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是北宋詩人歐陽修的一首詞。此詩描述了夏季西湖荷花盛開的美景,表達了詩人寄情山水的閒適心情。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

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後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①西湖:指潁州(今安徽省阜陽市)西湖。歐陽修晚年退休後住在潁州,寫了一組《採桑子》(十首)。

②旌(jīng)旗:古代旌旗儀仗。

③幢(chuáng):古代的帳幔。

④蓋:古代一種似傘的遮陽物。

⑤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

⑥笙(shēng):簧管樂器。

作品譯文

西湖風光好,荷花開後清香繚繞,划船載著酒宴來賞玩,用不著旌旗儀仗,自有紅花為幢綠葉為蓋隨船而來。

彩畫遊船駛進了荷花叢的深處,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煙霧夾著微雨,在一片音樂歌聲里,船兒載著醉倒的遊客歸去。

創作背景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作者時知潁州,趁著盛夏之季遊玩西湖寫下此詞,記載了西湖風光及游湖之樂。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上片用“旌旗”來比況荷花的“紅幢綠蓋”,創造了一個童話般的境界。把荷葉比作紅幢、綠蓋的儀仗,隨著自己前呼後擁,寫出了荷塘荷花開放的旺盛姿態。 作者緊扣“西湖好”的總寫到展開具體描寫,碧綠清澈的湖水承載著小船與游者,長長的湖堤長滿茂密的芳草,滿眼的綠意,撲鼻的清香,向人們報告著春天的信息。 詞中二三句主要通過視覺寫“西湖好”,“隱隱笙歌處處隨”則是從聽覺寫“西湖好”,這一句從側面告訴讀者,游湖之人何止醉翁。描繪出載酒游湖時船中絲竹齊奏、酒杯頻傳的熱鬧氣氛。

下片寫詞人泛舟荷花深處,飲酒聽曲,賞花飲酒的活動,已完全沉醉這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了。“醉里歸”寫出詞人心情十分愜意,這是觀賞西湖秋荷所導至的,秋季西湖之美就自在不言中了。

全詩詩人遊覽荷塘,官場上的上的失意和煩悶,都被這荷香和微雨所衝散,帶回的是一顆超塵脫俗的心境。整首詞寓情於景,寫出了作者與友人的灑脫情懷。

名家點評

《唐宋詞鑑賞辭典》:歐陽修筆下的潁州西湖,雖沒有“天生麗質”的西子湖名氣大,但至今仍能喚起人們對它的追慕、迷戀、嚮往,並給人以美的享受。

清·馮煦《蒿庵論詞》:宋至文忠(歐陽修),文始復古,天下翕然師尊之,風尚為之一變。即以詞言,變疏雋開子瞻,深婉開少游。

作者簡介

作者歐陽修 作者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天聖進士。官館閣校勘,因直言論事貶知夷陵。慶曆中任諫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誣貶知滁州。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時,對青苗法有所批評。諡文忠。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並積極培養後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餘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