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瓦爾管
正文
一種先收縮後擴張、用以產生超聲速氣流的管道,形狀如圖上部所示,管的橫截面為圓形或矩形。1883年,瑞典工程師C.G.P.de拉瓦爾在他發明的汽輪機中,首先使用這種管道,因而得名。拉瓦爾管廣泛使用於超聲速風洞(見風洞)、噴氣發動機、汽輪機、火箭推進器等需用超聲速氣流的設備中。拉瓦爾管的原理可用一維定常等熵流動理論來解釋。該理論證明:亞聲速氣流在收縮管中加速,在擴張管中減速;超聲速氣流則相反,在收縮管中減速,在擴張管中加速。拉瓦爾管在正常工作狀態下,亞聲速氣流在收縮段加速,至喉道(即管中橫截面最小處)達到聲速,進入擴張段成為超聲速流,然後繼續加速,直到管出口為止。
拉瓦爾管的工作狀態由工作壓強比(簡稱壓強比)λ決定。壓強比等於拉瓦爾管入口壓強p0(又稱前室壓強)和出口外壓強(又稱反壓)pe之比。隨著壓強比從小到大的變化,拉瓦爾管內的流動狀態也發生變化。拉瓦爾管的工作狀態在理論上可分為下述六種(沿管軸x方向氣體壓強的分布見圖下部,pe1、pe2、pe3為由實驗確定的不同數值的反壓):①當壓強比λ<p0/pe1時,整個拉瓦爾管內為亞聲速流,壓強分布曲線為A┡A。②當壓強比λ=p0/pe1時,喉道截面處流動達到聲速,其餘各截面皆為亞聲速,壓強分布曲線為A┡B┡B。③當壓強比為p0/pe1<λ<p0/pe2時,喉道下游有一段超聲速區,末端有激波,壓強分布曲線為A┡B┡CDE。反壓降低,激波後移。④當壓強比為p0/pe2≤λ<p0/pe3時,擴張段內全部為超聲速流,管口有激波。管內壓強分布曲線為A┡B┡CF,壓強pF低於反壓,在出口處激波使氣流壓強增高到等於反壓,整個壓強變化曲線為A┡B┡CFH(若λ=p0/pe2,管內壓強變化曲線為A┡B┡CFG)。這種工作狀態通常稱為過膨脹工作狀態。⑤λ=p0/pe3稱為設計壓強比,滿足設計壓強比時,拉瓦爾管擴張段內為超聲速流,管內壓強分布同狀態④一樣,出口處氣流壓強恰好等於反壓,無激波也無膨脹波。這種工作狀態稱為設計工作狀態。⑥當壓強比λ>p0/pe3時,管內流動和壓強分布都同設計工作狀態一樣,但出口處氣流壓強高於反壓,經膨脹波降到同反壓相等,這種工作狀態,通常稱為欠膨脹工作狀態。 拉瓦爾管的壁面形狀通常按二維等熵流動或軸對稱流理論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