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刀雙井

掇刀雙井,位於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掇刀街道辦事處雙井村境內。

掇刀雙井,位於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掇刀街道辦事處雙井村境內。清澈的漳河水過總乾渠渠首閘,向東流約1500米處迴轉一周,再靜靜地繼續向東流去。這就是有名的活堰。鄰活堰的西側有一座自北向南的小崗,一直綿延到與新壋口毗鄰,在這條長約3000米的小崗的西側,世代居住著100多戶陳姓、路姓、周姓、劉姓的村民,這裡地勢平緩,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好似江南。
相傳很早以前,在這條山崗中段東側,居住著一戶陳姓莊主,有一年冬天,這戶陳莊主的祖父突然去逝,家人悲痛萬分,於是就停屍七天,請來法師念經,然後厚葬在崗首東側的一塊小坡地上。第三天圓墳時,聽到墳里有響聲,大家感到很奇怪,貼近細聽,有微弱的呻吟聲,人們連忙扒開墳土,撬開棺材,出現在大家眼前的是完好如初的大活人,他爬起來問大家這是怎么回事,大家連忙把前因後果講了一遍,他笑著說:“我做了一夢,夢見我去陰曹地府走了一遭,見了閻王爺,閻王爺說:‘你是何方人士,來做什麼?’我如實稟報,他說不收,‘你還有事情未做完不收,趕快回去,不然就要關門了’”……家人們轉悲為喜,連忙簇擁著老人回家,那情景就不用說了。
陳姓死者還陽後,回家沒過多久,接二連三的奇事就出現了。首先,在陳家門前約10米,南北相距約20米的地方出現了兩塊同樣大小的濕地,冬天這兩處還冒熱氣。一天這位老人用挖鋤一掏,就見一小股水淌出,於是這位老人就帶領家人在左鄰右舍的幫助下,挖了兩口3-4丈多深的水井,井壁全部從十八羅漢山運來青石壘砌而成。從現存的井面和井口上看,做工相當精細考究。井面是一塊外直徑約1.2米的環形青石板做成,井頭是高約0.3米外直徑約0.7米內直徑約0.4米直圓柱青石做成,以至夏天方圓幾里路的村民帶著水壺來取水。水井打成後,這位去陰還陽的奇人無疾歸天。後人遵照他的遺囑,將他葬在屋旁西南的一塊坡地上。這位老人給後人置下的兩口水井,就是流傳於世的陳氏井。
過了不久,陳家後人隨意地在鄰近水井的一口大池塘邊插下了一排楊樹枝,幾年後這些楊樹有的蒼勁挺拔,有的是依依垂枝。一到春天,那懸掛在樹桿上的無數細枝發出一顆顆嫩芽,無論是遠眺還是近看,就像一串串珍珠懸掛在樹枝上,春風吹來,細枝輕拂水面,引來無數條小魚嬉戲,閒時老人們領著小孩拿著魚竿坐在楊樹下,悠閒垂釣,樹上小鳥嘰嘰,水面荷花搖曳,好一派鳥語花香的江南美景。
再後來,傳說的就更奇了,說這位陳莊主屋後園子的樹長得千姿百態,特別是那些生長多年的古樹,樹桿不高,但粗壯,而且都挺著大肚子,樹冠成蘑菇形,下面的根都圍著樹桿懸裸在地面上,不論是遠看近瞧,都像一尊尊笑臉羅漢。這些奇怪的事情給當地百姓心中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傳說當時荊門縣令蘇太得知這一奇事後,親自帶人暗訪。當來到陳家時,圍著房前屋後看了一圈,還就近找人調查,當時就得出一個結論:掇刀雙井人傑地靈,人氣旺盛,是一處難得的風水寶地,日後定要出貴人。莫看蘇太他在本地做官,但心胸狹窄,不願看到別人超過他,回縣衙後就找人謀劃如何巧治此地的風水地脈。於是就派人到陳家遊說:“你這個房基,風水好,是塊寶地,但不會長久。”陳家人說:“為什麼?”他們說:“你住在一條土龍頭上,前面兩口水井就是龍眼,那些楊樹就是龍鬚,一旦這條土龍遊走後,這裡一切就沒有了。”陳家人說:“那還有什麼辦法沒有?”“有。唯一的辦法就是不讓它遊走。”“怎樣才能不讓它遊走呢?”陳家人問道,“只要把它的眼睛搞瞎,它看不見,自然就游不走了。”來人神乎其神地說了一番。陳家人為保平安,果真照辦,弄來一條黑狗祭井,把活狗丟下井去填土封口,為了保險還在井口處修了一座土地廟,說是讓土地爺來管它,這樣就更保險了。這些繪聲繪色帶有一些神秘色彩的傳說一直流傳至今。在世居掇刀雙井的80多歲的劉傳寶老人記憶中,還見到過這一井一廟。
掇刀街道辦事處所轄雙井村村名就因陳氏掇刀雙井的傳說而得名。據朱天龍老人回憶說:1955年由互助組轉為初級合作社,第一次取名為掇刀雙井初級合作社,1959年由初級合作社轉為高級合作社時命名為掇刀雙井高級農業合作社,所轄就是現在的雙井行政村範圍。掇刀雙井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