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抗美援越作戰](/img/8/70f/nBnauM3XxcDO1MjNwMzN1kDO2ETMxgDOyEDMwADMwAjMxAzL3U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戰爭實情
從1964年至1969年,美國空軍入侵中國領土的飛機主要是無人駕駛偵察機和戰術戰鬥機。中國空軍在武器裝備性能處於劣勢的情況下,群策群力,採取先進戰術,技術,充分發揮現有裝備特性,變被動為主動,給了美國侵略者有力的打擊。
美國空軍以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侵犯我國領空始於1964年8月29日。當時美國空軍使用的是BQM-147G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這種飛機飛得高(1.8萬米),體積小,速度慢,電磁反射回波弱,雷達不易發現,生存力強,攻擊困難。開始,由於對其性能和活動特點不甚了解,我們雖多次出動飛機攔截,都未獲戰果,甚至在1964年10月13日發生飛機墜毀,飛行員跳傘的失利戰
|
|
|
|
|
|
戰爭中戰鬥機介紹
美空軍B-52美國空海軍入侵我國領空的戰術戰鬥機,機型達幾十種,而且使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偵察、航行、電子對抗設備。而中國空軍裝備的飛機主要是殲-5、殲-6第一代噴氣式飛機,只有少量殲-7型飛機,高炮是三四十年代的老式火炮。人民空軍為了打擊美國戰術戰鬥機的入侵活動,一方面在接近中越邊境地帶的憑祥、蒙自等地部署了一些高射炮兵部隊,一方面,在部隊中開展了打擊入侵美軍戰術戰鬥機的戰術研究和訓練。因此,中國空軍與美空海軍入侵飛機的空中作戰,一般都經過一個先失利後成功的過程,每次擊落一架敵機都是在戰術上和同敵人鬥智鬥勇,在技術上不斷改進的結果。如在實戰中創造的對美機大速度飛機的負速度差截擊戰術,對打擦邊飛機的低空設伏戰術,高射炮兵集火近戰等,都是經過廣大指戰員殫精竭慮,艱苦奮鬥,用集體智慧創造出來的有效戰法。
1968年11月,美國被迫停止轟炸越南北方,美國空軍與人民空軍在中國西南、中南地區的空中作戰漸趨緩和。從1964年8月至1968年8月,人民空軍共擊落入侵的美國戰術戰鬥機8架,擊傷3架,連同擊落的17架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總計擊落美機二十五架,擊傷3架,給予侵略者沉重打擊,捍衛了中國領空的尊嚴,支援了越南人民抗美救國鬥爭。
1964年8月,美國藉口越南魚雷艇攻擊美國“馬德克斯”號驅逐艦,製造“北部灣事件”,對越南北方實施轟炸。爾後美國採取“南打北炸”、“逐步升級”、“以炸求和”的手段,1965年5月將空襲地區擴大到整個越南北方。越南政府要求中國派防空部隊支援。為此人民空軍從1965年8月26日秘密派遣首批高射炮兵部隊入越,至1969年3月14日最後一批部隊撤回,在3年零7個月的時間裡先後共有7個高炮師,26個高炮團,8個高炮營,9個探照燈營和14個雷達連,參加了援越抗美作戰。
人民空軍高射炮部隊入越作戰的主要任務是保衛克夫、宣化、諒山等地交通目標。這一段交通線兩側多山,有利於空中飛機隱蔽接近和退出,但高炮部隊作戰和轉移十分不方便。同時美軍在戰鬥中重點轟炸我高炮部隊保衛的目標。加之,當時美軍裝備的多是六十年代的最新式飛機(F-4、F-105),使用了命中率較高的制導炸彈、“百舌鳥”反雷達飛彈和對人員具有較大殺傷能力的鋼珠子母彈、氣浪彈等。
美F-4"鬼怪"
相比之下人民空軍入越高射炮部隊武器裝備落後。由於作戰條件差,戰鬥激烈,對手強,當時仗打得非常艱苦。人民空軍高射炮部隊採取集火近戰,打一仗換一個地方的戰術;雷達採取早開機,近升壓,斷高壓,搖擺天線,斷續開機等一套反“百舌鳥”飛彈的措施,保衛了目標,取得了輝煌戰果。在入越的3年零7個月中,中國空軍高炮部隊作戰558次,擊落美機597架,擊傷479架;戰損火炮十五門,炮瞄雷達4部,指揮儀2部,探照燈2部,二百八十人英勇犧牲,1166人負傷,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中國人民援越抗美作戰的光輝篇章。