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折征(折徵)
拼音:shé zhǐ
注音:ㄕㄜˊ ㄓㄥ
解釋
舊時謂實物賦稅折價徵收銀錢。《宋史·食貨志上二》:“本路蠶桑數少,而金價頗低。今折徵,絹估少而傷民,金估多而傷官。” 明 王瓊 《雙溪雜記》:“舊額漕運 南京 米四百餘萬石,俱改折徵每石銀二錢五分。”
折征是中國古代對用實物賦稅折價徵收銀錢的稱謂。
折征(折徵)
拼音:shé zhǐ
注音:ㄕㄜˊ ㄓㄥ
舊時謂實物賦稅折價徵收銀錢。《宋史·食貨志上二》:“本路蠶桑數少,而金價頗低。今折徵,絹估少而傷民,金估多而傷官。” 明 王瓊 《雙溪雜記》:“舊額漕運 南京 米四百餘萬石,俱改折徵每石銀二錢五分。”
農業稅由徵收實物改為折征代金不會對糧食安全造成衝擊。 從目前的糧食定購糧體制看,農業稅改為折征代金,並不影響購糧總量。 在農村稅費改革過程中,將農業稅由...
農業稅折征代金的條件 農業稅折征代金的優點這首長詩是安史之亂爆發的第二年,即至德二年(757)秋天,杜甫從肅宗所在的鳳翔縣奉命回鄜州探親,到家以後寫的。鄜州在鳳翔東北,所以詩題為《北征》。全詩以...
詩歌欣賞 注釋 譯文 簡析 賞析一指徵收機關按照稅法規定,將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實物量按照國家規定的徵收價格折算成金額,以貨幣形式徵收。在特定的歷史情況下,農業稅以徵收糧食為主,能夠有效地保...
簡介折家軍,是指折氏所帶的軍隊。從唐代初年至北宋末年,折氏數百年間世居府州(陝西府谷縣),“內屏中國,外攘夷狄”(《折克行神道碑》,載清乾隆《府谷縣誌》卷一...
徙居府州 鮮卑後裔 折氏傳人 戰功卓著 家族世系原名劉國正,1926年生於北京。著名的語言教育家、作家。現任《中華詩詞》主編,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副會長。劉征,原名劉國正,1926...
人物簡介 個人風格 作品簡介 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 人物簡介《北征》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長篇敘事詩。此詩是安史之亂爆發的第二年,即至德二年(757)八月,詩人從鳳翔到鄜州探家途中所作,敘述一路見聞及到家後的感受。...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創作背景 作品鑑賞《北征賦》是東漢辭賦。屬於東漢抒情賦中的紀行賦。班彪(3-54)的《北征賦》作於兩漢交替的動亂之際。《北征賦》在體制上對劉歆的《遂初賦》多有摹擬,就途中...
原文 譯文 創作背景 紀行賦 章法結構折納,我國古代實行的稅法,稱按錢折價交納粟帛為折納。宋時亦稱以產業償還官欠。
基本解釋 停折納等稅敕 請依京兆所請折納事狀 詞語分開解釋折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個人作品 人物評價 親屬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