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拾得在國清寺安住下來,漸漸長大以後,上座就讓他在寺中掌理食堂、香燈的事宜。時間久後,拾得也交了不少道友,尤其其中一個名叫寒山的貧子,相交最為莫逆,因為寒山貧困,拾得就將齋堂里吃剩的渣滓用一個竹筒裝起來,給寒山背回去用。 一日,兩人在寺中掃地,寺院住持問道:“你姓什麼,住在何處?”拾得放下掃帚,叉手而立。住持茫然。寒山槌胸說道:“蒼天,蒼天”。拾得卻問道:“你乾什麼?”寒山笑答:“豈不見東家人死,西家人助哀。”二人哭笑而出。
有謂寒山拾得乃文殊、普賢二大士化身。台州牧閭丘胤問豐乾禪師,何方有真身菩薩?告以寒山、拾得,胤至禮拜,二人大笑曰:“豐乾饒舌,彌陀不識。”意指豐乾乃彌陀化身,惜世人不識。說後,二人隱身岩中,人不復見。胤遣人錄其二人散題石壁間詩偈,今行於世。
軼事典故
後來貞觀年間由天台山至蘇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為聞名中外的蘇州寒山寺。詩人張繼據此留下膾炙人口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處事秘訣
兩人在世曾留下許多詩偈,寒山、拾得的詩(尤其是寒山),具有脫俗的氣韻與禪機,對於世俗名利榮華,全不措懷。不唯具有徜徉於大自然的坦蕩胸懷,而且往往有警醒佛教徒的精闢之句,因此甚為後人所推重。作品《寒山問拾得》中表現的是他們兩人之間的一段對話,可見他們的姿態:
有一天,寒山問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云:還有甚訣可以躲得?
拾得云:我曾看過彌勒菩薩偈,你且聽我念偈曰:
老拙穿破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有人唾老拙,隨他自乾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
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訊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貧道不貧,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
後世影響 《吳中先賢譜》 蘇 文 編繪
後世評價
寒山、拾得二人佛法高妙,更兼詩才橫溢,佛門弟子認為他們分別是文殊、普賢菩薩轉世。而且,寒山、拾得二人蹤跡怪異,其典型形象總是滿面春風,拍掌而笑,民間奉為“和”、“合”二仙。舊時婚禮上,喜堂高掛二仙神像,寓意和氣好合。乾隆的父親雍正皇帝敕封寒山為“和聖”,拾得為“合聖”。
唐代著名詩人(一)
唐代被視為中國舊詩最豐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詩、宋詞之說。唐代湧現出一大批詩人,他們繼承了魏晉以來的詩歌精華,而且由於唐代開放的風氣,使唐代詩歌有了長足的發展。比如李白,杜甫都游遍了大半箇中國,使得詩人眼界開闊,詩歌題材廣泛,聯想豐富。唐代詩歌是我國古代詩歌的集大成者,達到了後人難以企及的地位,是我國詩歌史上的最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