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學
持續性幼兒型胰島素過度分泌低血糖症(PersistentHyperinsulinemicHypoglycemiaofinfancy;PHHI),舊稱胰島母細胞瘤(Nesidioblastosis),是最常造成新生兒低血糖的原因之一。
依不同的病理學發展,可分為兩型:1、局部型(FocalPHHI;FoPHHI):因胰島細胞腺瘤增生(AdenomatousHyperplasia),造成β細胞異常分泌胰島素。2、彌散型(DiffusePHHI;DiPHHI):整個胰臟蘭氏小島內所有的β細胞功能異常,而過度分泌胰島素。
當患者初次發病而就醫時,通常可以發現到血糖異常的低(<1mmol/l),若未及早診斷及治療,會因經常嚴重的低血糖,造成發展遲緩及不可逆的腦部損傷。多數患者為偶發性,基因缺陷的位置不明。若為少數的家族型患者,可能為體染色體隱性或顯性遺傳模式。
發生率
發生率為1/50,000個活產數,在某些易近親通婚的地區;如沙烏地阿拉伯,發生率可能提高至1/25,000。
臨床表現
影響的器官或系統
可能有的臨床表現
胰臟: 蘭氏小島內所有的β細胞功能異常 胰島細胞腺瘤增生
中樞神經系統: 因低血糖而抽筋或喪失意識 因長期低血糖導致智慧型發展遲緩
內分泌系統 :胰島素過多 低血糖 胰島素缺乏及糖尿病(後來可能發展出來)
其他 出生時體重較重(平均3.7公斤)飢餓、冒冷汗、發紺等低血糖的症狀 高血氨(多為GLUD1型基因缺陷的患者)
遺傳模式
多數患者為偶發性,基因缺陷的位置不明。若為家族型的患者,可能為體染色體隱性或顯性遺傳,可能發生基因缺陷的位置有四個:β-cell上高度親和磺醯脢受體基因(Beta-cellhigh-affinitysulfonylureareceptorgene;SUR1)及鉀離子通道基因(inwardlyrectifyingpotassiumchannelgene;Kir6.2)的缺陷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
葡萄糖激脢基因(Glucokinasegene;簡稱為GCK或GK)及穀氨酸鹽脫氫脢基因(Glutamatedehydrogenasegene;簡稱為GLUD1或GUD1)的基因缺陷則以體染色體顯性遺傳方式表現。
診斷
實驗室檢查
飯後低血糖(<3mmol/l)
低血糖時,血及尿中的酮體不會升高,胰島素偏高(>10U/mL)
胰島素與血糖比值的可能高達0.4~2.7(正常值<0.3)
需靜脈注射大量葡萄糖(>10mg/kg/min)才能維持正常血糖值
攝影檢查
可經由超音波、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等方式,檢查局部型患者胰臟上腺瘤的大小,但通常因腺瘤過小不易檢查出來。瀰散型患者則無法經此檢查出來。
基因檢測
若為家族型患者,可抽血經分子生物技術,檢測是否帶有缺陷基因。
辨別診斷
GLUD1基因缺陷的患者,因穀胺酸脫氫脢(glutamatedehydrogenase)的異常造成肝臟中穀胺酸的過度氧化,而減少N-乙醯穀胺酸(N-acetylglutamate,NAG)的合成,導致氨的堆積,使得患者合併有高血氨(hyperammonemia))的症狀,而稱為高胰島素-高血氨症(hyperinsulinism-hyperammonemiasyndrome;HI/HA)。因此這型的患者除低血糖的症狀外,可能還伴隨有血中胺基酸的檢測異常,及血氨的數值升高。
治療
藥物治療
目標為維持血糖在正常值,預防因長期低血糖而導致智慧型發展遲緩或抽搐等神經學症狀。當發生低血糖時,可能需立即予以靜脈注射葡萄糖或升糖素。此外可使用Diazoxide、Chlorothiazide等藥物抑制胰島素分泌。
高胰島素-高血氨症(HI/HA)對Diazoxide的反應非常好,只要能及時診斷,患者通常有良好的預後。
手術治療
當藥物治療無效或局部型腺瘤的患者,可考慮接受胰臟切除手術(95%以上)。
預後
日常生活需預防低血糖的發生,以少量多餐的方式增加進食的頻率,並選擇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飲食方式,並可食用生的玉米粉,以維持正常血糖值。
留意低血糖的症狀,隨身攜帶糖果等糖份高的食物,若突然出現飢餓、頭暈、抽搐或昏迷等情況,需立即檢測血糖,並補充糖份。
持續性幼兒型胰島素過度分泌低血糖症是一種葡萄糖代謝異常疾病,患者因胰島素分泌過多而導致低血糖,發生率大約為1/50,000,不過在某些近親通婚常見的地區,發生率可能提高為1/25,000。持續性幼兒型胰島素過度分泌低血糖症是導致新生兒低血糖最常見的原因之一。依組織病理學差異,可分之為兩型,第一型為局部型:主要因胰島細胞腺瘤增生造成:
1. 大部分PHHI的病童在出生後不久就會出現低血糖的症狀,例如飢餓、精神不佳、停止呼吸、癲癇等。
2. 年紀較大的病童除了會出現1.所描述的症狀之外,還會有大量出汗、精神溷亂或不正常的情緒、行為改變。
3. 上述症狀可能會在病童飢餓時加劇、吃飽後緩解。
臨床診斷包括飯後低血糖、發生低血糖時,血液及尿液的酮體不會升高,但胰島素偏高、胰島素與血糖的比值可能高達0.4~2.7(正常值應該小於0.3)、需靜脈注射大量葡萄糖才能維持正常血糖值。其他還包括可利用超音波、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的方式,檢查局部型患者胰島細胞腺瘤的大小,但若腺瘤過小則不易檢查出來。瀰散型患者則無法透過這些檢查而得到診斷。而家族型患者,可抽血檢測是否帶缺陷基因。
體隱性遺傳PHHI的臨床表現與體顯性遺傳的臨床表現不同,主要在發病年齡較早、出生體重較重與對飲食及Diazoxide此藥物的反應較差。
A. 藥物治療
患者接受藥物治療的目標是為了維持正常的血糖值,避免因長期低血糖而導致智慧型發展遲緩或抽搐等神經症狀。當患者有低血糖時,需立刻靜脈注射葡萄糖或升糖素以提高血糖值,另外也可以使用Diazoxide或Chlorothiazide等藥物抑制胰島素分泌。高胰島素-高血氨症患者對Diazoxide的反應非常好,若能及時診斷,通常預後良好。
B. 手術治療
當藥物治療無效,胰臟切除手術是另一種可選擇的方式。不過在治療後,局部型患者通常不見有嚴重的低血糖,但某些瀰散型患者有持續性低血糖、第一型糖尿病或高血糖,需特別留意。
通常,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預防低血糖發生,以少量多餐的方式增加進食頻率,並選擇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飲食,也可以食用生玉米粉,以維持正常血糖值。更應該了解並留意低血糖症狀,隨身攜帶糖果等高糖份食物。若突然出現飢餓、頭暈、抽搐或昏迷等情況,需立即檢測血糖,並補充糖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