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原文
捉夫謠
姚 燮
江頭白鴉拍煙起,飛飛呀呀入城裡。
城鬼捉夫如捉囚①,手裂大布蒙夫頭
鋃鐺鎖禁釘室幽②,鐵釘插壁夫難逃。
板床塵膩牛血腥③,碧燈射隙聞鬼嗥④。
當官當夫給錢粟,鬼來捉夫要錢贖⑤。
朝出擔水三千斤⑥,暮縛囚床一杯粥。
夫家無錢來贖夫,囚門頓首號妻孥⑦。
陰風掠衣頭髮亂,飛蟲齧領刀割膚⑧,誰來憐爾喉涎枯⑨!
創作背景
1841年10月13日,英國侵略軍在攻占浙江鎮海、寧波之後,對平民百姓進行了野蠻的燒殺淫掠,真可謂村村冒煙,戶戶停屍。詩人全家本來就居住在鎮海城內,幾乎全家遇難。一個十分偶然的機會,使他活命逃脫。後來詩人根據他自己親見親聞的事實,寫了一組新題樂府詩,這是其中的一首。它以不容置疑的事實,揭露侵略者捕捉中國百姓,強迫為他們服勞役的海盜行徑:白天他們被迫像苦力一樣幹活,晚上又如囚犯一般被囚禁。而且還把他們當作人質,勒索巨額贖金。
原文注釋
①城鬼:指侵占了鎮海、寧波的英國侵略軍。
②鋃鐺:鐵鎖鏈,拘系囚犯的刑具。 ③“板床”句:意謂囚室本來是關牛宰牛的,板床曾經是宰牛的案板,上面不僅塵膩,而且沾滿了牛血,腥氣熏人。
④“碧燈”句:意謂到了晚上,囚室里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見,只能從縫隙中漏進一絲碧綠的燈光,只聽見英國鬼子在那兒喧噪,說些只有他們自己才能聽懂的鬼子話。嗥:野獸的吼叫,這裡指英國侵略軍的咆哮。
⑤“當官”兩句:意謂本來給官府服役可以得到錢糧作為報酬,而現在替鬼子幹活不僅分文未得,而且還要拿錢贖身。
⑥斤:一版本作“斤”,一版本殘缺。
⑦“夫家”兩句:意謂沒有錢財前來贖身的人家,妻子兒女來到囚室的門口頓首哭喊。
⑧齧:咬。刀割膚:形容蟲咬痛如刀割一般。
⑨涎:唾液。
作者簡介
姚燮 (1805-1864),字梅伯,一字復莊,號野橋,又號大梅山民,浙江鎮海人。工詩文,尤精填詞,善寫墨梅及白描人物,寫意花卉,無不奇特。晚年賣畫所得,揮霍立盡。有大梅山館集。卒年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