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釋義
基本信息
拼音:qū,注音:ㄑㄩˉ,部首: 扌
部外筆畫: 5
總筆畫: 8
五筆86: rfcy
五筆98: rfcy
倉頡: qgi
筆順編號: 12112154
四角號碼: 54032
鄭碼: dbzs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62BE
基本字義
1. 驅除;除去。2. 雙手捧。
3. 捕捉。
方言集匯
1.粵語:gip3 keoi12. 客家話:[客英字典] ki1 [台灣四縣腔] ki1 [梅州腔] giap7 [海陸豐腔] ki1
古典釋義
康熙字典【卯集中】【手字部】抾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5
《集韻》《韻會》$丘於切,音祛。《揚子·方言》抾摸,去也,猶言持去也。一曰捧也。
又《唐韻》去劫切《集韻》乞業切,$音怯。持也,挹也。《揚雄·校獵賦》抾靈蠵。《注》挹取也。
又音祛。
又《唐韻》去其切《集韻》丘其切,$音欺。兩手挹也。
又《集韻》訖業切,音劫。亦持也。《後漢·馬融·廣成頌》抾封豨。《注》抾,劫古字通。或作⬱。
宋本廣韻
上平七之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羅馬字 | 國際音標 |
欺 | 去其 | 溪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khi/qio | kʰĭə |
上平七之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羅馬字 | 國際音標 |
抾 | 丘之 | 溪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khi/qio | kʰĭə |
入三十三業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羅馬字 | 國際音標 |
怯 | 去劫 | 溪 | 業 | 入聲 | 洽 | 開口三等 | 嚴 | 鹹 | khiap/qiap | kʰĭɐ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