動手操作探索興趣和表達的欲望。

3、活動環節設計層次清晰,流程遞進,安排較恰當。

建議:提供的材料進一步豐富些,能充分讓幼兒嘗試,進一步起到聽覺的訓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