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酸

就是排出尿酸。在野外陸龜將水分儲存在腎臟里,代謝形成尿酸。當水分攝取不足時,體內的水分一再被循環利用,久而久之,尿酸形成會過高,它會和鈣結合,也會與其他有機物質結合(如草酸),形成尿酸結晶(結石)。因此,過多補充鈣粉或其他礦物質與尿酸結晶也有一定的關係,但最主要的還是水分和蛋白質的攝取量。

基本信息

簡介

排酸與結石的關係:如果你常發現它的排泄物中帶有白色或乳白色稠狀的尿酸,那就表示它的代謝功能正常,值得高興。可是一旦發現尿酸已經呈塊狀或顆粒狀時,則得注意它的水分和蛋白質的攝取,預防形成尿酸結石造成尿道堵塞的危險發生。假如你的飼養方法、環境和食物均正常,而它沒有排出白色或乳白色稠狀的尿酸,也沒有其它不良的症狀,那就說明尿酸(尿酸鹽)通過液態的形式隨尿排出,使你無法輕易察覺到。大可不必緊張。

結石

一般結石的初期看不太出來,正常排泄、尿酸呈顆粒狀、可能食慾會下降;到了中期,排泄減少、尿酸變少、並且會排出微粒結石或較大結石、食慾會有所減退;到了晚期就會無尿酸、無排泄,食慾明顯下降或停食,後肢拖地爬行或少動,嚴重者死亡。

但有些結石,即使環境、排酸和排便都正常也是無法避免和防範的。不能說這樣就不正常,因為畢竟是生命,就和每個人體質都不太相同的關係一樣。即便養龜再有規可循,每隻龜的狀態也是不完全一樣的。但就怕結石排不出來,徹底堵住尿路和泄殖腔,那就糟糕了。所以我們一直建議常泡澡,增強體內的水合作用和低蛋白質的攝取量以及食物的多纖維和多元化,儘量減少結石在體內的逗留時間。

物種原因

人工飼養下,結石几率的高低跟其生理結構和原生地的氣候也有一定的關係。例如易結石的陸龜有:蘇卡達、印度星龜、歐洲地區陸龜和地鼠龜類。其它陸龜的結石几率則相對較小。

綜合以上觀點個人認為,只要正確得當的養龜和看待一些客觀上的問題,就用不著“談石色變”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