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公婆

為了使孩子無病無災,健康成長,過去潮汕地區一些地方流行一種拜“公婆”的習俗。過年、元宵、七月初七、冬至,每年要四次祭拜“公婆”。農曆七月初七是“公婆生”,祭拜當然更莊重了。

簡介

拜公婆拜公婆

祭拜“公婆”的地點不是在廳堂里,而是在睡房的眠床上。祭拜時眠床的草蓆上面放上一個過節時盛粿用的大竹篼子,擺上烏魚、龍眼、薯粉制的小甜圓、冬粉、雞蛋等象徵吉祥、多子、長壽、圓滿的供品,點上“公婆燈”,用瓷碗或竹筒作香爐。“公婆燈”早在女子出嫁時,嫁妝里就配備上了,錫制的,由兩部分組成:可以盛豆油安上燈芯點火的油盞和一個既可放在桌上又可掛在牆上的架子。祭拜完畢,“公婆燈”就掛在睡房的牆上,香爐則藏放在眠床的頂棚上面。
舊時產下小孩,不管是男是女,第三天就要“上臘”。家裡的門,從內到外,有門環的,都用紅紙把門環封嚴,沒門環的,就把紅紙貼在門環的位置上。不管是親鄰還是路人,見到人家門上貼著這種警示標誌,就知道裡面在“禁臘”,嬰兒產婦都需要安靜,不能弄出太大的響動。這是一種不成文的規則,也是一種公德。
嬰兒產下的第九天(各地習俗細節不同,日期也有差異)是“開葷”。產婦從生產開始,是不能吃葷的。這天請來“公婆”,祭拜完畢,揭去門上“禁臘”的警示,產婦就可以吃葷了。
拜公婆,就從第一胎的第九天開始,此後每年四次祭拜。但不管產多少胎,產後第九天“開葷”一定要拜“公婆”的。

由來

《俗界諸神》載:“床神在南方又稱‘公婆母’,公婆母在母親心目中,就是兒女的保護神。”

揭陽民間祭拜公婆母,古今成俗。公婆母在人們的心目中,是撫兒育女的保佑神明。為了使孩子易於長大,婦女生下孩子的第二天,便在床上設“公婆母”神位,一般沒有塑像和畫像,只在床上擺一隻粗瓷碗供插香之用就是了。祭品很簡單,不用大魚大肉,不用三牲發粿,習慣上只用二碗飯,一條豬肉,兩隻染紅殼的雞蛋和幾個粿品,放於床上的簸箕中,點上二炷清香,焚化幾頁紙錢。不但母親祭拜,還要抱著嬰兒跪拜。以後,逢年過節,都要在床上祭拜公婆母,直到孩子十五歲“出花園”。

農曆七月七日,相傳是公婆母的生日。這一天,各家各戶凡須拜公婆母的,都很隆重,還要送親戚朋友禮物。

潮屬地區,民間信仰和崇拜公婆母,也產生了許多神奇而傳情的傳說。比較普遍認同的,是惠來縣阿婆的傳說。

惠來人稱公婆母為“阿婆”。相傳宋代時,潮汕一婦女,非常愛惜四鄰嬰幼,又樂於為街坊看管小孩,並且在哺兒育女和調教孩子方面,又有一套獨特的本領。因此,深受大家愛戴而美名遠揚。

當時,皇宮中有一皇子,出生不久便日夜啼哭,不喝不吃,小生命危在旦夕,眾大臣及御醫都想不出辦法來,皇帝老子更是亂了套。無奈貼出皇榜,招募民間賢婦,進宮調教醫治皇子。一時應者寥寥,皆不中用。訊息很快傳到這位潮汕婦女耳中,她便決定上京試一試。她想:皇太子也是人,沒有什麼難調教之理;幼兒疾病也並非可怕。說來也巧,她進宮後,皇太子在她的悉心護理和調教下,不但病好了,人也規矩了,不再吵鬧啼哭了。皇帝一時龍顏大悅,想加封她,即時御駕親臨皇宮。當時,她正在屋裡餵哺、護理皇太子,聽說皇帝駕到,一時慌了手腳,情急之中,便馬上側身躲進皇子眠床底下,頓時昏了過去。等到皇帝知曉,她已氣絕了。皇上深為痛惜,遂嘉封她為少年兒童保護神,主管人間嬰幼兒的生命和健康,並且尊敬地稱呼她為“阿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