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毛症

拔毛症

拔毛症(trichotillomania,又稱拔毛癖),患者習慣性地動手拔下自己的頭髮,導致禿頭。心理醫師指出,拔毛症常出現在幼年時期,通常肇因是焦慮或無聊。

簡介

拔毛症拔毛症

拔毛症(Trichotillomania) 是一種慢性疾病,特徵是無法抵擋拔除毛髮的衝動,是在1889年由法國皮膚科醫師提出,雖然多數的醫師同意此疾病出自於心理因素,但病患多半未曾看過精神科醫師。他們會有重複的拔毛行為,造成明顯的毛髮缺少;當他們在拔毛髮前會感到極大的壓力,對抗這種行為,也會產生很大的壓力;當拔除毛髮時會有愉快、滿足與放鬆。

發病率

過去被認為很少發生,但目前則認為大約有4%的盛行率,女性與男性多,大約4比1,常在17歲以前發生,但多半在17歲以後才會接受治療,但屆時,此拔毛行為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不再是因為環境的壓力所引起,而自己也不會清楚的知道此行為的目的。目前有人建議分成早髮型與與晚髮型,早髮型常在6歲以前發生,男女發生的機會各半,疾病的病程也比較短,通常以簡單的建議、支持與行為治療,效果就很好;而晚髮型,常發生在13歲以後,女性比男性多,通常比較慢性且預後也不好。

病因學

心理動力分析的理論是認為,它是兒童對於早期的失落與分離的反應,這樣小孩的母親常被認為是過度批評與拒絕,而父親則表現出被動與情感薄弱。常見於兒童與青少年,但如果持續下去,可能會變成與咬指甲與吸手指一樣,成為一種習慣性行為。生理學上的解釋是在觀察其後續的發展後,發現他們會有比較高的機會,會合併焦慮症或情感型疾病,通常對抗憂鬱劑,特別是serotonin類的抗憂鬱劑,與鋰鹽有效。目前認為其有多重致病原因,且早期或目前的環境壓力會惡化其症狀。

臨床表現

通常在就診時,父母與小孩多半會否認這種掉發現象,是因為人為的因素;所有的患者,都會承認這種疾病,會讓他的創造力與人際關係受影響。他們常以帽子、假髮、假睫毛或化妝,來掩飾沒有毛的部位,而患部也常會有長短毛夾雜的現象。切片可以用來區分,是否是自然禿髮或是皮膚疾病造成。

如果這種情形持續發生,需要轉介精神科,做更仔細的治療評估。這些小孩,常會有儀式化的行為,將毛髮咬碎或食入。他們並不會因為拔下頭髮而感到疼痛,多是因為強烈的渴望而拔下頭髮,拔下時會感到放鬆,但之後又會感到失望與罪惡感。

病程與預後

早發性與輕微的拔毛行為,多半在與病患、家人,將事情釐清後就能減少;而晚髮型與嚴重的拔毛行為,病程常是慢性,會持續幾十年,常合併焦慮與情緒症狀,也可能次發於其它疾病。

病例

美國依阿華州一名男童馬克斯·薛伍德(MaxSherwood),由於患有名叫拔毛症的精神疾病,讓他習慣性地動手拔下自己的頭髮,導致禿頭。 男童母親肯迪斯(CandaceSherwood)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訪問時說,馬克斯在國小2年級的時候,開始出現拔眉毛的習慣,這個毛病停止之後,4年級開始變成拔頭髮。頂著禿頭出現在學校,使得馬克斯成為同學嘲笑的對象。

2009年10月,患拔毛症的馬克斯在公益團體“兒童頭髮俱樂部”(HairClubforKid)協助下,免費接受以人造纖維編織加入真發的半永久式假髮。使用這種假髮才幾個月,他拔頭髮的習慣就消失了。

肯迪斯表示,因為假髮以黏膠固定,馬克斯無法將頭髮拔下,“所以他重新訓練他的頭腦,讓注意力不再集中於拔頭髮這件事上頭,而是轉移到其它的事情上。”馬克斯說,現在他如果想拔頭髮,就改成拉橡皮筋來降低不安的情緒。

治療

治療首先要讓小孩子了解其行為,並讓小孩知道他不是唯一的患者;對於年紀小的兒童,以一種親切與支持的態度,針對小孩的行為,告知其行為的危害,多半就會有效果。而治療慢性與嚴重的拔毛症,則需要深切的心理分析心理治療,行為治療、催眠治療與藥物治療;對於兒童,施予家族治療,改善家屬家的互動模式,以減輕小孩子的人際壓力。心理分析式的心理治療,是要找出早期兒童遭遇的失落與分離,因為它可能是促成小孩行為的動力因子。行為治療對於輕微到中度的拔毛症效果好,它是讓小孩子了解其行為模式,以取代的方式轉移其注意力,常用的有正向回饋其非拔毛行為,負向抑制其拔毛行為,處罰與放鬆練習等。催眠療法則是對於一些局限型拔毛的病患,有高度動機及決定權的人有效。

近來則開始重視,藥物治療的效果,因為常被認為是強迫症的變異型,所以以serotonin類的藥物(fluoxetine,Clomipramine,),效果相當不錯,但再發的機會仍高。另外最好能合併心理治療。

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ofPennsylvania)臨床心理學與精神病學副教授富蘭克林(MartinFranklin)指出,拔毛症可以透過藥物治療或行為治療,有些研究報告則建議雙管齊下最有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